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湘潭市统计局 2005年2月28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坚持发展经济的主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总体呈现活力进一步增强、质量进一步改善的良好格局,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32.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06亿元,同比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143.63亿元,同比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39.1亿元,同比增长达10.5%。
“三化”进程稳步推进。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16.34亿元,同比增长2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4.96%。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增长60.8%;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商品率达68%。城市化进程继续推进,城市化率达40.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省8件实事、市10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省委、省政府的考核验收,省8件实事涉及我市的指标全面达标。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新建与改造通乡公路、农村新建沼气池等20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市10件实事工作顺利完成任务,其中整修小街小巷63条;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3.95万平方米,全市共免收城区地保(特困)户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杂费9515人次,金额达97.3万元;完成10所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完成高校自来水网建设等。
物价总水平提高较快。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2%,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111.4%;居住类价格指数为10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8.8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12.58%;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9.2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3.4 %。
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200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27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69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2万人
二、农业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0.9万亩,比上年增加46.3万亩,同比增长16.3%;全年粮食总产量152.7万吨,比上年增加20万吨,同比增长15.1%。
畜牧业及多种经营发展迅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6.9亿元,增长8.9%。出栏肉猪495.08万头,同比增长8.53%;出笼家禽1048.3万羽,增长1.2%;出栏牛0.85万头,出栏羊7.23万头,分别增长32.8%和1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速发展。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1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2.4亿元,增长27.7%。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62.53亿元,增长25.7%;集体企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20.9%。
品牌产品产量迅猛增长。湘钢优质高速线材190.34万吨,同比增长13.1%;江南奥拓轿车8215辆,增长40.9%;湘机大中型直流电机35.69万千瓦,同比增长40.8%;湘机交流变频电机265.6万千瓦,增长66.2%;湘机工矿电机车496辆,增长52.6%;电化无汞电解二氧化锰40425吨,增长21.6%;江麓塔吊9047吨,增长17.8%;江滨高性能活塞15909万元,增长21.9%;湘机特种车11辆,增长120%;迅达燃气具80.33万台,增长41.0%;湘乡皮革2020.74万平方米,增长51.7%。
产销衔接良好,工业效益提升。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29%。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5.58%,比上年提高31.6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27.3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 108 家,实现利润0.8 亿元,增长 2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651.7万平方米,增长7.6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363.54 万平方米,增长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4.5亿元,同比增长66.9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7.51亿元,增长77.89%;技术改造投资46.64亿元,增长88.74%;房地产开发投资15.54亿元,增长34.3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步提升。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6亿元,增长32.57%。
重点工程完成情况较好。74个重点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69.9亿完,超额完成年度16.5%。
工业技改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完成技改投资46.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76%。湘钢的500万吨钢配套工程、江南九华汽车生产基地、湘潭电厂二期2台60万千瓦的发电工程等重点工业技改项目进展顺利;江南机器厂同德国AR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资生产三元汽车净化器、五菱集团与德国英雄电梯公司合资生产特种电梯、湘机同香港全时投资公司合资生产工业主板等三个大型合作项目正在建设。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73.6亿元,增长13.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达28.2亿元,增长1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9.99亿元,增长12.1%;餐饮业17.39亿元,增长16.7%;其他行业4.38亿元,增长9.2%。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强劲增长,经济外向度显著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9.86%。其中进口2.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23%;出口4.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32%。进出口规模由长期以来的全省第三位升至第二位,钢材、农产品出口增长是拉动全市出口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市外贸依存度达16.6%。
招商引资较快增长。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315亿元,同比增长13.5%;实际到位外资1.407亿元,同比增长16.8%。内联引资增长迅速,全年共吸引内资30.785亿元,比上年增长90%。
旅游业迅猛发展。湘潭率先在全国大规模开展了红色之旅活动。全年共接待旅游者470.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七、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全年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4.87亿吨公里,增长20.04%;旅客周转量9.69亿吨公里,增长15.03%。年末公路好路率达67.4%。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39亿元,县乡公路改造完成投资43910万元,改造通乡公路116.6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60公里。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61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7.8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7.6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17.4部/百人。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稳定健康运行。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6.03亿元,比年初增加30.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50.61亿元,比年初增加5.05亿元;城乡居民存款205.58亿元,新增22.7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0.75亿元,比年初增加23.67亿元。金融机构对工业和农业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年内工业贷款比年初增加5.1亿元,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6.35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市有市级保险公司10家,其中5家经营财产保险,5家经营人寿保险。全年保费收入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年保险赔付(给付)2.11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渐成规模,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8项。新增科技成果41项,全年专利申请480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全市有24家企业进入湖南省制造业信息化行列。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教育质量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97.63%;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到96.07%;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13120人;高考录取率达79.6%,居全省第三位。“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发展。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8%,初中入学率达到98.96%。市十中正式挂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成为全省四个“培训基地”之一。高中阶段教育快速普及,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8.9%。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年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10万人次,企业职工培训率达40%。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举办了首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市直专业文艺团体在城乡巡回演出150余场。组织全市群众性文艺创作和少儿创作活动,承办了全省“三湘蒲公英奖”少儿舞蹈大赛。
广播电视事业构筑新的发展平台。广播电视的综合覆盖率达90%以上。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广电中心新办公大楼基本竣工,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正在全面实施。
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得到提高。全市有注册执业医师4183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1.49人;现有病床7890张, 每千人口病床为2.8个。全年共接诊病人110.27万人次,传染病发病率为92.932/10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8.79/10万以下,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9.85‰以内。无偿献血率达100%。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在全省12项青少年比赛中总成绩名列全省第三;在全省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上,团体总分为第四名;在全省第二届大众运动会获得团体总成绩三等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市人口的35%。
十一、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04年,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300多个新项目,批准299个。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85%。城市功能区水域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1.05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20.1%。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据市公安局统计,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82.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45.9万人,女性人口136.9万人;农业人口201.23万人,非农业人口81.59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17‰,同比下降0.6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 5.16 ‰;自然增长率为2.01‰,同比下降0.09个千分点。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5.23%,出生性别比为109.23:100(男: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统计,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2元,比上年增长12.14%。农民收入增幅创历史新高。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3元,比上年增长12.9%。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4年,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1.4万人,同比增长12%;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社按时发放率为10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27.56万人,同比增长8.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18万人(不含医保托管单位),同比增长11.7%;全市最低生活保救济人数为7.38万人,同比下降8.2%。至年末,全市共改造扩建农村敬老院12所,新增床位620张,老年人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据。
2、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