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统计局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株洲市统计局 2003年3月

株洲市统计局 2003年3月

来源:    发布时间:2003-04-16

打印本页

0

    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牢牢抓住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全面推进“三化”进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为完成第十个五年计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快速扩张。 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比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99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72.41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 129.9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14.9:48.5:36.6,其中: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首次降到15%以下,二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与上年持平。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645元,比上年提高820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由1997年的20876万元增加到32267万元。

    推进“三化”进程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加工产值53亿元,增长14%,其中年加工收入超100万元的60家,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带动周边农户5.4万户。初步形成了以竹木、肉食、油脂、果蔬、优质玉米为主的五大农产品加工体系;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2.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127.7万千瓦,增长7.4%。工业化快速推进。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48%,比上年提高0.6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6%;非农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3.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农村城镇化顺利推进。13个重点城镇通过“双建双扶”,整体功能和聚集效应增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9.8%,五县(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4.3%,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发展环境继续优化。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审核、备案事项由1788项减少到301项,减少83.2%。农村税费改革全面铺开,农民人均减负56元。全市政法部门继续开展“严打”整治工作,加大了对“黑恶”势力和职务犯罪打击力度,全面实施社区警备和打防控一体化战略,设立社区警备室106个,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20.47%,社会治安综合评价指数达到54.76%,确保了社会治安平稳可控。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全市从业人员达到207.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7万人,下降2.12%,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53.2万人和56.9万人,分别增长1.92%和2.6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至年底全市共有7.2万名国有与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60%。

    市场物价稳中略降。全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比较为98.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1%。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7.3%,零售物价指数为97.3%;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7%,零售物价指数为98.6%。在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下降1.8%,其中粮食下降1.3%,油脂类下降0.4%,水产品下降10%,鲜果下降0.8%,蛋类上涨8.7%,肉禽及其制品下降2.5%,鲜菜下降0.9%;衣着类价格下降7.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12.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2.3%;八大类价格指数中只有烟酒及用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微升0.8%。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0.5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99.51%。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和房屋租赁价格指数均为101.4%。

    二、城乡建设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围绕“双百”城市发展目标和“东提西拓,合拢三角”建设思路,按照“四高”准则,深入实施城市发展带动战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年完成投资近5亿元,重点实施了城市快速环道、新华路改造、文化园整治、四区样板街及炎帝陵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城市交通进一步改善,以石峰大桥为代表的城市快速环道北环线已正式通车,全市城市道路总长达到433.3公里,城区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全市交通建设投资1.63亿元,其中106国道全线改扩建和养护工程完成投资8033万元,全线消灭了砂石路面,公路等级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河东城市外环已成雏形,河西形成了“一环两带、三纵四横”的城市道路格局。城市品位有新的提高。城市环境围绕“绿、亮、洁”做文章,全年共折违25万平方米,先后完成了人民南路、拥军路、天伦路、天坪路、大坪路等5条街道及清石广场的建设,炎帝陵一期工程在全省公祭大典前全面竣工。县城扩容提质力度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3.68亿元。

    园林绿化有新突破,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园林系统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全年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投入800多万元,闲置多年的园林配套服务设施恢复运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3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04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99.78%。城市公用事业不断改善,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7.96标台,自来水普及率保持100%。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6个,城市烟尘控制区面积60.2平方公里,增加5.17平方公里,烟控区覆盖率达96%,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环境噪声控制达标区面积为59.1平方公里,覆盖率达58%;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7%以上;县(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55.34%,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4千公顷。

    三、财政、金融和证券、保险业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力保重点。2002年,共实现财政总收入24.4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6.9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17亿元,增长19.4%。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力度明显增强,全年财政支出27.16亿元,增长23.53%。财政支出在确保了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及农林水利部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及抚恤救济等行业和项目的支出,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信贷投向有新变化。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6.99亿元,比年初增加45.68亿元, 比上年多增23.96亿元,增长18.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4.2亿元, 比年初增加31.28亿元,增长18.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9.96亿元,比年初增加14.33亿元,增长8.65%。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加大对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强势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贷款力度。新增农业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7.77%,新增工业流动资金贷款7.28亿元,同比多增5.26亿元。年末个人消费信贷余额7.79亿元,比年初增加4.45亿元,同比多增2.29亿元,占新增贷款的31.05%。票据融资更趋活跃,中间业务快速增长。全年累计票据融资49.37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基金托管、银险合作、担保、承诺、交易等中间业务呈现跳跃式增长,累计收入达3980万元,增长46.22%。资产质量明显改善,资金市场稳步发展。金融机构积极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加大对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力度,实现了不良资产和不良资产比率“双降”目标。

