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经济从井喷式发展转入渐进式平缓发展阶段

——常德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来源: 时间: 2005-07-2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在“十五”计划期间,企业改制、产品结构调整、大项目投资等效能的高强度释放,带动常德市经济连续四年在高平台上快速增长。但由于效能释放过快、企业技改迟缓、招商引资乏力、重点企业限产,以及受本轮经济增长,即以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产业和产品传导且向下游传导差等国家宏观经济大气候的影响,无论是从生产领域、收入领域,还是需求领域来看,都已显示出常德经济已从井喷式发展转向渐进式平缓发展阶段。

    常德经济在高平台上平缓发展
  
    上半年, 常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8%。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0.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3.4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8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12.9%、10.9%,但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2.5、0.8、4.9、0.8个百分点。
  
    ——从生产领域看:农业、工业增长平缓
  
    首先看农业。一产业增长5%,增幅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4.81亿元,同比增长5.2%。受粮食直补、粮价较高的利益驱动以及畜牧业发展对粮食需求逐年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今年常德市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全市早稻播种面积244.8万亩,比上年增加13.6万亩;中稻及一季晚稻预计播种面积209万亩,比上年增加7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达841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全市养殖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262.85万头,增长5.7%;家禽出笼4476万羽,增长4%;肉羊出栏98.65万只,增长12.4%;水产品产量13.62万吨,增长7.5%。今年常德市引进了洞庭珍珠城加工项目、澧县盈诚色拉油加工项目等一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全市新上投资上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近20个,目前全市年产值过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47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5%以上,将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看工业生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2.8亿元,同比增长15.9%,但增幅同比回落了1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力明显减弱。按行业分组,轻、重工业生产步伐渐拉渐远,轻工业生产增速达18.4%,比重工业生产增速快11.4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重工业比轻工业快了3.8个百分点。按所有制分组,国有企业生产增速明显放慢,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9.6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经济总量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发展最快,增速达到33%,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6.1个百分点,比国有工业生产增速快17.6个百分点。 按门类分类,采掘业生产步伐加快,增速达到42.1%,比制造业增速快23.9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生产与去年同期持平。按隶属关系分类,中央属企业完成增加值49.1亿元,增长17.9%,实现了在高平台上的快速平稳增长。按企业规模分类,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拉力减弱。
  
    ——从收入领域看,财政、企业和个人收入增速趋缓
  
    一看财政收入。上半年,国、地两税均已完成当期计划进度,表现尚可。其中国家税收入库44.79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1.4个百分点;地方税收入库8.32亿元,同比增长31.9 %,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7个百分点。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41亿元,同比增长9.2%(尚未剔除价格因素),增幅同比回落了5.8个百分点。从地域看,市本级、德山开发区、柳叶湖管理区的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幅达到了30%以上;武陵区连续6个月的增幅保持在20%以上。全市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9亿元,同比增长18.5%。
  
    二看企业收入。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4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未剔除价格因素),增幅比上年下降10.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50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比上年下降29.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69.7点,同比上升了9.9个百分点。虽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中的总资产贡献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5项指标在全省均排在前列,但是企业的应收帐款净额大幅上升,达到24.6亿元,增长了6.1%,占到了销售收入的17.5%。流动资金周转不快,到五月份为止为1.97次,在全省属于较低水平。
  
    三看居民收入。上半年,常德市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13.31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4.3%,增幅下降了9.6个百分点。虽然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速较快,但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构成要素:人均工薪收入和人均转移性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2.8%。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80.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增幅下降了5.7个百分点。
  
    ——从需求领域看:投资、内外需求拉力减弱
  
    一是投资增速趋缓。全市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增幅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增幅同比下降了7.2个百分点。一个亮点是第二产业增势强劲,完成投资额18.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8%,增幅同比高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占第二产业投资份额的95.4%。从大型工业投资统计数来看,重庆国人啤酒已完成投资1.25亿元、石门电厂二期工程已完成投资4.21亿元、创元铝业已完成投资1.5亿元。从资金到位情况分析,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比上年增长32%,达到48.1亿元,与投资增长基本保持同步。
  
    二是生活消费略有起色。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增幅比上年同期仅快0.5个百分点。城乡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1.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农村市场(县及县以下)实现零售额67.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推动餐饮业持续增长,全市实现餐饮业零售额11.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份额由去年的12.5%上升到12.8%,提高了0.3个百分点。另外规模效应优势明显,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速为17.8%,高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个百分点。
  
    三是出口形势稳定。元至五月份,全市出口额为3764万美元,同比增长19.1%,但进口额却出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为10.9%。出口方面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一是区县市出口份额继续提升,所占比重由上月的72.6%提高到76%。二是加工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市加工贸易出口1202万美元,同比增长95.1%,占同期出口总额的31.9%。三是与欧盟成员国贸易渐为活跃,对欧洲出口的97.1%集中在欧盟成员国。四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较快,同比增长28.7%,高出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中的忧患凸显
  
