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第三产业中,常德市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日益增大,与餐饮、交通、金融、旅游等强势行业成鼎足之势,住房消费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04年,常德市房地产投资?23.9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5%,实现增加值25.22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7%。然而,近年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抑制消费结构升级,影响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5月11日,国家建设部等7部委出台了《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新国八条”),宏观调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问题。房地产价格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核心,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切入点。本文从目前常德市房地产价格的现状、上涨过快的成因入手,对房地产价格发展趋势分析。
一、现阶段房地产价格涨幅超出居民实际购买力
所谓房地产价格,是房地产开发生产和经营全过程中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形成的价值和土地资本化的货币表现。房地产价格是调节房地产合理收入和社会公平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也是国家征收房地产税费、制定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客观依据。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常德市房地产价格的房屋销售指数为106.4,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为111.2,房地产价格涨幅分别高于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涨幅的6个和10.8个百分点。
商品住房作为最终消费进入居民家庭,尽管住房信贷按揭,延缓了居民现金支付时间,依然与居民家庭现金数量多少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为居民收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71元,比“十五”时期开局年2001年增长42.1%,比上年增长12.3%,使居民商品住房购买能力相应得到不断提高。如何衡量商品住房价格是否过高,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其货币表现则不尽相同。依据国际上认同的一个通用标准,商品住房价格与居民家庭年收入比例的合理区间一般为1:3—1:6,如若高于此比例上限,就表明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以市辖区武陵区为例,多数商品住房价格为1300—1700元/平方米,中心繁华地带为1800—2400元/平方米,最高达3100元/平方米。据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同期武陵区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25726元,如购买一套中等户型115平方米的住房,一般楼盘耗资14.95万元—19.55万元,中心繁华地带楼盘耗资20.7万元—27.6万元,分别相当于中等收入居民家庭年收入的5.8倍—7.6倍和8.1倍—10.7倍。在居民家庭中,如果除掉正常的消费支出,用剩余的收入部分金融资产(手存现金、存款、有价证券、贷款)户均13987元,则相当于居民家庭最大可能储蓄倍数更大。
诸如上述,目前常德市房地产价格价位超越了合理区间,价格涨幅与居民收入不相适应,已超出了居民实际购买能力。
二、构成并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
常德市房地产价格涨幅升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受房屋消费需求拉动,价格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不合理性,成本推动和利益驱动下的投机行为的综合作用,最终体现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过度失衡。
第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功能提升,使住房需求加大,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相互作用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从理论上讲,房价的上涨或下跌,其根本的动因都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在当前,房价快速上涨是房地产市场需求过度旺盛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占80%以上的住房消费需求的作用。其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转型,住房消费有效需求拉动。常德市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之后,城镇居民已进入以改善住房条件和购买小汽车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转型初期,加快了住房消费有效需求释放。其二,城镇化快速发展,住房消费被动需求推动。2003年,常德市城镇化率上升到30%,进入人口城镇化快速上升阶段,2004年新增城镇人口9.76万人,比上年以1.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农民工大量进城,旧城改造和居民拆迁,推动了住房消费被动需求释放。其三,投资性需求膨胀是高档房价过快增长的直接动力。大批投资性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购房以豪华和高档商品住宅为主要对象,反过来又直接拉动其价格快速增长,进而造成整个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结构扭曲。其四,房地产开发商的投机行为与房屋销售市场炒作现象的不利影响,使房屋销售市场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需求,提升了房屋市场销售的价格,最终转嫁到消费者。
第二、房地产价格内在构成不合理形成高房价基础。在价格构成中,成本是形成价格的主体部分,一般规律的比例70%左右。据调查,目前商品住房每平方米价格构成中,建筑安装费用占的比重仅在40%左右,而60%来自各项政策性税费、房地产业利润及其它行政性收费。具体来讲,一是税费种类繁多,税制结构不合理。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主要涉及14个税种,实际征收的12种,占全国实际征收税种数量(24种)的一半。收费项目就更加繁多。由于现行房地产政策基本上是不卖不税,不租不税,一旦售租,则数税并课,造成房地产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税负偏轻,而流转环节税负过高,如土地增值税的税率高达30%—50%,企业的平均税负水平达到40%以上,致使征收额占到商品住房价格30%左右;二是房地产行政事业重复收费。市政建设重复收费,如企业缴付了土地出让金,还要缴纳综合性的市政建设配套费、单向性的配套设施建设费;征地费与土地使用费重叠;对土地转让收益重复计征;某些管理费重复收取。三是房地产业利润太高,利润率普遍在20%以上,经济适用房的利润率也不低于15%。由于房地产价格内在构成的不合理,形成了房屋销售价格过高的基础。
第三、高档房地产项目投资过快增长,拉动房屋销售价格过快上扬。目前,高档房地产项目(别墅、高档公寓、写字楼)具有高定价和丰厚的利润,驱动房地产开发商竞相投资,出现了过快增长,一般住房建设投资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一方面增加建筑成本的需求,拉动建筑费用的过快上涨;另一方面由于一般住房建设和高档房地产项目建设在成本上相差不大,但利润却非常悬殊,因利润的不均衡性,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的盲目攀比,为追逐均衡利润,追风涨价,带动住房销售价格上扬。
第四、建筑装饰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使房地产开发成本不断提高,对房屋销售价格上涨形成了推动力。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5.5%。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涨7.9%、材料费价格上涨4.29%,而建筑领域最受关注的建筑用钢材价格上涨14.46%。在住房销售价格中,作为成本的原材料和建安工程费用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加,成为推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的内在动力之一。
