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企业家信心指数小幅回落 企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常德市二季度企业景气调查情况

来源: 时间: 2005-07-2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据对常德市169家企业的景气调查显示:二季度,宏观经济发展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9.75,小幅回落;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的景气指数为156.89,高位运行。两大景气指数均运行于“较强景气”区间,处于平稳运行态势。但生产成本上升、资金面趋紧、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企业家对宏观经济运行持谨慎态度
 
    从8大行业不同规模的169家企业调查显示,有51.84%的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经济景气状况持“谨慎”态度,持“一般”态度的占46.07%,而认为“不佳”的占2.1%。随着本轮宏观调控的货币紧缩,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信心渐趋谨慎。企业家信心指数比去年同期下跌7.18点。
 
    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餐饮业的宏观形势良好,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60.00,153.33,同比上升20.00,9.58点,均运行于“较强景气”区间。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心指数也都处于 “较好景气”区间运行;受宏观调控直接影响,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小幅受挫。受季节和能源涨价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70.30,150.00,同比下跌29.70,50.00点, 但仍强势运行。
 
    二、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各行业状况不一
 
    据调查,占58.29%的企业认为二季度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占40.32%的企业认为“一般”,仅有1.4%的企业认为“不佳”,企业景气指数,比一季度上升14.1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7.13点。由此可见,二季度常德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趋于平稳,微观经济形势依然向好。
 
    1、批发零售业景气全面攀升。受“五一”黄金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等有利因素影响,二季度,常德市批发零售业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41.64,比一季度上升9.80点,同比上升3.63点,继续运行于“中度景气”区间。反映该行业的商品销售、商品销售价格、盈利(亏损)变化、流动资金、企业融资、贷款拖欠等主要指标指数分别为113.75、121.96、122.11、99.98、93.47、150.8、同比分别上升32.51、11.69、0.97、8.15、1.50、19.71点有50.00%的批发零售业企业认为综合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该比重是近两年的新高。由于消费市场出现购销两旺、企业竞争力增强以及效益水平提高的利好因素影响,其余各分类指标也都保持较好的运行状态。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景气大幅上扬。由于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自动化的高速运转,拉动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二季度,该行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60.00,同比上涨20.00点。凸现该行业的产品销售、产品订货、营业成本、流动资金、贷款拖欠等主要指标指数分别为160.00、140.00、100.00、120.00、 160.00,同比上升40.00、20.00、50.00、20.00、100.00点。有60.00%的企业对本企业二季度的经营状况持乐观态度,有60.15%的企业对预期较为看好。表明该行业通过近几年的苦炼内功,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住宿餐饮业景气指数高速劲升。二季度,住宿餐饮业景气指数为160.00,比一季度上升46.67点,同比上升10.00点,是近两年的新高。反映该行业的业务预订、业务量、营业收入、盈利(亏损)变化、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等各分类指标指数分别为133.33、146.67、126.67、140.00、106.67、120.00,同比上升39.58、46.67、7.92、8.75、6.67、13.75点。从以上各分类指标指数的增长不难发现,拉动住宿餐饮业景气攀升的主要因素是:受“五一”长假的影响,各景区的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餐饮娱乐,地接两旺。
 
    4、外资企业景气稳中趋旺。随着全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外资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协调发展,二季度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上保持稳中趋旺的发展态势。外资企业景气指数为170.00,比一季度上升11.94点,同比上升8.3点,运行于“强度景气”区间。占72.36%的外资企业生产总量较一季度增长或持平,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为146.58,同比上升10.33点;60.26%的企业产品订货量增加或持平,产品订货景气指数为149.31,同比上升7.69点。良好的生产经营形势带来企业盈利(亏损)变化景气指数为144.37,同比上升12.16点。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为138.0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66点,继续运行于“中度景气”区间。
 
    5、大型企业支撑景气高位运行。二季度,全市大型企业景气指数高达171.44,同比上升13.47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55点。占72.02%的大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没有一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这主要得益于企业规模大,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对宏观调控措施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大型企业的各项分类指标均优于的平均景气水平,且所有指标均运行于较强景气区间,成为提升全市景气水平的有力支撑点。
 