    一是规模工业对经济的拉力减弱。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环境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常德市部分支柱产业进入平稳调整期,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虽然6月份发展速度有所回升,但是发展速度并不是很高,当月速度在全省排名第10位,累计速度则下降到倒数第一。由于常德市的烟草、纺织等支柱产业已从井喷式发展步入渐进式平缓发展期,作为龙头的拉力作用有所减弱,如果规模工业能达到去年的增速,则上半年常德市GDP增速可达到13.6%,整整提高2.8个百分点。
  
    二是财政工作面临严峻形势。财政收入虽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但上半年的增速却比上年低5.8个百分点,增速呈逐月下滑之势。从全省情况看,增速比全省低11.3个百分点,在市州中仅高于怀化和岳阳,列倒数第三位,从区、县(市)看,除武陵、津市、临澧同比增长外,其他区、县(市)均呈负增长态势。
  
    三是内引外联力度减弱。常德市上半年引进市外国内资金虽然是增长的,但增速由去年的88.9%下降到45.6%;引进外资中的新批三资企业、合同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全线下跌:新批三资企业10家,同比下降37.5%,合同外资额1607.33万美元,同比下降73.3%,实际利用外资3713.36万美元,同比下降21.9 %。实际利用外资额不仅低于全省17.1%的平均水平,而且明显落后于其他市州。从省返回数据看,元至五月常德市实际利用外资1207万美元,居全省最末位,上半年,“一点一线”城市实际使用外资6.9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81%。其中:长沙(3.51亿美元)、郴州(1.07亿美元)和衡阳(9634万美元),3市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比重达65.1%。今年,常德在“港洽会”和“湘浙会”上的招商引资表现不佳。“港洽会” 上的签约项目(剔除在谈项目)总投资23553万美元,仅占全省的3.1%;利用外资15381万美元,其中工业制造业利用外资6320万美元,仅占全省的3.5%,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利用外资1075万美元,仅占全省的2.4%。而在“湘浙会”上只签约一个项目。
  
    四是农民增收空间正在缩小。目前猪肉、粮食、油菜籽等部分农产品价格开始回落,而农资价格却在上涨,在价格上已无多大增收空间。据安乡县调查,今年农村因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平均每亩增加生产成本30元左右。另外,第一个1号文件的落实已将上年的农业经济发展拉至较高水平,要使农业生产在高平台上实现新突破,难度较大。

    多种因素制约常德经济
  
    一是受宏观政策调控影响
  
    ——对常德市部分工业产品生产影响较大。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部分工业产品市场受到压缩,导致常德市部分工业产品销售受阻,进而生产出现了下滑,上半年,常德市的水泥企业共生产水泥186万吨,同比下降了5.3%,混凝土机械下降了67.7%,气体压缩机下降了62.8%,烟草加工机械下降了9.8%。
  
    ——对常德市财税征收影响较大。免征农业税,对还属农业大市的常德市来说影响非常大。仅以上年度农业税收数字为例:上半年已减免农业税1.39亿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税因素对后段的财政征收影响会更明显,去年全年的农业四税入库是2.73个亿,要弥补缺口后实现增长目标,难度是较大的。
  
    ——对常德市房地产业影响较大。国家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的严守,无疑是给房地产业打了一剂“退烧针”。上半年,常德市房地产开发完成额增速由上年的46.8%下降至17.0%,下降幅度为29.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速由上年的62.9%下降为负增长。
  
    二是受价格因素影响
  
    ——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制约下游企业扩大生产,并压缩了利润空间。上半年,湖南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11.1%。工业用原材料上涨对常德市运输企业及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常德市企调队的一项调查显示: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将使全市一年的汽油消费多支出7190万元,柴油消费多支出1.27亿元。从运输企业来看,如常德市公交总公司属运输企业,2005年3月和5月的两次成品油调价,将给公司今年带来70多万元的经济负担;从工业企业来看,常德卷烟厂、常德烟机有限公司、湖南洞庭药业有限公司、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属工业企业,一季度消耗汽油108.13吨,比上年增长3.1%,而6月底成品油的再次调价对传导作用差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受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动力价格倒挂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被缩小。如常德市电力行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上半年累计完成增加值2.4亿元,生产下降了5.8个百分点,亏损6440万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4224万元。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3亿元,增长幅度只有10.4%,比去年同期下落了58.2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延续,这些受影响较大的行业短期内生产将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农资价格上涨直接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打压农民增收空间。受国际市场化肥价格继续上涨,及国内化肥农药需求不断增加的双重作用下,湖南省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扬,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7%,为近几年的最高涨幅,对农民生产支出影响最大的化学肥料大幅上涨,如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6.2%、20.2%、34.3%、28.7%农资价格的较快上涨,直接导致农民生产投入成本增加,很大程度抵消了粮食直补及取消农业税等优惠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收益。
  
