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4-04-2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常德市深入开展宣讲贯彻中央1号文件活动,把农民增收作为全部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掀起了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热潮,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来势喜人,全市一季度农林牧渔总产值32.6亿元,增长3.2%。归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1、春收作物长势良好。全市春粮春油长势普遍较好,一、二类苗占到85%以上。预计全市油菜播种面积将达到342万亩,总产32万吨,增长3.1%;春粮27万亩,总产4.2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2、春耕生产掀起热潮。受粮食生产政策的激励,今年我市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高涨,连原来对种田没有兴趣的农户有不少已决定回乡种田,全市基本没有土地抛荒现象。预计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75万亩,增加75万亩。其中稻谷655万亩,增加78万亩;早稻220万亩,增加48万亩,中稻(一季稻)160万亩,减少23万亩;晚稻275万亩,增加54万亩。全市新增20亩以上种粮大户1100多户。

    3、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我们按照既定的结构调整方略,继续推进“五个百万亩工程”和十大龙型产业。预计十大龙型产业产值将比去年增加8亿元以上。种植业优质率进一步提高。优质水稻将达到320万亩,增长14%;优质柑桔将达到80万亩,增长20%;优质无公害蔬菜将达到80万亩,增长18%。养殖业发展平稳。除家禽养殖受“禽流感”冲击有所下降外,肉羊、牲猪、水产品等养殖均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出栏肉猪154.8万头,同比增1.1%;出栏肉用羊65.82万只,同比增9.6%;出笼家禽1965.01万羽,同比减2.1%;禽蛋产量50451吨,同比减0.2%;出栏肉用牛7.08万头,同比增2.0%;水产品总量68791吨,同比增7.2%。

    4、农产品加工发展势头强劲。通过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市新上农产品加工项目较多,安乡来得富榨菜加工项目、澧县诺雅蚕丝被加工项目、澧县福润肉类加工项目、童胖子酱板鸭加工项目都将在今年投产或大幅度扩大生产规模。如澧县福润集团,今年计划加工牲猪60万头,创产值6亿元,同比增长8倍多。

    5、落实政策积极主动。今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就农民增收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支农政策,常德市各级各部门在积极向上争取农业项目的同时,加大了政策配套力度。市本级已起草了《关于贯彻中央1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协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意见》等配套文件,拟于近期出台。市财政还准备拿出一定资金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桃源县今年农发基金比去年增加50%。

    6、农民增收潜力巨大。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贯彻实施和粮食价格的上升,农民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据测算:今年我市农民粮食增产可增收3.75亿元,价格提高可增收10.8亿元,扣除生产成本增加的4.34亿元,净增加收入10.21亿元,政策补贴资金0.9亿元,降减税收1.9亿元,共计增收减支13.01亿元,人平271元。

    总的来看,今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是近年来最好的,但随着政策的调整,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新问题。

    一是土地流转问题。中央1号文件下发以后,原来对种田没有兴趣的农户有不少要求收回承包地,部分外出务工农民也想回乡种田,这就使过去在土地流转中隐藏下来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引发土地纠纷。如未经承包户书面同意,村组随意拍卖农户承包地;采取“反租倒包”和“两田制”等流转方式,引进企业和大户直接经营农民承包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口头协议多,协议不规范的多等。以上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村稳定。

    二是农资涨价问题。受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今年各类农资产品价格普遍较大幅度上涨,平均涨幅近30%。如“杀虫双”每斤卖到2.8元,同比上涨27%;农膜每斤45元,涨36%;“两优培九”稻种每斤14元,涨56%;“粤优938”每斤15元,涨114%;“加拿大钾肥”每百斤90元,涨38%;尿素每包70元,涨21%;“湘株复合肥”每包48元,涨20%;“正虹”猪饲料每吨4390元,涨41%。

    三是乡村组织运转困难问题。今年取消农业特产税(除烟叶外)与部分减免农业税后,又要马上取消“两工”,不少乡村干部反映工作运转非常困难:一是村组织财政收入减少,基本工作经费无法保证;二是农民历年的各种尾欠不好办;三是担心农民连最后的一点上交也不搞了;四是不收农业税后,农税人员何去何从。

[常德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