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儿童发展规划》中期监测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6-13

打印本页

0

    儿童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和重视的话题,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崛起中的人口大国,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常抓不懈的首要任务。2003年益阳市沅江颁布了《沅江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儿童规划》),为儿童发展制定了10年的目标和任务。五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认真贯彻实施《儿童规划》,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工作卓越有成效。全市儿童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儿童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儿童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儿童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儿童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较好地维护。

    根据益阳市妇儿工委和益阳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沅江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和统计局组织各成员单位对沅江2001—2005年儿童发展的各方面情况作了系统的监测与评估,总结了成果与经验,为顺利实现《儿童规划》的终期目标奠定基础。

     一、实施儿童规划的外部条件
    
    (一)政府高度重视。
    
     在沅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与各相关的职能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儿童优先原则”与“以人为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逐步解决《儿童规划》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儿童入学问题的优惠政策已实施多年,特别是儿童的文化、文娱生活日趋多样化,儿童保健也已提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议程,所有这些投入和政策上的倾斜都倾注了沅江市委、市政府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有效地推动了《儿童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经济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8681元,比上年人均增1166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65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13.97亿元,增长26.46%;第三产业增加值24.69亿元,增长16.8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4.79∶22.39∶42.82调整为32.5∶24.4∶43.1。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3138元,增长14.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303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099元,占收入的73.46%。农民人均纯收入3501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3.63%。比2000年增50.84%。

   (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沅江市共有在校学生20多万人,2000年仅13多人,增53%。2005年沅江市职业教育教育规模扩大,2005年各职业学校已安置550名学生就业,就业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普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沅江向清华大学输送了5名优秀学生。2005年沅江市普高高考综合评估为益阳市第一名,向清华大学输送2名优秀学生。本科上线1267人。一中学生漆维实际考分为670分,为益阳市理科第一,湖南省理科第四名,这两年高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生课外生活多姿多彩。各界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电影院等公共文化载体,建立少儿世术教育基地,市文化馆长期开办器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各类世术培训班,近五年来共办各类培训班62期,培训2000人次,被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认定为后备生培训基地;开辟青少年第二课堂,经常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给青少年搭建一个完善自我的阔展平台。第二十六届科技创新大赛有五项作品荣获湖南省一等奖,两项作品获国家经奖励。一中学生张煦、肖潇、郭媛媛共同发明的“便携式管涌快速抢险器”获英特尔基金成就奖。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传染病得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有效组织“非典”和“禽流感”的防治工作,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措施得到认真落实。2003、2004年是沅江卫生事业的春天。2003年沅江市多方筹款500多万新建了妇幼保健医院,增添了大量先进的妇幼保健医用设备,填补了妇幼保健空白项。2004年由于国家加大对疾控体系的建设,沅江市从各级政府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建了一栋设备齐全的疾控大楼。妇幼保健主要指标继续保持较好水平。2005年完成了9万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并开展了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特别是近视防治效果明显。此外开展了中小学生乙肝防治试点,为今后工作的开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已逐步形成长效机制。无偿献血也已成为各单位的一项工作任务。2005年在全省爱国卫生城市检查评比中,沅江市健康教育成绩圆满,名列单项第一,顺利通过全省城市卫生检查。
 
二、儿童规划主要监测指标进展情况
    
    《儿童规划》的中期监测,是对能否如期完成《儿童规划》终期目标起到关键的预警作用。通过对全市妇女儿童中期重点监测指标统计数据资料和《儿童规划》中可量化指标进行对照,我们列出23项主要指标,其中沅江市婴儿死亡率、常规免疫接种率,小学生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等11项指标已达2005年中期目标或2010年终期目标,达标率为47.83%;农村改水受益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孕产妇死亡率等5项预计终期能够达标,占21.74%;初中学生年;辍学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4项指标达标难度较大,占17.39%;婚前医学检查率等3项指标属外部条件变化而需要调整达标标准的指标,占13.04%。(见附表)

    沅江市历来对困境儿童的保护问题十分重视,注重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促进残疾儿童的康复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并启动“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采取一帮一的形式救助失学儿童与特殊困境儿童。至2005年末,沅江市有为残儿童办的特殊教育学校一所,在校学生107人,其中女生36人。

    生育间隔合理,人口增长得到控制。沅江市城镇、农村普遍推广晚婚、晚育,严格控制生育年龄。2005年全市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93.8%,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自然增长,2005年沅江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仅3.02‰。

    五年来,沅江市成功的实施了《儿童规划》的各项目标,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状况,其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

    (一)加强了领导,强化了责任机制
    
    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加强了领导。为强化各部门的达标意识,沅江市妇儿工委每年定期召开了各成员单位会议。妇儿工委负责人与统计局《儿童规划》指标监测业务员每期会议都对《儿童规划》进行系统的讲座,以强化各成员单位贯彻实施《儿童规划》的责任意识和监测指标的准确性,使目标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有效保证了全面达标。

    (二)突出了重点,强化了措施,努力攻克儿童工作中的难关
   
    在全市实施《儿童规划》已达标11个指标中,初中学生年辍学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四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沅江市已于2005年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免学费,同时对城镇部份特困生实行了减免部份学杂费,尽量减少小学、初中学生辍学率。
在财力与外界条件的制约下,沅江市逐步提高了城市污水处理率,并在2005年已达终期目标。在生活污水处理不理想的情况下,狠抓了工业污水的处理。2005年沅江市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2565.76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量1465.3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为57%。其中城市工业污水排放量为1881.80万立方米,城市工业污水处理量为1400.06万立方米,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为74.4%;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83.96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处理量为36.93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处理率为5.4%。
全面发动普及农村卫生厕所,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全市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较差,农村改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10年的试点与推广,目前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约0.45万户,近5年共投入资金约308万元。

    (三)成功的开展了《儿童规划》监测统计工作
   
    为了对《儿童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科学地监测,为政府指导儿童工作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信息,沅江市统计局成立了完整的监测体系,指定专人对所有指标进行监测统计,全面的监测全市儿童发展状况。并对每年的监测数据写出了数据监测评估,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实施《儿童规划》存在的总是和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儿童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沅江市部份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儿童发展水平较低,个别地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中学生辍学率也较高。这种城乡差异在全市儿童总体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会愈加突出,进而制约着儿童事业的平衡发展。

    (二)流动人口中的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从2005年沅江市常住人口统计数据看,常住人口只占我市总人口的90.41%,还有9.59%是常期在外务工的流动人口,而这部份人中的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义务教育等如何管理,是儿童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三)新的城市贫困人口及单亲家庭儿童问题
   
     随着近几年的国有、集体企业的机制转换及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成功,继而也导致了职工失业、下岗、企业的富余人员的增多。大量的职工失业、下岗必然使相当一部分家庭在一个时期内生活水平下降,给这些家庭的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离婚率的攀升使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儿童数量不断增多,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儿童的成长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四、建议
   
     (一)加强信息管理,完善监测评估机制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科学规范的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建立定期报送、审评、公布制度,全面、真实地监测儿童发展状况,为政府指导儿童工作提供最佳决策参依据。

    (二)继续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
    
    全市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合理安排和增加妇幼卫生、疾病控制等基本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同时技术力量也应进一步加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的建设和规范化服务,特别是急救、产儿科达标建设有待完善。

    (三)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
   
    在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从根本上保证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进而有效降低农村经;辍学率,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精神。

〔沅江市统计局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