    证券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公民投保意识增强。年末共有A股上市公司5家,其中本年上市发行的“时代新材A”共筹资2.3亿元。全市各类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55亿元,增长56%。其中财产险收入1.42亿元,增长4.4%;寿险收入6.13亿元,增长77%。

    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4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9.5%,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报酬12328元,增长12.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6%,下降0.9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6252元,增长10%, 其中:食品支出2225元,增长0.2%;衣着支出518元,下降2.0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34元,增长2.36%; 医疗保健支出368元,增长7.92 %;交通、通信支出741元,增长6.77%;娱乐、教育和文化支出1113元,增长24.92%;居住支出692元,增长5.01% ;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163元,下降53.3%。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6.53平方米,增加0.73平方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7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5%。在农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194元,增长18.7%,家庭经营的现金收入1547元,与上年持平;在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中,种植业收入265元,增长8.16%,牧业收入523元,下降5.08%。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354元,下降4.84%%,非收入所得463元,增长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8%,下降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41元,下降2.06%,其中食品支出995元,下降4.05%;衣着支出51元,下降53.6%;居住消费支出302元,增长8.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97元,增长6.6%;医疗保健支出84元,增长1.2%;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83元, 增长0.7%。农民人均住房面积 48.71平方米,增加0.59平方米。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两个确保”工作继续保持“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三个100%。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方面,2002年全市共征收养老保险费3.62亿元,征缴率98%,共计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5.44亿元,保证了全市9.17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全额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全年按“三三制”共筹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58亿元,发放基本生活费0.95亿元,代缴养老保险费0.5亿元,失业保险费599.26万元,发放门诊医疗费732万元。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参加养老保险单位1689户,参保人数24.16万人,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达100%,私营、外商投资、乡镇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参保人数2.1万人;并在市区试行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试点;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1870余家,参保职工人数31.72万人,全年共征缴失业保险基金5490万元,收缴率107.82%,为近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302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了医疗保险的配套政策措施,实行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大病医疗互助、公务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为辅的医疗保障体系,市本级和9个县(市)区全部启动了医疗保险,全市医疗保险参保单位已达983家,比上年增加273户,参保人数达31.86万人,比上年增加13.58万人,共征缴医疗统筹资金3962多万元,征缴率96%,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70.1%。社会优抚和保障逐步加大,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1859人,得到社会保障救济人数16.1万人,其中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0.24万人,救助金额达到517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9万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40个。
人口生产保持低生育水平。200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69.4万人,比上年增长5.5‰;计划生育率达97.28%,人口出生率为10.69‰,比上年上升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7‰,比上年略有下降。

    五、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全市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91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1.88亿元,增长30.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48.5%,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完成高新技术产值97.3亿元,增长35.6%;实现销售收入97.5亿元,增长38%,实现利税7.43亿元,增长3.5%,出口创汇11.8亿元,增长52%。“一区三园两基地”实现了“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征税”的管理模式。高新区示范园标志性区域基本形成。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产业,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湖南传感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的群体效应初步显现。其中占地2.36平方公里的天台工业小区进区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额12亿余元。以建设生态型高科技工业园为目标的董家塅高科园建设全面启动;以“九方集团”、“时代集团”、“湘火炬”等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的田心高科园已成为轨道交通运输产业群体、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型贮能技术、变流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孵化器、辐射源和集散地。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被重新评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

