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2016年湘潭工业增速趋稳 质量趋优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湘潭市工业战线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2016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回望这一年,无论是宏观数据,还是微观指标,都传递出湘潭工业增速趋稳,质量趋优的信号,起跑决定后程,开局昭示未来,这份开局之年的良好答卷,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将为湘潭工业发展增添更多的信心。

  1、工业增速逐季上行。2016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3.95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高于一季度的6.6%、上半年的6.7%和前三季度的6.8%,呈现逐季上行态势。规模以上工业36个主要工业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2、工业投资稳中回升。2016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931.71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8.1%,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最为抢眼的几大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增长5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7%,医药制造业增长46.5%。 

  3、转型升级迸发活力。一是非公经济不断壮大。2016年,全市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8.3%,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1.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4.9%,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二是园区集聚效应逐步增强。2016年,全市规模工业中,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2.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的77.8%,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三是高耗能行业占比降低。全市规模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占全部规模工业的19.8%,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4、绿色发展重塑结构。2016年,全市重视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能源消费强度不断降低。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74吨标煤/万元,比上年下降5.3%,比单位GDP能耗降幅高0.2百分点。工业用能比重下降,2016年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65.0%,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7.6%,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目前,国际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地缘政治问题突出,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与挑战并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深化体制改革将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动能的作用将逐步增强。联系全市情况,在工业经济取得平稳发展的同时,两个问题依然值得高度关注:  

  1、影响企业生产、效益的因素增多。一是企业各类成本上升较快:原材料价格上扬对行业冲击较大;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煤、油、运输成本持上升趋势;同时几乎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出现了用工难的局面,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步伐加快,工资收入低的企业招不到熟练工人,影响正常的产能发挥。二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支出增多。企业劳动用工成本进一步提高。除了工资提高外,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支出随着基数加大而支出增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些成本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一方面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压力。三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跌。2016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跌幅度虽有所收窄,仍同比下降1.1%。

  2、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转型升级矛盾凸显。一是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和体制不完善;公共创新平台发展滞后;科技创新服务水平较低。二是企业创新内在动力不足。企业资金紧缺,抑制了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动机和能力;技术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在资金使用上重视扩大产量和规模,轻内部挖潜改造。三是创新领军型人才缺乏,大大削弱了转型升级的牵引力;同时,高端技能型人才总量不足,在工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严重缺乏。

  三、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当前,全市工业经济已逐步进入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从政策刺激到内生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下一阶段,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把握引领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实现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  

  1、加快实现智造转型。发展智能制造是全市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举措,先后出台实施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智能制造工程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举措。要继续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积极作用,积极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企业,打造湘潭智造品牌,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产业。要充分发挥智能制造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湘潭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制度,并准确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和实质,做好政策引导,逐渐突破各类制约工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促进工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同时做好知识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保护。二是要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工业经济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抓手,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为主的转变。三是要培养和吸引各类创新人才,要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项目和人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为创新驱动战略奠定人才基础。

  3、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投资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释放企业活力,使其成为市场竞争的真正主体。一是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处置“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三是积极出台援助政策,缓解企业困难。四是借力“一带一路”战略,让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在充分了解国外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参与到国际产能合作中去,更多地处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之下。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

  

上一篇:2016年服务业成为长沙经济增长主动力 下一篇:2016年衡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