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系列工作部署,有效应对世界经济复苏减缓、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和挑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抓好交通、园区两大会战,强力实施“双百工程”,积极推进“三访三化”,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农业稳市、三产活市、人才强市、生态美市“五大战略”,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 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112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速居全省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5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07.78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401.81亿元,增长12.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25773元,折合4227美元,增长9.8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45:35调整为19:45.2:35.8,二三产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推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9%。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48亿元,增加值126亿元。全市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省级龙头企业31个,市级龙头企业277个。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279个。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8%,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城市创建全面推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暗访和技术评估。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工作顺利推进。2013年城市化率为43.31%,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八大类呈现“四升四降”,其中食品类上涨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3%;衣着类上涨0.8%;娱乐教育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而烟酒及用品下降1.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居住类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1%。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全市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重点,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坚决淘汰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从源头遏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354.4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8%,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9.6%。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年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267起,比上年减少10起;其中死亡人数40人,比上年减少22人;受伤人数53人。直接经济损失4231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数0.238次,比上年减少0.034次;亿元生产总值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0.036人,比上年减少0.025人。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24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5人,煤矿百万吨事故死亡人数3.75人。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8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增速居全省第6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全年财政支出200.52亿元,增长16.4%。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68.17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9.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6.43亿元,比上年增长3%,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首位。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16.8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其中稻谷369.72千公顷,增长0.9%;油料137.36千公顷,增长2.9%;棉花40.68千公顷,增长1%;蔬菜109.77千公顷,增长7.6%;药材2.81千公顷,增长27.7%。受7、8月持续旱情影响,粮食总产量237.89万吨,下降1.6%,其中稻谷222.8万吨,下降1.2%;棉花6.24万吨,下降10%。因面积增加,油料产量达23.06万吨,增长6.5%;蔬菜313.94万吨,增长13.6%,药材3.15万吨,增长28.4%。全年出栏生猪479.62万头,增长0.4%;出栏牛19.21万头,增长10.3%;水产品产量33.88万吨,增长8.6%。
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稳步发展。全市纯林产值达1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9%。涉林产业总产值19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森林覆盖率达54.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20.2亿元,完成89座小型病险水库病险加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0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市866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56.1亿元,增长12.6%,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93.8亿元,增长13.5%;重工业增加值262.3亿元,增长11.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增长13.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88.6亿元,增长12.5%,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9.4%,比上年低0.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389.8元,增长15.2%,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九大主要行业增加值385.5亿元,增长11.4%,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6家,其中:九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8家,实现增加值237.5亿元,增长12.7%。
六成多产品产量同比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人造板316.3万立方米,增长11.5%;精制茶9.1万吨,增长6.1%;纱11.1万吨,增长25.3%;起重机3.4万吨,增长18.7%;电子元件352.5亿只,增长11.2%。大米233.3万吨,下降21.3%;混凝土机械9535台,下降28.1%;苎麻纱2.5万吨,下降12.9%;锑品7.7万吨,下降3.4%。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337.6%,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509.1亿元,增长18.4%;实现利润58.2亿元,增长20.1%,其中9大主要行业实现利润49.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84.4%。产品销售率达99.5%。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2家,完成产值139.69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29.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2.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全员劳动生产率24.5万元/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2.37元,比上年增长34.7%,增速居全省第6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69.68亿元,增长26.4%。
投资结构调整明显。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2.49亿元、455.93亿元和363.94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2.9:65.9:31.2调整为2.7:54.1:43.2,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工业投资增长迅速。全市工业投资依然强劲,完成工业投资453.34亿元,增长31.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302.32亿元,增长36.4%。
优势产业继续加强。全市十大优势产业完成投资366.14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3.5%。其中食品加工业完成投资88.38亿元,增长27.9%;纺织业完成投资23.40亿元,增长7.4%;竹木加工业完成投资25.63亿元,增长39.1%;电子行业完成投资32.92亿元,增长12.1%;建材行业完成投资29.56亿元,增长35.6%;机械行业完成投资105亿元,增长58.5%。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投资力度大幅增加。全市相继启动多条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1.07亿元,比上年增长54.1%;生态环保投资20.32亿元,增长9.9%。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岳常高速益阳段建成通车,石长铁路复线益阳段、二广高速益阳段、G319益阳南线高速等项目全面推进。资阳大桥、南县拓普6万吨浆纸改造、G207公路建设、龙岭工业园南扩区路网建设工程、石头冲石煤矿建设、艾华科技园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S317资北干线资阳区茈湖口至桃江花园台公路改建工程、江北公路、灰山港到宁益桥s206、湘鄂边农产品物流中心、桃江茅坪至安化东坪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快速进展。