    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健全, 产学研合作实现新突破。全市61家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开发机构,其中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 5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全市参加产学研单位67个,达成合作项目60个,实现技术创新项目106个。有5家企业通过招标,承担了7项面向产业化的“863”和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一批企业进入高技术的研发前沿,吸引了全国名院名校共同参与研究,较快地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科技投入力度增大。全市年内专利申请530件,增长26%;其中申请的职务发明达314件,占59.2%,增长31.6%,授权专利310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2080个,各类技术合同成效金额为2.26亿元,通过技术市场转让科技成果371项。全市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1项,14.8增长%;获省科技进步奖18个,增长63.6%;全市科研经费支出6.01亿元,其中财政支出4650万元,同比增长30.8%,研究与发展支出达到4.9亿元,增长28.9%。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结构有所优化。继续全面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普九”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由2001年的1386所调减为1189所,减少197所;初中通过扩班扩容扩点,比去年多接纳新生1.55万人,校均规模有所扩大。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26%。分别比上年提高0.25个和1.65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26.43万人,减少4.84万人。初中在校学生23.11万人,增加1.55万人,增长7.19%。初中入学率99.21%,辍学率为0.53%,比上年减少了0.58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86.01%。中等教育不断扩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76万人,增加1.05万人,增长22.29%。高考录取10059人,录取率67.3%,提高10.07个百分点,其中本科录取4528人,增长19.97%。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4.54万人,增长1.79%。其中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97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在校学生1.61万人。高等教育逐步发展。全市普通高校5所,普通高校年内招生1.29万人,增长31.03%,在校学生人数3.35万人,比上年增加1.04万人,增长45.27%。培养研究生单位1个,招收新生131人,在学研究生325人。成人高等学校4所,年内招生1.05万人,比上年增长5.43%,成人高校在校学生数2.49万人,比上年增加0.39万人,增长18.6%。幼教、特教保持稳定。幼儿园在园幼儿3.49万人,增加0.09万人。特殊教育校学生751名。年内全市共扫除青壮年文盲、半文盲870人。民办教育份额加大。目前有各类民办学校246所,增加80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39974人,增加0.81万人人,7所重点中学有6所开办了民办中学,民办学校数占全市学校总数的份额由上年的9.48%扩大到13.03%。

    文化事业继续繁荣,广播电视推陈出新。市歌舞剧团创作的歌剧《沥沥太阳雨》继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湖南省戏剧“田汉大奖”后,2002年又获全国歌剧调演二等奖和8个单项奖;由我市作者创作的歌曲《向着太阳走》,由中央电视台在“十六”大期间播出,并先后在全国38个电视台播放;新创了现代花鼓戏剧本《代理乡长》、《城市英雄》、广场歌舞剧《炎帝·神农氏》等一批优秀作品。全市各类专业剧团全年共演出1278场,创作排练节目15台。群众文化活动方兴未艾。成功举办《炎帝节暨株洲高新区成立十周年大型晚会》、《纪念谭震林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九方老年合唱团”在全参加全国纪念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歌咏大赛上获得银奖,株洲“常青老龄艺术团”参加全国“夕阳红”合唱比赛获得铜奖。“周周乐”、“四进社区”、“三下乡”等活动连接不断,炎帝广场被评为“全省优秀文化广场”。文化设施大为改善。投资近5000万元改造的文化园成为株洲城一道亮丽的风景,总投资3000万元的千金文化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改造后的株洲影剧院成为我市第一家数码电影和超大银幕影院。6个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91.5万册。各类报纸出版量达到3020万份,杂志出版量17万册。广播电视系统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数字化采编播技术平台,基本实现了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历史性跨跃。2002年全市广播电视各频道全年自办节目时间达3.3万多分钟,比局台合一前增加1.4万多分钟。包装推出了《市民与市长》等14个新栏目,架起市民与市长及政府沟通的桥梁,广播新闻频道推出的《民情传递101》投诉热线热了株洲的同时,也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推介报道。《春风化雨润民心》等作品获全国广播电视好新闻奖。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6%,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1.25万户,村村通广播通电视工程得到巩固和发展。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体育产业有所突破。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85个,其中综合医院31个,卫生院141个,门诊部276个,卫生防疫机构10个, 妇幼保健机构13个;卫生工作人员14828人,专业卫生技术人数12647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医师5182人,注册护士4134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9688,其中标准床位6566张。全市乡镇卫生院床位数1679张。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覆盖全市,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实现了以乡为单位达85%以上目标。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以“政府牵头主办,主管部门承办,市场方式动作,相关部门配合”的大型体育赛事“株洲电力机车杯”中国VS比利时乒乓球国际对抗赛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竞技体育有新的突破,在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我市体育代表团夺得金牌45.5枚、银牌86.5枚、铜牌78枚,金牌总数列全省第6位,团体总分列全省第4位。2006年湖南省第十届运动会的申办权“花落我市”,标志着我市体育工作和竞技水平综合实力的提升。

