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株洲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株洲调查队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16

打印本页

0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新发展理念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深入践行发展新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攻坚年”和“企业帮扶年”活动为抓手,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7%,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7.9:53:39.1调整为8:48:44,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0.1个和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回落5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6%、47%和49.4%。

  分区域看,城区GDP比上年增长8%,占全市的比重为46.6%;县域GDP增长8%,占比为53.4%。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6亿元,增长8.6%;县域119.4亿元,增长8.2%。

  市区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3.5%;林业增加值增长4.5%;畜牧业增加值增长4.4%;渔业增加值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9%。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69.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7%;蔬菜种植面积71.2千公顷,增长4.2%;油料种植面积39.9千公顷,增长0.9%;棉花种植面积1.5千公顷,增长6.3%。

  全年粮食产量184.4万吨,比上年增产1.5%;蔬菜产量315.6万吨,增产5.3%;水产品产量9.5万吨,增产3.2%;油料产量6.4万吨,增产3.8%;水果产量31.2万吨,增产1.8%。猪、牛、羊肉总产量33.4万吨,增产2.4%;禽蛋产量4.8万吨,减产0.3%。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61.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8%。耕地流转面积68.1万亩,增长3.4%。农产品加工企业280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4家,实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485.1亿元,增长20.6%;销售收入480.7亿元,增长20.3%。休闲农业经营收入15.2亿元,增长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7%,增长9.8%;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74.4%,增长10.3%。在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占比69.8%,增长10.3%;分行业看,轨道交通装备业、汽车及零部件业、航空装备业等三大动力产业增加值增长7.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9.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1.5%;实现利润增长12.1%。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690.2亿元,增长1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79.2万平方米,增长9.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32.4万平方米,增长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1个和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0.8%;非国有投资增长29.5%。分产业类型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8.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9.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5%。分投资方向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1.7%;生态投资增长30.3%;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7%。全市亿元以上项目494个,比上年增加5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78个,比上年增加216个。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6.1%。商品房销售面积755.2万平方米,增长1.2%;商品房销售额371.1亿元,增长19.4%;年末房屋待售面积93.2万平方米,下降38.5%。

  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9%。全市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210.5亿吨公里,增长11.5%。货物周转量207.5亿吨公里,增长11.9%,其中,公路周转量185.6亿吨公里,增长12.7%,水运周转量21.9亿吨公里,增长5.4%。旅客周转量30.2亿人公里,下降8.9%。年末民用汽车保有辆44万辆,增长10.8%。

  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64.4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8亿元,增长51.4%;邮政业务总量16.4亿元,增长31.5%。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76.7万户,增长32.3%。

  全市旅游总收入5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国内旅游人数5418万人次,增长18.9%,国内旅游收入537亿元,增长36.9%;境外入境旅游人数7万人次,增长23.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2亿美元,增长36%。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5和0.1个百分点。分经营地看,城镇零售额965.6亿元,增长10.5%;乡村零售额72.9亿元,增长13.3%。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922.5亿元,增长10.8%,餐饮消费额116亿元,增长9.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907.6亿元,增长10.9%,住宿和餐饮业130.8亿元,增长8.8%。分限额类别看,限额以上441.9亿元,增长13%,限额以下596.6亿元,增长9%。

  全年进出口总额2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出口16.6亿美元,增长40.4%;进口5.3亿美元,增长5.2%。分产销地区看,对亚洲出口6.2亿美元,增长24.4%;对北美洲出口3.5亿美元,增长13.1%;对欧盟出口3亿美元,增长32.8%;对东盟出口1.6亿美元,下降19.2%;对中东出口1.4亿美元,增长23.2%。分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9.8亿美元,增长33.2%;家用陶瓷器皿出口2.3亿美元,增长13%。

  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19个,比上年增长13.3%,新批境内省外项目504个,增长52.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2.1亿美元,增长14.7%。实际利用内资金额409.3亿元,增长16.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8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地方收入224.1亿元,增长4.2%。全市各项税收总收入230.1亿元,增长15.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1%。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5.1亿元,增长9.3%。其中,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27.4亿元,增长10.8%;财政八项支出340.7亿元,增长13.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68.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62.2亿元,增长8.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54.8亿元,增长6.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78.8亿元,增长18.2%。余额存贷比为51.4%。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35家,上市公司12家。企业证券市场融资298亿元,证券交易额3299亿元,期货公司成交金额399.8亿元。

  全市各项保费收入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1.6亿元,增长21.8%;寿险收入48亿元,增长14.7%。各项赔款和给付额21.6亿元,增长7.7%,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11.2亿元,增长14.8%;寿险赔付8.6亿元,下降6%。

  八、教育和科技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11所。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毕业生409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27295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0582人,普通高中毕业生17930人,初中学校毕业生34421人,普通小学毕业生37972人,在园幼儿14.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4%。各类民办学校1022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17.7万人。发放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2859万元,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4亿元。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8%,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3.5%。承担国家安排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1项,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项。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专利申请7476件,其中,发明专利2709件;授权专利3728件,其中,发明专利919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1%,比上年增长2.7%。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纪念馆10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9万场。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79.2万户。

  全市卫生机构2918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共19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卫生技术人员2.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623人,注册护士11534人。防疫站10个,技术人员408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技术人员24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5万张。

  全年共有体育场地5386个,其中,体育馆18座,运动场526个,游泳池39个,各种训练房291个。全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49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1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021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402.15万人,比上年增加0.52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264.08万人,乡村人口138.07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05.82万人,女性196.33万人。年末城镇化率为65.67%。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87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工资性收入22828元;转移性收入8190元;经营净收入5224元;财产性收入354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0元,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8533元;家庭经营纯收入5921元;转移性收入3220元;财产性收入66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7: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6070元和13841元,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分别为6961元和3956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2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90.9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83.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4.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3.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7.9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有5万人和6.5万人,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3亿元,其中,城镇2.4亿元,农村1.9亿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已发现矿种44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20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22种,水气矿产1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25个。

  全社会用电总量111.2亿千瓦时,增长0.5%,其中,工业用电量63.1亿千瓦时,下降2.1%。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20.7万吨标准煤,增长11.5%,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67.9万吨标准煤,增长13.4%。空气质量优良率74.5%,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9%。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

  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3起,比上年减少81起,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0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3人。全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43起,比上年减少75起,工矿商贸企业生产事故死亡人数7人,比上年减少4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1.1人。

  注: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规模工业及其分行业数据均不含部分军工企业数据。

  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2013年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修订,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和“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调入第三产业,2017年三次产业数据按照此标准进行统计。

  4、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局;邮政、电信数据来自邮管局和电信公司;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保险协会;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体育数据分别来自教育局、卫生局、科技局和文体广新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社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株洲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