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株洲市儿童发展规划监测评估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7-14

打印本页

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儿童事业的发展,“儿童优先”原则得到贯彻落实,“关爱儿童,关注未来”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儿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成长环境明显优化。现就株洲市2014年《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一、儿童发展规划进展实施良好

  (一)儿童与经济环境

  1、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环境进一步增强。2014年株洲市人均GDP达到54741元,增长10.51%,株洲市城乡人民居住条件逐年得到改善,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儿童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生活环境。

  2、城乡居民增收幅度加大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多支持。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8元,比上年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14336元,增长11.3%。家庭收入的增加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儿童发展更加全面。 

  (二)儿童与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我国生存和发展之本。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国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使我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大力推进幼儿学前教育。2014年,全市幼儿园数达到973所,比上年增加103所,其中城市、县镇和乡村公办幼儿园分别为377、305和291所。在园幼儿数由上年的10.79万人增加到14.02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01%,比上年增长0.03%,超过70%的规划目标。

  2.基础教育保持在普及水平。2014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达到100%的规划目标;初中阶段在校生人数为2.18万人,毛入学率99.8%,约低于100%的规划目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9.9%,超过99%的规划目标。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7.27万人和4.35万人,均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水平。 

  (三)儿童与健康

  儿童逐步享受优质医疗保健服务,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儿童健康状况逐步得到提高。 

  1、儿童健康成长环境逐年优化

  株洲市通过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宣传活动,特别是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加大了宣传力度,增强了群众保健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如知识竞赛、街头宣传咨询、发放宣传手册、媒体宣传等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从而加强群众对妇幼保健知识的认识。2014年,婚前医学检查率87.66%,高于规划控制在80%以上的目标;婴儿死亡率3.99‰,比上年降低2.21个千分点,低于规划控制在7‰以下的目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07‰,比上年降低1. 62个千分点,低于规划控制在10‰以下的目标。妇幼保健设施进一步完善,为儿童提供了健康保障。

  2 、儿童计划免疫成绩显著,儿童营养水平得以提高,体质明显增强。

  2014年,全市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等8项指标均达到99.8%以上,高于规划控制在90%以上的目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88.51%,高于规划控制在80%以上的目标。这充分说明了儿童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妇幼保健工作和医疗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明显增强。

  (四)儿童与法律保护

  《儿童发展规划》制定以来,株洲市不断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监督力度,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儿童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株洲市公安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打防并举,查控结合,综合施策,始终坚持把打拐禁猖、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抚松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14年株洲市拐卖儿童案件发生1起,比上年下降50%。

  (五)儿童与环境

  株洲市在加快社会和经济建设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着眼未来发展空间布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儿童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得到改善。2014年,株洲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91.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54.88%,低于60%的规划目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5.81%,低于75%的规划目标。

  二、实施儿童发展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儿童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株洲市儿童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但影响儿童事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和具体困难还比较多,儿童事业发展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监测统计分析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社会环境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某些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较大影响。株洲市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与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后续管理还不到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与规划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由于缺乏经费和资金投入,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儿童福利院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儿童校外活动场所设施落后,条件差,福利院儿童的生活标准仍然较低。

  三、加强儿童事业发展的建议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将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贯穿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针对儿童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为儿童提供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促进儿童健康安全成长。  

  (二)加强儿童活动场所建设,提高儿童自身素质。合理开发建设儿童活动场所,拓宽儿童户外体育锻炼的空间,切实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加大对农村儿童事业工作的支持力度,促进城市与农村地区儿童事业均衡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儿童健康、教育领域的建设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