    六、行业经济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02年,全市农业生产战胜了长时间低温阴雨、洪涝灾害等带来的困难,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88亿元,比上年增长3.2%,但增幅略有下降,为近10年以来的最低增长水平。其中农业产值41亿元,增长1.96%,增幅下降2.1个百分点;林业产值4.34亿元,增长6.12%;牧业产值30.74亿元,增长4.24%;渔业产值3.79亿元,增长3.98%。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72.46万吨,比上年减少3.58%;油料2.98吨,下降1%;棉花0.15万吨,增长10.34%;烤烟0.11万吨,增长10%;茶叶0.1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果20.27万吨,增长3.89%。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肉类总产量27.28万吨,禽蛋产量2.97万吨,分别增长5.38和5.48%。牲猪出栏刷新历史记录,达到351.64万头,增加16.89万头,增长5.05%;攸县成为我市第一个出栏牲猪超过百万头的县,达到100.92万头。草食牲畜规模饲养比重提高。全年出栏牛5.7万头;出栏羊28.95万只,分别增长5.17%和12.69%。水产养殖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5.41万吨,增长2.39 %。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农村工作坚持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根主线,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种植业结构调整出成效。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43.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7.5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0.9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57千公顷,优质稻比重由上年的22.1%提高到27.86%。全市以蔬菜、瓜果、油菜籽为主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99.18千公顷,增加3.25千公顷,增长3.39%;全市蔬菜大棚9637个,增长47.2%,蔬菜播种面积42.93千公顷,增长2.62%,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面积之比由上年的2.58:1调整至2.43:1,高效优质的经济作物比重上升了1.23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全市农村水利建设投入资金 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4.51千公顷,比上年略有下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万公顷,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5.23万人。全年造林面积1.14千公顷,增长9.62%,其中退耕还林0.96千公顷,年末林地面积达57.85万公顷,林森覆盖率为56.03%,比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新建沼气池1086个,改造水压式沼气池460个,累计建池总数达到1.68万个,新建和改建省煤灶0.83万户,累计建省煤灶69万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2002年,全面启动了5县(市)扶贫项目501个,投入扶贫资金4607万元,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

    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土地延包工作基本完成,新一轮土地承包合同签订率、经营权证入户率均在98%以上。乡镇机构改革、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清退分流乡镇机关临雇人员等配套改革基本落实到位,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总要求,以“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改任务全面落实,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06亿元。与改革前相比,全市农民减负额度接近40%。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0千公顷,其中耕地11.53千公顷,水面2.6千公顷,山林9千公顷,荒山荒坡6.87千公顷,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加速发展。我市工业经济工作坚持以“全面创新企业制度,全力提高工业素质”为总揽,紧扣推进工业化主题,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工业生产加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继续向好,标志性企业示范作用明显。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47.37亿元,增长1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15亿元,增长16%,增幅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17.6%;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68%。全市国有及非国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3.3亿元,增长16.9%,增速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产销率98.5%,提高0.1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7.42%,提高0.3个百分点,扭亏增盈的预期目标顺利实现。12户“十五标志性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8亿元,增长13.5%,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生产增长5.23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82%;20户“小巨人”企业完成产值12.1亿元,增长29.86%,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生产增长1.5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98%。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9家,增加3家,利润过千万的企业15家,与上年持平。拳头产品、优势产品、名牌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服装31.83万件,增长64.84%;发电设备4.8万千瓦,增长101.14%;化肥(折100%)16.84万吨,增长34.36;纯碱3.58万吨,增长19.03;尿素8.32万吨,增长43%;木材11.23万立方米,增长26.99%;日用陶瓷器7.28亿件,增长30.97 %;原煤125.19万吨,增长38.86%;水泥160.86万吨,增长18.54%;摩托车13.13万辆,增长63.13%;齿轮1.53万吨,增长60.58%;十种有色金属37.78万吨,下降3.89%。

