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省 水注三江

——湖南汝城千年古县特色旅游概览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13

打印本页

0

  

    郴州市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集湘江、珠江、赣江之秀美,聚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之灵气,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称,是湖南通粤达海的“南大门”。汝城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县内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革命老区的红色之县、生态休闲的绿色之城、疗养健身的温泉之都,先后被评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古祠堂之乡”“湖南省际边界示范县”“千年古县”。  

  长征之路红遍万里  

  汝城,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过光辉足迹,这里也养育了朱良才、李涛两位开国上将及宋裕和、朱青勋、何举成、邓毅刚等开国功臣,演绎了“半条被子”“红军借据”“红军书”“一只藤碗”等一系列反映红军长征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在汝城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转移到文明瑶族乡沙洲村一带。那时天寒地冻,红军抵达沙洲村时,村里老百姓起初对红军充满了戒心,纷纷上山躲避。当时村民徐解秀背着刚一岁的儿子,没来得及走远,看到红军严守纪律、不动百姓分毫,就回到了家里。夜色渐深,寒风愈加刺骨,徐解秀家看红军艰苦,便留红军住宿,其中3位女红军与她一张床挤着睡。那时她家很穷,被子破旧,挡不住寒冷。女红军们拿出仅有的一条被子,与徐解秀母子一起合盖御寒。数天相互交流、相互帮衬,徐解秀认识到红军是好人,也懂得了革命进步道理,与3位女红军结下深厚情谊。临走时,3位女红军把那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这个发生在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的红军长征故事。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汝城先后有43900人参加革命,2460人献出宝贵生命,484人被认定为革命烈士。如今的汝城县,拥有208处革命遗迹,记录和见证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

  

  “伟人故里、半条被子、温暖中国。”11月10日,2017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在汝城成功举办,开幕式现场进行了“半条被子”大型雕像揭幕仪式和“社会扶贫推送温暖”平台启动仪式、“千车万人红色汝城扶贫行”活动授旗仪式以及《半条被子的暖》实景文艺演出。这一天,汝城沙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祠堂之乡古色奇葩  

  汝城,是一块古色的土地。自东晋置县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千年古县、理学名城、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和理学文化的发源地,炎帝神农作耒耜于汝城耒山,理学鼻祖周敦颐在此著就《爱莲说》《太极图说》《拙赋》等千古名篇。  

  汝城不仅是文化大县,也是文物大县,金山村、石泉村等6个村被批准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高滩、永利被批准为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文物古迹数量多、品位高、分布广、风格独特,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十分少见。全县文物古迹上千处,已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保护的有196处,其中“汝城古祠堂群”“汝城绣衣坊”“湘南起义旧址群”3处14个点已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今1万多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商周文化遗址有10多处。“汝城香火龙”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塔、古桥、古井、古祠堂、古民居、古书院、古牌坊、古洞堡、古道观等遍布城乡。特别是保存完好的300多座古祠堂,风格独特,底蕴深厚,保存完好,堪称江南奇葩。汝城古祠堂,是中国宗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理学文化的生动载体,被誉为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活化石。

  

  生态之城绿意盎然  

  汝城,是一块绿色的土地。全县平均海拔600多米,林业用地面积290.62万亩,森林覆盖率73.69%,活立木总蓄积量1009万立方米,保有原始次生林13万亩,是全国绿化模范县、湖南省重点林区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南岭植物王国”的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脚踏三省的汜水山、茂密傲然的热水竹海无不凸显汝城集山、水、石、洞、泉于一身,融特、奇、险、幽、秀为一体的特色。

  

  国家AAAA级景区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华南地区保存最好、物种最多的原始次生林,被誉为“南岭植物王国”,核心景区负氧离子最高值达12万个单位,是华南地区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景区。神龟啸天、石臼群、回龙瀑、太平天国遗迹、瑶民风俗等令游客流连忘返,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柏乐树、苏铁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云豹、黑熊、小灵猫、斑林狸、苏门羚等国家珍稀动物增添了公园的神秘与神奇。与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遥相呼应的汜水山,海拔1559.3米,位于湖南、广东、江西三省交界之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美誉。晨观旭日暮看晚霞,春拥云海夏避酷暑,秋品红枫冬赏飘雪的迷人景色,以及山谷中散布着茂密的灌木丛林,山顶上连绵起伏的碧绿草场,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幽思,可谓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温泉之都蓝暖心坎  

  汝城,是一块蓝色的土地。境内温泉资源丰富,热水温泉是华南地区“流量最大、水温最高、水质最好、面积最广”的天然热泉,被誉为“华南第一泉”;暖水温泉是国内罕见的可以直接饮用温泉,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从汝城县县城往东行45公里,在湘、粤、赣三省交界之地,有一块神奇的土地——热水墟。热水墟旁有两条小河转弯处泥沙堆积,天长日久,在两条小河汇合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沙洲。沙洲上有许多泉眼,一到冬春,这些泉眼雾气蒸腾,连河水里也到处冒着热气,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热水温泉。如今,热水温泉已经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疗养集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国内外游客蜂拥而至,使热水温泉成为游客度假、养身的天堂。

  

  近些年来,汝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着力培育旅游产业,按照“建设一城三地,推动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围绕“建设现代田园温泉城市,打造生态高地、理学圣地、养生福地”的发展定位,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文化兴县战略,着重以红色旅游引爆全域旅游大开发,加快推进红色、古色、绿色、蓝色旅游融合发展。先后投资数亿元,建设了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及湘南起义策源地纪念馆等为主体的红色旅游景点,开展了濂溪书院、金山古村、绣衣坊、香火龙等系列古建筑、古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了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泉水茶香小镇、飞水寨南国大草原等绿色景点,加快了福泉山庄、温泉文化园、官溪山庄、罗泉温泉的提质改造。

  

  大美如画,奇韵如歌。走进汝城,记者看到,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千年古县正在率先崛起,一个红色、古色、绿色、蓝色融合发展的旅游品牌正在迅速叫响,一条以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的小康之路正不断延伸拓展。

  [供稿:宣传中心周碧红 郴州市统计局朱忠雄]

  [责编:左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