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望城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6-02

打印本页

0

2005年,是望城县实施《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第五年,是中期监测评估年。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狠抓规划的落实,我县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妇女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男女平等、儿童优先意识增强,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

一、进展情况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指标,涉及人口和经济环境,妇女参政议政,教育,卫生保健,法律和环境保护,就业、福利及劳动保护,扶贫与社会救济等各方面。2005年,全县对498个指标进行了监测;有95个接近或提前达到2010年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和省两个规划目标,占19.08%;有247个符合正常发展的要求,占49.6%;其它指标(包括反弹20个、无数据31个、不属县级统计的32个、不可比73个)共156个,占31.32%。

(一)人口状况

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71.03万人,比上年增加0.78万人,其中0-4岁人口2.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6%,比上年下降0.11个百分点;0-17岁人口13.7万人,占总人口的19.29%,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12万人,占总人口的14.24%,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少生、优生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人口过快增长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200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6.68‰,比上年增加1.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3‰,比2000年下降1.18个千分点。

(二)经济环境

2005年,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顺利发展。

经济增长。2005年,全县GDP为1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幅提高1.8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1.02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4580元,比2000年增长1.09倍。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6元,比上年增长20.46%,增幅提高12.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49元,比上年增长14.35%,增幅提高2.11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1.6倍。

财政增收。2005年,全县深入贯彻实施“融城强县”战略,优化收支管理,拓宽理财思路,实现财政总收入76686万元,比上年增加11654万元,增长17.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587万元,比上年增加8604万元,增长16.24%。

投入增加。2005年,全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226万元,卫生事业经费3165万元,妇幼保健经费76万元,防治防疫事业费216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10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6%、持平、15.68%、10.77%、7%。由于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对推动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我县妇女儿童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妇女参政议政

2005年,我县各级认真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要求,重视女性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女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配备率不断提高,妇女参政能力明显增强,女性参政议政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的监测指标显示,随着妇女地位不断提高和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女性参政议政程度明显提高。

1、党政领导班子中女性配备情况。2005年,我县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女性配备面分别达到7.14%和11.1%;县级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女干部配备率4.17%;全县处级以上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由2000年的9%上升到28.57%,上升19.57个百分点;全县19个乡镇,有18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配有女性干部。

2、人大方面。2005年,省人大代表中女性3人,比2000年增加2人,增长200%;市(州)人大代表中女性3人,比2000年减少3人,减少50%;县(市、区)人大代表中女性49人,比2000年减少3人,下降5.77%。

3、政协方面。2005年,全县市(州)政协委员中女委员2人,比2000年增加1人,增长100%;市、县(市、区)两级政协常委中女性9人,比2000年增加6人,增长200%。

(四)教育、科技

2005年,我县在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中等教育持续稳步发展。女性科普知识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一大批女科技人员勇于探索、开拓创新,逐步成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

1、学前教育规模逐年扩大。2005年,全县幼儿园达44个,比2000年增加28个,增长175%,在园幼儿达0.73万人,其中:女童0.35万人,所占比例也由上年的33.33%上升到47.95%。农村儿童学前一年受教育率100%,比2000年上升3个百分点,其中:女童100%,比2000年上升2.5个百分点。 3-6岁儿童入园率达63.7%,大大超过国家标准,比2000年提高23.7个百分点,其中:女童入园率高达63.1%,比2000年提高25.1个百分点。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1%,比2000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已经实现“普九”目标。2005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5年巩固率连续六年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连续六年均超过100%,达107.8%;初中阶段净入学率连续六年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4%,比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女生达99.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8.6%,其中:女生83.4%,比上年上升2.37个百分点。

3、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3.4%,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女生51.6%,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全县技工学校在校学生1.54万人,比上年增加0.13万人,增长9.22%,其中:女生0.73万人,比上年增加0.06万人,增长8.96%。

4、高等教育持续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43万人,比上年增加0.48万人,增长24.6%,其中:女生1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增长19.05%,比2000年分别增长100.82%和92.31%。

5、成人识字率不断上升。2005年,成人识字率达97.41%,比上年增加0.03个百分点,其中女性达95.8%,比上年上升0.03个百分点;青壮年识字率达99.707%,比上年上升0.022个百分点,其中女性达99.695%,比上年上升0.035个百分点,提前达到2010年国家两纲和省、市、县两个规划目标要求。