    技改投入重点突出。2002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1.94亿元,增长60%,实施技改项目154个。技改投资额集中在大项目、标志性企业上。电力机车城轨车等5个项目争取到省高新技术引导资金5200万元,株洲洗煤厂洁净煤项目、株洲电力机车厂交流传动机车产业化、株洲硬质合金厂钨冶炼异地技改、株洲车辆厂重载铁路货车改造、湖南金源农药厂灭线磷等5个项目进入国家国债技改项目笼子,可获技改贴息资金5000万元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提取技术开发费1.9亿元,增长64.16%,完成新产品开发263个,增长67.52%,实现新产品产值15.72亿元,增长5.06%。新开发的产品大部分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传统产品延伸和优化升级,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改革创新有序推进。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时代新材3500万A股成功上;南方公司完成债转股;金德发展资产转换已全面完成;千金、唐人神、株冶火炬等企业申请上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置换国有资本,改变职工身份”的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市共有38家国有、集体企业顺利置换国有(集体)资本11.16亿元,有偿解除职工劳动关系6075人。其中市属企业5家,置换资本4838万元,解除劳动关系1270人,县市区企业33家置换资本6320万元,有偿解除劳动关系4805人。汽车制造厂等6家中小企业已破产终结,4家即将完成,3家进入程序,4家开始启动。唐人神等20多家优势大中型企业积极实施对外扩张,整合外地资源,走低成本扩张之路,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壮大。

    建筑业规模快速扩张。2002年,具有新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9.28亿元,增长34.9%; 实现利税1.29亿元,劳动生产率达到89187元/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7.56万平方米,增长20.9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69.67万平方米,增长37.58%。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17%。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02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3亿元,增长20.56%,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58.9亿元,增长  21.86%。城乡集体经济完成投资10.7亿元,增长35.5%,城乡个体完成投资13.7亿元,增长6.4%。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21.52亿元,增长16.22%;更新改造投资26.37亿元,增长27.41%;房地产开发投资9.52亿元,增长21.83%。地方项目投资46.82亿元,增长45.7%;中央项目投资13.81亿元,下降19.8%。年内新开工项目417个,增长11.2%,竣工项目327个,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第一产业投资0.75亿元,增长76.94%;第二产业投资27.08亿元,增长46.77%;第三产业投资31.09亿元,增长5.48%。重点工程建进展顺利,株洲电厂二期技改工程、金德工业园、快速环道、航电枢纽工程、城网农网改造等重大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55亿元、5.34亿元、1.68亿元、1.42亿元和0.66亿元。

  (四)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市货运周转总量379747万吨公里,增长6.61%。其中:铁路169950万吨公里,增长8.83%,公路207832万吨公里,增长5.5%;水运205702万吨公里,增长5.6%;客运周转总量428018万人公里,增长4.22%。其中,铁路201000万人公里,增长2.33%,公路226273万人公里,增长5.86%,水运745万人公里,增长46.64%。

    电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邮政业务略有下降。2002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为13.80亿元,增长55.41%,邮政业务总量为1.25亿元,下降1.28%;年末电话用户66.77万户,增长1.32%,其中乡村电话用户达到37.1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户数39.41万户,新增11.35万户,增长40.45%;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4.92万户,增加1.35万户,增长9.95%。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国内商品市场销售活跃。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6.9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0.86%。按销售地区分,城市实现零售额85.29亿元,增长12.21%;县城实现零售额16.92亿元,增长9.72%;县以下实现零售额34.78亿元,增长8.2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 零售额87.84亿元 ,增长11.0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12亿元,增长15.01%;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35.02亿元,增长8.73%,其中:制造业实现零售额5.3亿元,增长4.52%,农业生产者实现零售额25.94亿元,增长6.94%;按经济类型分,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7.13亿元 ,增长5.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零售额15.42亿元 ,增长5.9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09.86亿元,增长12.33%,其中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70.55亿元,增长11.67%,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7.16亿元,增长10.62%。大型市场已成为商品交易市场的主体,2002年全市亿元市场11家,成交额91.58亿元。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迅猛。全市限额以上3个连锁商业企业连锁门店达56个,营业面积12845万平方米,销售额9312万元。新华天大酒店、汇亚、智超、中国城等相继开工和投入运营。

    进出口贸易双双下降,招商引资取得新成就。海关统计,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8亿美元,下降9.6%,其中出口3.05亿美元,下降8.5%;进口0.75亿美元,下降13.79%。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7126万美元,同比增长14.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6个,比上年增加3个。实际利用内资20.46亿元,增长51%。

     旅游业健康发展。《株洲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炎帝陵风景名胜区、大京风景区分别被评为国家4A和3A景区,实现了我市国家A级景区“零”的突破。2002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03.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1亿元,分别增长64.22%和66.13%;接待入境旅游者5040人次,增长85.1%,旅游外汇收入175.2万美元,增长86.7%,其中外国人1965人次,增长26.3%,港澳台同胞3075人次,增长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