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是反映人口生活质量,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促进《湘西自治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使湘西州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全州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一、妇女儿童保健水平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提高,健康状况改善
2008年全州新生儿访视率为93.9%, 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77.9%,与2005年相比新生儿访视率上升5.7个百分点, 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上升2.1个百分点,儿童保健保管率达到《规划》要求。
儿童保健水平提高,城市5岁以下儿童普遍开展了体检。2008年对65814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体重测量,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3.8%,患病比例较低。
加大预防与控制出生缺陷力度,提高人口出生素质。2008年启动推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工作,当年规范增补473例;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2008年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23.92%,新生儿听力筛查率3.57%。
大力倡导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育,母乳还是抵抗疾病的最佳营养品,按照《规划》要求,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85%以上。2008年,全州婴儿母乳喂养率92.8%,纯母乳喂养为64.6%,高于《规划》的要求。
破伤风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全州2008年发生4例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和死亡率为0.13‰,8县市均低于《规划》"以县为单位发病率低于1‰的目标"。
婴幼儿死亡率逐年下降。2008年,全州新生儿死亡率为10.36‰,婴儿死亡率为11.8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4.46‰。与2005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有小幅下降,婴儿死亡率下降6.1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了7.2个千分点。(见图1)
图1 主要监测年份全州5岁以下儿童主要生命指标动态变化趋势
2.提升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保障母亲安全
2008年全州孕产妇早检率为93.05%,产前检查率为94.16%,产后访视率为93.9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1.91%,住院分娩率为92.65%,新法接生率为99.03%。(见表1)
住院分娩是母亲安全分娩的基本保障。2008年,通过"降消"项目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州共救助贫困孕产妇14885人,救助资金248.12万元,其中救助特困孕产妇114人,救助金额18.6万元。8县市已经提前达到了《规划》 "到201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65%"的要求。(见图2)
图2 主要监测年份农村住院分娩变化趋势(%)
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妇女孕期和产后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率。2008年全州高危孕产妇占总孕产妇比例为19.57%,住院分娩率为97.93%。
孕产妇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全州孕产妇死亡率为34.88/10万,比2005年有了大幅下降,已达到《规划》的要求。(见图3)
图3 监测主要年份孕产妇主要生命指标动态变化趋势
3.妇女病防治受到重视
2008年全州在花垣、保靖、永顺、凤凰4县正式启动了"农村妇科病普查普治项目,当年完成36463人次。妇女病普查率为24.33%,比2005年大幅增长了22.4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1.通过产妇的死因构成分析,发现产科出血和内科合并症同为主要致死原因。
2.农村妇女患病率高。通过启动"农村妇科病普查普治项目"发现农村妇女妇科病患病率为62.78%,患病主要构成为阴道炎占11.71%、宫颈炎占36.3%、尖锐湿疣占78.45/10万、宫颈癌21.39/10万、乳腺癌9.51/10万。
3.女性感染性病、艾滋病人数逐年增加。感染性病人数2008年比上年大幅增长了20%。
4.婚检率太低,影响未来人口出生素质。2008年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卫生咨询人数为30人,占当年结婚登记人数的0.09%,婚检率太低,必然影响到未来人口出生素质。
5.部分数据可信度低。一些县市婴幼儿死亡率,3岁以下儿童管理率达到了发达地区水平,根据全州目前的经济、交通、卫生条件分析可信度差。
6.流动人口系统管理质量低。2008年死亡3例流动人口孕妇,其中有2例未接受孕期保健。
三、建议
1.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稳定性,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业务培训。
2.尽快开展农村儿童免费体检工作。
3.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提倡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利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通过孕检筛选出重点人群,进行遗传病检查,控制出生人口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加强流动人口系统管理的综合管理。
6.长期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监督执法,确保妇幼工作做到依法办事。
[供稿:湘西州统计局]
[责编: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