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0.90亿元,比上年增9.0%。其中住宅投资73.19亿元,增长4.9%。施工面积1020.44万平方米,增长12.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09.88万平方米,增长20.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8亿元,增长13.8%。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6.3亿元,乡村零售额56.5亿元,分别增长13.8%和14.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5.4亿元,增长16.4%;零售业零售额311.0亿元,增长14.1%;住宿业零售额8.2亿元,增长9.5%;餐饮业零售额38.2亿元,增长10.3%。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50.9亿元,增长19.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7.5%。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对外贸易出现上升。201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8219万美元,同比增长36.77%。其中出口43937万美元,增长 37.74%;进口4281万美元,增长27.55%。一般贸易进出口额38857万美元,增长 32.46%,占进出口总额80.58%;加工贸易进出口额9220万美元,增长60.95%,占进出口总额的19.12%。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实际引进内资形成固定资产270.9亿元。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个,直接利用外资1.7亿美元,增长18.6%。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133.8亿元,增长20.5%;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240.63万人次,增长21.2%。益阳市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南县德昌公园成功创建省级红色旅游示范点,桃花江竹海景区启动国家4A级景区创建,江南古城项目建设有推进序。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95.99亿吨公里,增长12.5%;旅客周转量52.79亿人公里,增长6.0%。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54.96万辆,比上年增长7.5%,其中汽车18.76万辆,增长18.3%。私人汽车16.91万辆,增长19%。
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电信营业收入20.99亿元,增长8%;全市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28万户,比上年减少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9.86万户,净增18.19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39.81万户,净增10.82万户。平均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5162部,拥有国际互联网用户823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23.23亿元,比年初增加148.1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05.53亿元,比年初增加81.0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09.31亿元,比年初增加22.2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92.34亿元,比年初增加60.74亿元。分类看,工业贷款余额122.09亿元,新增5.7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92.48亿元,新增49.4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0.47亿元,比年初增加117.04亿元。证券业交易量回升,全年股票交易额5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46.2%。
保险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9家,其中寿险17家,产险12家。全年保费收入28.58亿元,增长2.2%。其中:寿险20.04亿元,比上年下降 4.0%;产险8.54亿元,增长20.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13年,全市共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1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省级项目88项。获得项目资金3704万元,比上年增长9%。共有32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技术市场成交活跃,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67份,合同金额13824万元。全市98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29.4%。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13年末,我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293所,其中:幼儿园577所,小学459所,初中192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普通高中35所,中等职业类学校26所;在校学生535835人,其中:幼儿园95529人,特校学生291人,小学234178人,初中114760人,普通高中61821人,中等职业类学校29256人;全市有中小学在职教师43568人。2013年高考,全市共录取新生18386人,其中本科一批2108人、本科二批4488人、本科三批1529人,专科10261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2013年,市博物馆成功申报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参观人数35万人次。我市7处16个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8处增加到24处。全市共有非遗项目45个、文物保护点1018个、可移动文物涉及单位3336个、馆藏文物3万余件。安化茶马古道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铁铺岭古城遗址已发现16口不同年代的古井,出土简牍1万3千余枚,年代跨越公元前后300年,还出土了大量陶瓷、漆木器、农具、铜铁器等珍贵文物。经专家论证,该遗址为益阳楚秦至唐宋时期的古县衙所在地,延续时间1500年以上,已申报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花鼓大戏台,一年三百场”,全年完成“演艺惠民”送戏下乡360场,覆盖全市社区和乡镇。首届中国(湖南)花鼓文化艺术节在我市举行。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共有文化馆8家、图书馆7家、影剧院10家、博物馆18家、图书漂流点26个、周末广场电影院30个、乡镇文化站88个、演艺团体20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77个、农家书屋1783个、549个村开通了广播、全年完成广电村村通53427户。年内启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13年争取项目126个,总投资1.7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315万元,地方自筹8770万元。全市有364.37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72%。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效果明显,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甲型H7N9流感得到有效防控,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妇幼卫生与社区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13年,我市少儿体校培养输送的举重运动员谌利军,相继夺得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冠军和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在2013年全省青少年运动会上,我市羽毛球项目夺取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列全省第一名,柔道项目夺取金牌总数列全省第三名。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成功举行了有6000多人参加的大众运动会等多项体育活动。全年从上级争取村级体育活动经费216万元和37套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器材,为105个行政村安装了农民体育健身器材。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市总人口484.20万人,常住人口437.29万人。人口出生率13.74‰,死亡率7.651‰,人口自然增长率6.09‰。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2013年全市共投入资金近4亿元,完成污染治理项目60个,其中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26个,湖泊治理项目7个,建成环保设施60台(套)。全市国控重点污染源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95 %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铅完成2013年度减排目标。全市共检查企业600多家,重点排查了涉铅、镉、砷、铬和锑等企业25家,共整改相关企业94家。统计和监测数据表明,2013年资江干流益阳段地表水5个监测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达标率为10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正在申报创建国家级优美乡镇9个、国家级生态村26个,已上报创建省级优美乡镇8个,省级生态村63个,完成减排项目82个。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35019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为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末参保69.67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983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374人;扶持创业3515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3%以内。养老保险新增参保23748人。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28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29元,增长11.9%。全体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9594元。其中,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076元,占消费支出的11.2%。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2.4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为32%,基尼系数为0.33。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