6、妇女科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2005年,我县开展科普宣传,支持自主创新,妇女预防乳腺癌行动、科普知识进社区、进乡村,女性科普专栏、科普知识展览等一系列科普活动。注重对女科技人员的培养和支持,一大批女科技人员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5年全县拥有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女专业技术人员3698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4.19%,比2000年上升4.56个百分点;中高级女专业技术人员1932人, 占中高级女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2.7%,比2000年上升5.64个百分点;随着妇女地位不断提高和自身素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女性进入科技领域,女农民技术人员和“绿色证书”受教育女性不断增加,2005年分别为1600人和60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4.29%和33.3%,比2000年增长184.19%和185.71%。

(五)医疗、卫生保健

2005年,全县各级进一步加大医疗和卫生保健投入力度,在促进医疗保健设施日趋完善的同时,不断强化疾病预防和各种突发病变事件的应急措施,妇女儿童健康保障基本得到了落实。

1、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2005年,全县婴儿死亡率6.26‰,比上年下降1.88个千分点,比2000年下降8.64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11‰,比上年下降2.05个千分点,比2000年下降10.49个千分点。连续六年全县没有发现一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

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逐年提高。2005年,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7.54%,比上年上升2.22个百分点,比2000年上升23.54个百分点。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连续五年达100%。非住院分娩接生率和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率连续六年达100%。

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妇女儿童社会综合管理,加强农村人口、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孕产妇的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28.49/10万,比2000年下降32.52/10万,下降53.3%。

4、育龄妇女生殖保健与育龄人口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继续上升。全县2005年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达94.84%,比上年上升4.64个百分点,比2000年上升22.84个百分点;育龄人口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8.2%,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比2000年上升8.4个百分点;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达91.92%,比2000年上升0.13个百分点。

5、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不断增强。2005年,计划免疫(四苗/全程)接种率96.8%;乙肝疫苗接种率99.9%,分别比2000年提高3.3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卡介苗接种率99.5%;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9%;与2000年持平。2005年,全县以乡镇为单位免疫接种率99.5%;麻疹疫苗接种率96.8%;脊灰疫苗接种率99.5%。

(六)法律保护

2005年,全县各级进一步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加大对各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打击力度,初步建立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社会管理制度,使妇女儿童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1、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2005年,全县建立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4个,比2000年增加1个;得到法律援助的妇女儿童达321人,比2000年增加119人,增长58.91%;建立特邀陪审员制度的法庭6个。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达99%,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得到了有效控制。从2000年到2005年,我县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数,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数均为0,这类案件在我县已经完全得到了控制,这是我们法制宣传到位,人民群众防范意识增强的结果。刑事犯罪被害人中女性比重由2000年的32%下降至2005年的20%,下降12个百分点,比2004年下降5个百分点。

3、未成年人犯罪率大幅下降。由2003年的0.004%降至0.0018%,下降0.0022个百分点,女性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完全得到了控制,连续六年为0。这也说明,近几年来,我县加强综合治理,政法机关加大社会治安的整治力度,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活动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涉及妇女财产民事、刑事案件数有所增加。2005年涉及妇女财产民事、刑事案件数为434件,比2000年增加33件,增长8.23%,这与妇女广泛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和男人一样拥有和掌握更多的社会财富密切相关,妇女参加经济活动增多,这是妇女地位提高,妇女人权状况明显进步的标志。

(七)环境保护

2005年,全县在实施“十五”环保计划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妇女儿童生活、文化发展环境的管理,严格市场经济环境保护执法,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加大农村改水、改厕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1、城乡居民生存环境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县财政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达1128.7万元,比上年增长6.8%,比2000年增长90.14%;城市污水处理率39%,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68.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城市燃气普及率96%,比2000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全县农村累计粪便无害化处理率40.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0.9%,比上年分别提高2.4和6.57个百分点;农村改水受益率、农村缺水地区供水受益率分别为98.6%和89%。

