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儿童发展规划中期监测评估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06-06-19

打印本页

0

    2006年是对实施《国家儿童发展10年纲要》和实施县政府儿童发展10年规划进行中期统计监测之年,根据统一安排,桃江县就《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儿童纲要)和《桃江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儿童规划)情况进行了统计监测,监测结果表明: 2001年以来,我县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教育、卫生、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加大,为儿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儿童的人身安全保护力度加大,儿童权益得到更有效的维护。

    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重点指标的进展情况

    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我们列出了健康、受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大方面27个指标,达标的有18个,未达标的8个,缺乏数据支持的1个。

   指标名称

单位

监测情况

2010    目标值

达标  情况

2001

2005

一、儿童与健康(11个)

 

 

 

 

 

婚前医学检查率

 

 

 

 

 

        #城市

90

0.2

80

          农村

90

0

50

出生缺陷发生率

1/

50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城市

91.27

90.7

90

          农村

91.27

90.7

60

婴儿死亡率

7.3

7.48

7.2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8.5

10.8

8.25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0.4

5

婴幼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

93

95

85

合格碘盐食用率

95

100

90

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

97

99

90

二、儿童与教育(7个)

 

 

 

 

 

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

99.9

100

99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99.8

100

95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56

75

80

 “春蕾”计划救助的失学女童人数

116

123

中小学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

78

90

农村儿童学前一年受教育率

98

100

儿童家长教育知识的知晓率

90

99

三、儿童与法律保护(4个)

 

 

 

 

 

未成年人犯罪率

10.8

20.1

法律援助机构数

1

25

破获拐卖儿童案件数

3

0

未成年人吸毒人数

5

14

四、儿童与环境(5个)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64.7

80.65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27.4

33.22

儿童校外活动场所

0

1

1

福利机构数

0

0

1

儿童食品监督合格率

84

90

注:☆达标   □未达标  ⊙ 缺乏数据支持  ↑上升趋势   ↓下降趋势

    二、完成《桃江县儿童发展规划》情况

    (一)监测情况

    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监测的指标共111个,分为健康、教育、法律保护、环境四大方面。这些指标里面,桃江县《规划》给出了定性或定量目标的有52个,其中已达标的38个,占 73%,未达标的14个,占27%。从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资料来看,桃江县儿童事业发展总体来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健康、受教育程度、法律保护、环境方面,都有积极的发展,为儿童平安生活、健康成长、接受教育、权益保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指标达标情况

 

达标情况

指标总数

有目标值的

达标的

未达标的

指标构成及数量

 

儿童发展规划指标

111

52

38

14

         其中:健康

27

20

12

8

               教育

48

23

23

0

                        法律保护    

8

1

0

1

                环境

28

8

3

5


    (二)实施效果

    1、健康方面,指标共计27个,其中有目标值的20个,达标的12个。

    ⑴疫苗接种工作有效开展,免疫保护屏障逐步形成。近年来,桃江县加大了对乡镇级冷链设备的建设,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均超过目标值,提前达标;脊灰、新生儿破伤风已经消灭;乙肝、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32%,距98%的目标值相差0.68个百分点。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桃江县实行对1周岁内儿童计划免疫费用全额补助等保障措施,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全县免疫接种率达90%的乡镇数逐年增加,2005年达18个,所占比重为75%。

    ⑵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县、乡、村三级防保网络逐步建成。目前桃江县已建立了经费有固定来源渠道,以县疾控中心、乡镇专职保健员、村级防保人员构成的三级防保网络,有效开展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妇儿保健等工作,妇女儿童的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⑶宣传培训工作加强,保健知识普及率提高。2005年桃江县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户数为5.5万户,普及率为95%,比200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了提高乡镇、村级保健员的业务水平,全县每年开展对乡镇妇幼专干的业务培训2次以上,对村级保健员的培训3次以上。同时,发放《新婚夫妇须知》、《孕产妇须知》各3万册、《给孕产妇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10万份,还辅助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诸多形式广泛宣传妇女儿童保健知识,使积极预防、主动保健的观念深入人心。

    2、教育方面,指标共计48个,其中有定量目标值的23个,全部达标。

    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2005年,我县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小学学生辍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这些指标包括分性别的指标均提前达标,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同时我县基本完成了小学布局调整和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教育资源重新整合、校舍硬件设施优化,教育基础得到夯实。

