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岳阳市经济运行呈企稳向好态势
今年来,岳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决策和部署,强化“一个目标”,实施“两大战略”,筑牢“三条底线”,打好“四大会战”,积极化解“两厂”停产检修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一、1-5月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规模工业降幅缩窄。1-5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7%,比1-4月回落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7位,与上月持平。其中5月单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上月缩窄2.9个百分点。工业运行主要特点有:一是非公有制工业运行良好。非公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于规模工业增幅4.4个百分点。二是地方工业走势强劲。地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4%,高于规模工业增幅3.7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医药、有色及循环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高于规模工业增幅5.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5%和8.8%,分别高于规模工业增速4.8个和2.1个百分点。四是园区聚集度不断提升。全面落实“园区十条”,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68.6%,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
(二)投资动力继续增强。1-5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6.54亿元,增长14.3%,增幅比1-4月加快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一是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重大项目“双百工程”、项目建设“三个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活动持续开展,全市计划总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517个,共完成投资262.7亿元。二是投资结构稳中调优。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8.2%,占全部投资比重58.8%,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9.4%,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5%。三是项目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资金方面:与国开行、湖南进出口银行分别签订合作备忘录和战略合作协议,融资总量超过800亿,1-5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48.24亿元,同比增长17.2%,比年初增加124.23亿元,比同期多增39.25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809.97亿元,同比增长34.6%,比年初增加133.62亿元,比同期多增54.29亿元。用地方面:今年共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项目或批次67个,土地1.16万亩,共供应建设用地156宗2740.11亩。强力推进市城区土地依法征收,共依法拆迁房屋1569户38.37万平方米。
(三)消费活力保持稳定。一是消费结构稳步升级。1-5月,全市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15亿元,同比增长11.5%,居全省第3位。限额以上单位中,金银珠宝类增长36.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6.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8%,通讯器材类增长14.3%。二是旅游业平稳向好。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平江入选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洞庭洋沙湖国际度假区等3个旅游项目列入2017年全省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元至5月全市共接待游客2083.46万人次,排名全省第2位;实现旅游总收入170.39亿元,同比增长28.9%,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2、第3位。三是房地产交易量价齐增。2016年全市棚改签约9646户134.7万㎡,直接投资超过80亿元,推动房地产去库存约7000多套;2017年计划启动15个片区92个项目,涉及3.04万户,征收房屋430万㎡,计划投资265.17亿元。政策红利有力激发了房产消费潜力,1-5月全市房地产完成投资45.57亿元,增长15.5%,增幅比1-4月提升12.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58.68万平方米,增长33.2%;商品房销售额75.7亿元,增长59.8%。
(四)开放发展取得实效。一是现代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召开打造千亿现代物流产业行动暨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城市试点工作推进会,印发了《岳阳市打造千亿现代物流产业行动方案(2017—2020年)》,成功签约长江经济带国际电商产业园等7个项目,总投资424亿元,1-5月全市完成货物周转量154.04亿吨公里,增长10.8%,主要港口集装箱18.56万标箱,增长85.1%。二是对外贸易大幅增长。1-5月岳阳市进出口总值43.42亿元,增长257.6%,增速进一步加快。其中,进口值12.29亿元,增长66.1%;出口值31.14亿元,增长556%,顺差18.85亿元。全市主要进口商品为木浆、菜籽油、棉纱、聚乙烯、精金矿,主要出口商品为乙酸脂、纸及纸板、蔬菜罐头、硫酸铵和小商品。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抓精准招商,围绕全年引进10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的目标,组织开展了石化产业、现代物流等一系列招商活动,总投资120亿元的南湖国际文化休闲小镇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成功落地。1-5月全市实际利用内资204.46亿元,增长14.7%;实际利用外资2.06亿美元,增长16.0%。
(五)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一是落后产能较快收缩。1-5月,规模工业硫酸、盐酸等初级化工产品产量分别同比下降31.0%和46.0%,胶鞋产量下降37.0%。二是房地产库存逐月减少。1-5月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6.4%,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下降28.7%,商品房库存呈现逐月减少的趋势。三是企业经营杠杆有所下降。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39.9%,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四是企业税负继续降低。1-5月,营改增共为企业减负5.8亿元。五是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四大会战”有力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96.5亿元,增长100%,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同比提升15.6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投资增长26.9%,高于投资增幅12.6个百分点。随着改革推向深入,全市新发展动力不断增强,1-5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6894户,增长27.5%,其中新增内资企业4000户,增长18.1%,新增外资企业12户,增长50.0%。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规模工业回升难度大。一是中石化两厂停产检修影响大。1-5月,全市原油加工量222.13万吨,下降35.1%,“两厂”影响规模工业增加值约3.0个百分点。二是部分企业关停。全市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生产经营不善等原因,部分企业注销关停,特别是烟花炮竹企业大部分关停。全市有45家规模工业企业停产,影响1-5月产值约11亿元,影响全市规模工业增速约0.6个百分点。三是主要支撑指标增速回落明显。1-5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比1-4月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5月下降2.7%,比4月回落1.8个百分点。1-5月全市工业增值税同比下降4.8%,比1-4月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5月下降49.8%,比4月回落76.7个百分点。
(二)财政增收困难,收入质量下降。今年1-5月,受“两厂”检修影响,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06亿元,增长0.5%,增幅比1-4月回落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3位;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2%,同比下滑10.8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有所下降。
(三)产业投资形势严峻影响发展后劲。1-5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下降22.6%,居全省第13位;全市产业投资下降22.7%,预计在全省排位靠后。产业投资下滑将影响今后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入库,制约发展后劲。
三、几点建议
(一)稳定实体企业。按照“工业强市、园区兴工、项目立园”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方面要重点关注“两厂”的复工生产,尽快让“两厂”满负荷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降低经济对两厂的依赖
(二)力推项目建设。在当前招商引资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与签约项目的对接,搞好对项目的服务以及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充分发挥项目对稳定经济增长、引领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三)促进消费升级。要适应新常态要求,充分发挥岳阳资源优势,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一是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二是继续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企业上市和股权挂牌,发展现代金融;三是发挥好城陵矶港口岸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四是充分发掘文化内涵,发展岳阳本土文化创意产业;五是支持岳阳本地企业“触网”,积极培育电商龙头示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 谢 亢]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