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与协调研究(上)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与协调研究(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03-12-08

打印本页

0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两者在宏观调控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源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
财政政策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工具,调节财政收支规模、收支结构,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一系列方针、准则、措施的总称。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等内容。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货币政策的要素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内容。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是互为条件和相互补充的。一是两者的政策目标一致,即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二是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密不可分,反之亦然;三是作用机制上都是通过调节社会资金而影响国民经济运行。但两者各有特点,财政政策更具控制性和时滞性,而货币政策更具灵活性。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和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上。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表现为:政府通过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税收、补贴等手段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影响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银行准备金率和央行再贴现等手段,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表现为:财政政策通过直接增减公共支出和税收调节经济。由于政府不用过多担心市场风险问题,财政政策操作起来更简便,对需求的刺激作用更直接,短期看效果相对要大些。货币政策以微调为主,在扩大需求上,主要是通过利率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效果是分散的,作用是间接的,但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有长期效果。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表现为两者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时各有侧重。财政政策要求政府运用税收手段,缩小各种收入分配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注重公平;而货币政策侧重效率,这种功能促使商业银行偏重从盈利目标考虑信贷投向。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式

    两者配合模式一般有:双紧、双松、松紧和中性几种模式。不同模式的具体运用是: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严重时,选择财政、货币双紧政策。财政采取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的方式压缩社会需求;中央银行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减少贷款和再贴现等方式减少货币供应量。两者配合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财政、货币选择双松政策。财政增支减税;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两者配合对经济产生扩张效应。当整体经济状况良好,为了促使经济更快发展时,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选择,将有限的经济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到生产经营领域,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当经济出现滞胀局面时,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选择。紧货币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为了不造成经济的进一步衰退,需要适当减税、提供投资优惠待遇和增加财政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回升。当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状态时,中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是最好的选择。财政力求收支平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上模式的划分是一般性的,实践中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模式的选择,主要根据当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来确定。 
    关于财政货币政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流行的一个新理论,它由芒得尔·弗莱明提出,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现实世界中资本具有不完全流动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有效的,但其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资本流动的完全程度。资本流动性越大,财政政策的作用越小,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大;反之,资本流动性越小,财政政策的作用越大,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越小。

                                    (二)美国和日本的做法

     “凯恩斯革命”之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特别是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美国:

    在经历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之后,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经济,转而实行政府干预,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使用。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从属于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搭配效果是好的,达到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物价相对稳定的目的。60年代末,越南战争的爆发成为美国经济的转折点。财政赤字日益增加,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经济出现滞胀的局面。滞胀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尴尬境地,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兴起。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得到加强。
    8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为了解决经济滞胀问题,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经济目标,实行了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这种政策搭配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降低了失业率,但同时也种下了高利率、高赤字和高负债的恶果。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调整了财政货币政策,转而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配合偏松的货币政策。通过税收政策来增加财政收入,并适当压缩财政支出,调整政府支出结构。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调低贴现率,为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9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成功的,它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又改善了财政状况,维护了良好的金融秩序。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消费物价指数创45年来最大的跌幅,固定资本投资受阻,库存积压,企业支出疲软。为应对这一局面,小布什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的组合。美国联邦政府从2001年开始采取减税政策;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特别是9.11事件后,放松银根125个基本点,减轻了债务负担,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使住房供给资金攀升。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好转。一、二季度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4%和3.1%。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0%和2.3%。这其中有减税降息的效果,也有伊拉克战争后军火工业的带动,以及小布什为明年大选造势的因素。

    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曾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几次调整财政货币政策。50年代至70年代初,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扩张性政策。减免税收,增加财政支出,增大社会福利开支,为重点产业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并实行贷款额度优先政策。进入7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滞胀”。为此,日本采取了先治“胀”后去“滞”的策略,首先采取的是财政货币双紧政策。当通胀高峰过后,及时调整政策,用扩张政策解决经济停滞问题,使经济迅速复苏。正是由于日本政府在70年代的危机中采用了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使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在80年代名列世界前茅。
    然而,日本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也有过失误的教训。1991年开始,为了应对经济萧条和衰退,日本政府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刺激经济增长,但效果甚微。这一时期,财政赤字问题十分严重,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鉴于这种状况,日本政府颁布了《财政改革法》,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但结果是国民消费支出大幅度下降,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也明显减少。日本经济继续滑坡,以致发展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经济一片萧条的大环境下,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不断增加。银行为防止金融风险,出现了严重的“慎贷”或“惜贷”现象,从而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日本银行自1995年以来基本实行零利率政策,但商业银行贷款仍增长缓慢。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商业银行增加的货币供应,又通过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等形式回流到中央银行,形成了资金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循环。结果是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传递不到实体经济部门,货币政策严重失灵。
    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采取的一系列调控努力收效甚微,与其政策连续性不强有一定关系。1992-1995年间,日本政府6次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经济回升。但1997年桥本内阁又实行紧缩政策。这些紧缩性政策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结合,使刚刚复苏的日本经济又趋下降。 1998年后日本政府以刺激经济复苏为目标,连续追加预算,增加国债发行。但到了2001年,小泉内阁又改变了刺激政策,强调推行结构改革,财政政策转向了收缩和防范风险。同时,日本货币政策也缺乏连续性,1996年政府向金融公司注入 “住房专用贷款”,但1997年政府不再救助,一批证券公司和城市银行倒闭。1998年又分两次向金融系统注入巨额资金。政权频繁更迭,政策不连贯和朝令夕改,打击了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扩张政策的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从美日两国在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财政货币政策组合能否产生成效的关键,一是要准确的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以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二是在政策执行一段时间后,要及时评估政策效果,以便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或转换。


研究单位: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