2、造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森林面积3.9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5万公顷,增长0.76%;林木绿化率达36.12%,比上年增加0.03个百分点;全县参加义务植树造林妇女人数12.6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50人次;妇女当年义务植树64.56万株,比上年增加540株。

3、“绿色工程”基地建设全面发展。2005年,全县共建有三八绿色工程基地5个,比2000年增加3个,增长1.5倍,生产面积480亩,比2000年增 420亩,增长6倍。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5个,比上年增加4个,增长36.36%,比2000年增加7个,增长87.5%,生产面积1.2万亩,比上年增加4000亩,增长50%,全年“无公害”蔬菜生产量2.9万吨,比上年净增1.5万吨,增长1.07倍。2005年全县牲畜集中屠宰场地2个,集中屠宰牲畜1.45万头,比2000年减少0.61万头,下降29.6%。

4、文化环境不断优化。2005年,各艺术团体表演出达4292场次,比上年增加1091场次,增长34.08%,观众达100.5万人次,增长55.45%。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0.41%和98%,比上年分别提高2.56和0.64个百分点。

(八)就业、社会福利和劳动保护

2005年,我县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妇女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职工保险制度,积极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不断提高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妇女就业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全县女性就业人员为14.86万人,比上年增加0.08万人,增长0.54%。在妇女就业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就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女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也明显加快。2005年企业下岗女职工为2000人,比上年减少36人。

2、社会福利及保障事业逐步健全。2005年,全县各种收养性福利院20个,比2000年增加3个,增长17.65%;各种收养性福利院在院人数达220人,其中女性90人。全县每万人口拥有福利床位数3.8张,比2000年增加2.54张,增长2倍;农村老年收养性福利机构覆盖率达52.64%,比2000年上升5.24个百分点。全县城镇每万人拥有社区服务设施数、便民利民网点数分别达到6个和38个,较2000年分别增加4个和28个,与上年持平。

3、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随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女职工基本纳入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2005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女职工12581人,比上年增加215人,增长1.74%;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女职工9768人,比上年增加1199人,增长14%;参加医疗保险社会统筹的女职工7483人,比上年增加441人,增长6.26%。为使社保体系更加完善,2005年我省又启动了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机制,当年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12692人,其中:女性5695人占总数的44.87%;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职工达5050人,其中女性1460万人,占总数的21.67%。

4、妇女儿童劳动权益基本得到保护。近几年来,我县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女职工从事的劳动与禁忌的规定,基本实现了男女同工同酬,被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查处非法使用童工的案件和劳动保障部门查处违反女职工特殊保护规定案件数连续六年为0起,由妇联组织接待有关职工劳动保护信访,电访数2005年1人次,比2000年减少7人次,下降85.71%;由妇联办的有关侵犯妇女财产权利信访电访数为2人次,比2000年减少3人次,下降60%。2005年我县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女职工实行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妇女防癌检查,使妇女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并且加强了执法监督,全县没有出现企业女职工“三期”(孕、产、哺乳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

(九)扶贫与社会救济

2005年,全县各级把扶贫帮困和社会救济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妇女脱贫致富的积极作用,扶贫帮困初见成效,社会保障得到了改善。

1、扶贫帮困初见成效。2005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464人,比上年减少174人,下降27.27%,比2000年下降83.78%。当年贫困地区发展女科技示范户15户,发展以妇女为主的扶贫经济实体3个,安排贫困妇女就业128人,比上年增加46人,增长56.1%,比2000年增加75人,增长141.51%;女性劳务输出152人,比上年增加44人,增长40.74%,比2000年增加92人,增长153.33%。

2、社会保障逐步改善。2005年,全县社会救济总人数6.13万人,比上年增加0.27万人,增长4.61%,其中城镇救济人数1.4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增长2.19%;农村救济人数4.72万人,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增长5.25%。2005年全县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2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增长7.1%。其中城镇1.2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增长2.5%;农村2.71万人,比上年增加0.23万人,增长9.07%。