    ⑵学前教育积极发展。近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幼师的素质普遍提高,在园幼儿数也从2004年的4155人增加到2005年的6264人,增长50%,农村儿童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为100%。一个新的特色是民办力量的加入,一方面缓解了公办幼儿园“心有余力不足”的处境,另一方面也与公办幼儿园形成了竞争关系,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管理服务、安全卫生方面,接受家长的评判和选择,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一部分软硬件配备精良的幼儿园受到家长的青睐。

⑶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儿童的成长中都有着决定意义和不可替代性,父母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全县共有家长学校300多所,学校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结合验收评估制度,和积极创新的理念,在家庭教育这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3所学校被评为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有1所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学校,3所被评为湖南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全县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

    3、法律保护方面,指标共计8个,其中有目标值的1个。

    ⑴开展了专项整治运动,重点整治文化市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2002年起,我县开展了上百次集中行动,共检查网吧2000余人次,取缔“黑网吧”27家,为107家网吧安装安全软件,实施网络监控,彻底整治以网吧为重点的文化市场,促使青少年规范上网、文明上网。

    ⑵净化社会治安环境,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目前全县成立了25个反家庭暴力犯罪举报中心,有效遏制了家庭暴力,为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县多次集中行动,打击侵害儿童人身和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活动。2001年来,解救被拐卖的儿童7人。

    ⑶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2005年桃江县公安局在桃花江镇、灰山港镇等城镇设立了法律服务咨询点,开辟了儿童维护工作宣传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保障儿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护儿童合法的控告权、申诉权、诉讼权,并组织民警兼任学校法律知识辅导员,培养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控能力,增强法律观念。

    4、环境方面,儿童生活的自然环境有所改善。监测的指标共计28个,其中有目标值的8个,达标的3个。

    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农村改水受益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这些指标数据逐年上升,显示我县农村自然环境有所改善。

    ⑵城市绿化为城区居民营造了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桃江县建成区面积为13.2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0.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呈上升趋势,2005年绿化率为31%,距2010目标值相差4个百分点。近年来县政府积极开展旅游兴县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在城区环境治理方面下大功夫,实行责任包干和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将城区主要路段划分到单位,由单位与县创建办签订责任状,聘请卫生监督员,各自负责好责任区卫生和整洁,政府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沿街的店面禁止乱丢乱倒垃圾,此举使城区卫生状况迅速改观,现在的县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县城的几个休闲广场,树木葱茏、鲜花盛开,成为大人休闲、儿童玩耍的好去处。

     ⑶社会环境较好。家庭的稳定性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婚姻状况来看,全县育龄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2岁,大部分女性初婚年龄还没有达到23岁的晚婚标准;离婚率为8%,在区、县(市)中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育、卫生投入还有缺口。

    中小学危房已基本完成,但这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以后还需要投入,建议划拨专款,专用于危房改造。我县卫生医疗条件已经得到相当程度改善,但还有部分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不具备住院、分娩,科学接生的条件,要靠财政投入解决。

    2、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

    ⑴计划外妊娠导致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保健工作难度增大,直接影响上述指标。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力度,尤其是乡村要树立科学婚育新风,降低计划外妊娠、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发生率,保证出生人口安全性别比。

    ⑵加强对孕产妇的艾滋病毒检测工作,有效地阻断艾滋病母婴之间的传播,避免“艾滋病婴儿”出生。

    ⑶将孕产妇产前检查和儿童健康体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范围。

    3、强制性婚检取消导致新生儿遗传疾病的风险加大。

    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对一个家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全社会人口质量来说,也是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问题。2005年全县婚检率近乎于零,建议采取措施扭转这种局面。

    ⑴加强宣传。在领取结婚证时发放宣传资料,强调检查的必要性。同时利用电视、报刊、广播、宣传车、宣传栏、文艺节目等多种途径,提高人们保健优生意识。

    ⑵提倡育检。领取准生证前,由计生部门对申请人进行相关检查,符合生育条件的发给证件,保障优生。

     4、刑事犯罪中被害儿童所占比重波动较大,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

 
    未成年人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值得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就必须把对未成年人的素质、法律、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家庭和社会进行合理引导和疏通,学校和就业部门给予密切关注。

    ⑴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灌输给子女遵纪守法、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鼓励自立自强、学法守法。

    ⑵学校教育方面,提高未成年人文化和法律知识水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⑶社会教育方面,一方面提供培训机会,增强未成年人谋生技能;另一方面,提供法制教育机会,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漏洞。

    5、自然环境制约儿童事业发展。
   
    农村的卫生厕所、自来水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还没有达标,有些尚未启动,成为限制儿童事业健康发展与儿童规划顺利达标的障碍。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拿出措施,责任分解,结合考核,争取达标。
〔桃江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