    6、工业企业信心受挫,两大指数继续下滑。尽管二季度全市工业企业通过加强成本核算、严格内部管理、改进工艺流程等途径挖潜增效,成果显著。但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能源供应偏紧,二季度的工业企业信心指数和生产经营景气指数分别为138.51,139.64,比一季度上升0.05、2.4点,同比下跌18.76、13.96点,继续运行于“中度景气”区间。生产成本、生产总量、国外订货、劳动力需求、固定资产投资等各分类指标指数分别为56.65,156.05、75.19、110.45、123.53,同比下跌6.22、3.63、12.72、5.18、21.55点。从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指数运行好于集体、股份、联营企业;从行业门类看,制造业的各分类指标指数与一季度相比有较大的回升,表明制造业仍是全市工业企业的顶梁柱。
 
    7、房地产业理性回归,景气指数大幅下跌。二季度全市房地产业景气出现回调,两年来首次在八大行业中排位第七,企业景气指数为139.90,同比下降7.80点,下滑至“中度景气”区间运行。流动资金、企业融资等先行指标均位于两年来的低点,处于不景气区间。占55.42%的房地产企业认为二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减少,但房价依然坚挺。78.26%的企业认为二季度商品房销售价格与一季度持平,没有一家认为销售价格下跌。可以预见全市商品房价格仍将在目前的价位持续数月,估计10月份左右房价走势将会逐渐明朗化。土地开发、完成投资、房屋竣工、空置商品房、劳动力需求、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均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数据显示,二季度全市房地产过热现象得到了初步遏制,市场观望气氛浓重,后期走势将取决于宏观政策执行力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三、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上升压力加大。二季度,煤、电、油价格继续上涨,生产原辅材料价格频繁波动,企业各项增本减利因素增加,生产成本上升。分行业看,工业生产成本景气指数为56.65,建筑业工程结算成本景气指数为90.1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业务成本景气指数为90.18,住宿餐饮业营业成本指数为93.33,均继续运行于不景气区间,其余各行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成本上升压力。企业呼吁政府能适度调控原材料的供应及价格,促进企业的正常持久发展。
 
    2、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二季度,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深入,银行继续收紧信贷,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92.48,同比下降5.32点,继续运行于不景气区间。其中:工业融资指数为88.8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融资指数为142.74,同比下降21.2点,批发零售业融资指数为93.47,与去年同期略升1.45点,住宿餐饮业融资指数为80.00,同比下跌20.00点,房地产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仅为81.24,同比下跌22.44点,是近两年最低。而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明显不如大型企业。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88.17,比去年同期升3.64点,但依然运行于不景气区间。企业资金周转缓慢,造成本季度货款拖欠情况有所恶化,货款拖欠景气指数为125.74,同比下降4.35点,其中:工业企业货款拖欠景气指数为114.43,同比下跌9.30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127.56,同比下跌36.38点;住宿餐饮业为93.33,同比下跌19.17点。调查发现,资金回笼速度慢、技改投入量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等因素是造成本季度企业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
 
    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科技创新力度不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培养吸纳人才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人才的匮乏,使一些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企业通过外聘、自身培养、借助劳动部门组织专业人才培训等方法,加紧人才储备,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人才培养外,科技创新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三季度景气预测
 
    1、企业家信心指数将继续震荡。调查显示:23.00%的企业家对三季度宏观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持“一般”的占67.79%,而持“不乐观”的占8.00%。预计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0.00左右,比本季度略有下降,继续运行于“中度景气”区间。
 
    2、企业景气指数将基本保持平稳。调查显示:38.38%的企业认为三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57.75%的企业认为“一般”,“不佳”的仅占4.00%,预计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50.00左右,比本季轻度下降,继续运行于“中度景气”区间。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将渐趋稳健。

 

[常德市统计局 刘圣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