(十)扶残助残

2005年,我县进一步加强了扶残助残工作力度,广大残疾妇女儿童充分感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爱护,在残疾人就业、学习和康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1、加强残疾妇女职业培训,提高就业比例。2005年,全县残疾妇女人数151万人,其中就业46.5万人,占总数的30.79%,占当年残疾人就业人数的42.01%。全县城镇残疾妇女在业率为35%,比2000年增加4个百分点;农村残疾妇女在业率为25%,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加5个百分点。为提高残疾妇女就业能力,共举办残疾妇女职业培训,2005年待业残疾妇女职业培训率为23%,比2000年增加13个百分点。全年共扶持贫困残疾妇女1520人,比上年增加60人,增长41.38%,比2000年增长38.68%。

2、残疾妇女儿童康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通过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96名白内障妇女重见光明;当年为15名肢体残疾妇女提供系统化康复训练;为8名妇女进行了矫治手术,当年为74名贫困聋儿配戴训练器具,并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费用,全县残疾儿童康复人数386人,比上年增长1.85%,比2000年增长22.54%;残疾儿童康复率达43.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11.1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妇女儿童发展的工作力度,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儿童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未成年人吸毒、家庭暴力等现象出现上升势头,主要是:

1、家庭暴力案件居高不下,妇女权益受到损害。2005年,妇联接待家庭婚姻信访(电)次数128人次,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47人次,比上年增长42.42%,比2000年增长88%。在刑事犯罪被害人中,女性所占比重达20%。

2、未成年人吸毒出现苗头。2005年我县吸毒人数由2000年的40人上升到2005年的81人,增长1.03倍,比上年增长12.5倍,其中:女性15人,比上年增长14倍,比2000年增长4倍;未成年人吸毒人数2000年至2004年都为0,而2005年上升为2人,未成年人吸毒的问题必需高度重视。

3、女性艾滋病毒感染率的上升趋势。女性艾滋病毒感染率增幅较大。2005年,全县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4人,比上年增长33.33%;其中女性1人,上年为0;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为1人,上年为0,其中女性1人。2005年女性性病病例报告57例,占当年性病病例报告总数的比重,由2000年的45.5%提高到49.14%,增加3.64个百分点。

4、婚前医学检查率急剧下降,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幅提高。2005年,全县婚前医学检查率由2000年的100%下降到2003年的85%再降到2005年的0.2%。按两个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城市、农村婚检率要分别达到90%和60%的目标,当前这种急剧下降的趋势距离目标越来越远。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却出现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上升到2005年的1.3‰,给如期实现目标增加了难度。

5、应更加重视妇女儿童的培训与教育。2005年文盲半文盲人口1.57万人,其中:女性1.26万人,多于男性0.95万人,青壮年文盲率女性高于男性0.064个百分点,初中学生辍学率女性高于男性0.26个百分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女性高于男性0.07个百分点,高中学生辍学率女性高于男性1.2百分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2.43万人,女生只有1万人,远低于男生。

三、对策建议

上述问题已成为我省实施两个规划的主要障碍,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和全面达标,我们建议:

1、加强社会综合治理,逐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成因复杂且严峻的问题,从客观上讲:一是单亲家庭及其它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二是学校管理教育方式欠缺,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而放松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三是社会不良风气污染,特别是一些黑心网吧、电游室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更直接、更深远。因此,要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就必须加强城乡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综合治理力度。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整治,逐步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增强学校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实效,改善学校教育空间,彻底净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环境。

2、努力提高婚检率,控制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婚检率急剧下降和出生缺陷发生率不断升高,不仅不利于两个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将对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和确保未来人才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为改变这一状况,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新《婚姻法》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二是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或免费推进方案,努力提高婚检率。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计划外妊娠、分娩的管理,加强三级预防保健措施,扩大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覆盖面,切实减少缺陷婴儿的出生。

3、坚决遏制女性艾滋病、性病病毒感染的上升趋势。一方面要加强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妇女和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动员和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强力措施加以遏制;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女性自我保护能力,从个体上杜绝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性病蔓延。

4、加强指标监控,注意变化趋势,确保数字质量。2005年我县数据指标达31个,占总指标的6.2%;反弹指标20个,占总数的4.02%。有73项指标内涵前后变化太大,经不起严格的逻辑审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指标监控,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本部门指标缺口问题。对反弹指标要及时查明原因,作出正确的处理,保证数据质量。要不断提高部门专业统计水平,保持统计人员相对稳定,以确保我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正常实施和顺利达标。

 [望城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