    三是受内在因素影响
  
    ——工业支柱产业拉力减弱。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60%以上的烟草行业,五月份生产出现了近两年来的首次下降(当月产值同比减少6000万元)。继烟厂兼并扩产增加的产能基本释放完毕以后,今年国家烟草总局又要求各烟厂的四类以下卷烟产量不得低于同期,常德卷烟厂承担了全省80%以上四类及以下卷烟生产任务,从5月份开始烟厂加大了低档烟的生产,所以烟厂的卷烟产量虽然有所上升,但产值增速趋缓,导致对常德市规模工业的拉动作用相应减弱。上半年,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烟厂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达到了20.8%,但拉动规模工业增长仅12.5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拉动规模工业增长达17.7%个百分点。
  
    ——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对常德市前几年经济起推动作用的改制企业,经过几年的恢复性增长后,随着融资能力、技改能力、扩容能力、市场份额低等问题的显现,部分改制企业的效能逐渐释放完毕,对经济不仅没能起到拉动作用,甚至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如滨湖印刷、信诚液压、湖大远程、常德水表、东信棉业等企业生产去年均呈高速增长,而今年却呈现下降态势。

    另外,2005年新纳入规模口径的63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上半年这63家企业实现增加值15517万元,户均不到250万元,仅仅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的放缓,使企业上缴税收下降,给当地财税征收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工业投资项目偏小。上半年工业投资占第二产业投资份额虽然高达95.4%,但用于设备技改项目少,有一部分是企业的基建项目,如修建仓库、厂区环境建设、装修等等。在43个重点项目中,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中的工业大项目少,制造业少。年计划投资上亿元的工业项目只三个:石门电厂二期工程、创元铝业、金健米业扩建工程。从统计报表看:目前石门电厂二期工程和创元铝业已分别完成年计划的67%、85%。
  
    四是受区位劣势影响
  
    区位劣势使常德市招商引资乏力。上半年招商引资的情况非常不尽人意。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额、新到位外资不仅全线下降,而且外资引进项目都为小额,合同外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全省40家,而常德没有1家。另外,到目前为止,已有3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南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而常德没有引进一家。从常德目前的引资企业、引资产业、引资行业分析,无论是吸引产业链投资、企业配套投资,还是以商引资等,常德都已落后于省内其他城市。 
  
    五是受国际不利因素影响
  
    ——主要是受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据统计,2004年1——11月,欧盟共对华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9起,是2003年同期立案数量的3倍,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在2004年呈突增之势,出现了立案数量多、立案时间集中、涉案金额大等特点,且案件主要集中在我国竞争力强、增长空间大的领域,如机电产品和纺织产品。常德工业主要产品之一的轻工产品——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受美国和欧盟对我国的纺织品设限的间接影响,以及国内市场原材料涨价和新税制实行的影响,竞争压力加大,出口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2000年到2004年4年间常德市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增速呈逐年下滑态势,前三年的增速是平缓下滑,2001年、2002年、2003年的纺织品出口增速分别为68.4%、64.8%、54%,到2004年增速却仅为5.4%了,今年的前五个月还没止住下滑之势。从常德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生产情况看,元至五月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只有11.1亿元,同比微增4.1 %(未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增幅比去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因美元走软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变数。美国和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发动机,世界经济较高的增速又主要是建立在美国旺盛的内需基础上的。现在,美国从商品流方面表现为巨额的贸易赤字,从资金流方面表现为巨额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带来了美元的持续走软,这将导致那些长期向美国大量融资,以至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资产的国家承担因美元的持续走软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变数。而中国就是其中之一,与国家经济增长成高度正相关的地区经济将同时承担这种变数。
  
    六是受不确定因素影响
  
    ——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不利。今年前几个月的持续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将造成不利影响。今年头三个月,常德市发生多年罕见的冰冻天气,给全市春油、春茶、水果产业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柑桔产业影响较大,全市柑桔产量预计较去年减产2成左右。受油菜播种、移栽期干旱少雨和收获期多雨等因素影响,油菜减产已成定局。全市油菜籽播种面积347万亩,产量37.2万吨,减产3.5%。产量已减,价格在今年也在走低。据调查,今年油菜籽价格比上年低20%左右。目前持续的阴雨天气还将对粮食、棉花等农业生产产生滞后影响。
  
    ——粮价下跌将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据城调队的调查显示,常德市粮食价格跌幅较大,6月价格指数为100.2%,较上年同期129.0下跌28.8个百分点。如果不加以调控,将造成新一轮卖粮难,农民种粮积极性也将再次受到挫伤。
  
    ——上游产品的涨价是否会诱发通货膨胀。据城调队的调查显示,原油、煤炭、钢材和有色金属等上游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致使一些耐用消费品和家庭设备用品价格降幅明显缩小,有的甚至止跌回升,加大了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

 

[常德市统计局 综合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