三、下半年乃至近两年房地产价格的变化趋势判断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之后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二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炒房者的投机行为受到了遏制,近期有购房意向和为买房而储蓄的居民人数所占比重双双回落。据湖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5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140.56亿元,同比增长33.2%,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5.4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和4月份分别回落12.2个和1.6个百分点。增幅在中部地区低于湖北(50%)、河南(48%)、安徽(46.1%)、山西(40.2%),排名第5,二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5.4)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 常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排在全省第四位,1—6月,投资9.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增速回落29.2个百分点。这些信息可见,房地产市场房屋销售价格正在下滑,尽管扣除政策时滞的影响,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也只是略有回落。
自2003年以来,全国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通道,目前正处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键和敏感期。那么,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今年下半年及近两年常德市房地产价格走向如何?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判断。
——从供求发展趋势角度看,回落的幅度不大。
从下半年开始,近两年内,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房屋销售价格出现平稳回落。房地产市场需求分为生存需求、改善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生存需求和改善需求是刚性的,当前,可能有部分消费者预期房屋价格下跌,持币待购,但这部分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且数量巨大,必然要释放出来。据业内人士分析,全市综合经济环境客观力量推动,测算市城区房地产市场需求,近两年每年需增加住房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对于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在宏观政策调控作用下,近两年内这部分需求肯定会大幅度下降。如今后投资渠道不畅,至于这部分从房地产市场中撤出的资金仍有可能重新回归,将继续推高下一轮房地产市场行情。在目前情况下,供给状况近两年内难有大的改观,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存在过大,进一步加快房地产开发投资是不现实的。因此,供求双方的发展趋势表明,下半年及近两年内居民房屋巨大需求与供给短缺的矛盾会持续存在,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呈现回落态势,但回落幅度不会太大。
——从房屋价格构成角度看,下跌的空间不大。
土地成本走高。国家一些有关土地和拆迁政策的出台,使土地取得费、前期工作费、施工工作费上涨,土地补偿费用的提高。据湖南省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价格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省土地交易价格与一季度相比走高,同比上涨6.3%,升高3.3个百分点,全市也仍维系上年度高涨幅。加上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供应的有限性及区位的差异性,客观上导致土地供应的相对不足和土地供需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价上涨。因此土地成本将呈逐步升高的趋势。
建安成本增长。建筑安装工程中,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价格呈上升势头,今年上半年人工费上涨7.1%,比去年底多涨3.2个百分点;机械使用费上涨5.7%,比去年底上涨了2.1个百分点。从建筑材料费看,各种建材价格仍持续全面上涨。建材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商品房竣工造价的上涨,2004年全市商品房平均竣工造价比上年增长13%。尽管近期建材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电力、煤炭、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建材价格仍维持在高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房屋的品质逐步提高,配套设施和环境的不断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大商品房屋的开发成本。
开发利润难降。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人力成本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将会持续上涨,项目期间的费用短期内也不可能明显下降,挤压利润空间,同时对于企业的开发利润,国家采取了加大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等宏观调控政策,预期会下降一些。但房地产企业作为市场法人主体,其着眼点只能以盈利为中心,开发利润难以明显下降。
——从房地产市场主体行为角度看,下跌的动力不足。
地方政府关键抓稳定住房价格。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受益者,对巨额土地收益和房地产交易费的高度依赖,房地产价格上涨既增加地方GDP,又获得更多的土地出让金,却又没有付出任何经济上的成本,也几乎不承担因房地产业膨胀带来的土地减少、银行坏帐、资源衰竭的最终责任。因成本和收益的极端不对称性,决定了地方政府严厉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力度,着力点放在稳定住房价格,而不希望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下降。
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价格大涨大跌都不希望,其影响是中性的。从银行业的利益出发,房地产价格的大涨和大跌都不符合银行业的利益,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基本上是中性的,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紧缩减少了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对按揭贷款用户的紧缩减少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但在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大多注入房地产市场的状况下,房屋销售价格下跌会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回收,隐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力保自身利益,期盼房地产价格涨声不断。作为供给方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期盼有良好的房地产价格走势,肯定不希望房屋销售价格的下跌,他们会跟进地方政府的博弈选择相应的对策,力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真的有暴利,那么房地产价格至少具有理论上的下跌空间;反之,如果盈利空间不大,那么住房销售价格下跌的结果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停止开发,甚至破产。
多数最终消费者迫切希望买到低价适用住房。房屋最终消费者行为是选择、购买和使用房屋的各种行为。影响他们购买决策和行为有经济与非经济因素,房屋作为大宗商品,对购买行为理性的购房者来说,“买涨不买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肯定希望价格下跌,买到廉价适用的住房。
以上分析可见,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主体中,大多数人不希望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总体希望近两年内房地产价格增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四、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几点政策建议
房地产价格运行是否稳定,取决于房屋总供给与总需求两者关系的平衡,供给减少引起价格上涨,供给增多导致价格下跌。为了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社会的稳定,稳定房地产价格,最终基本上使房地产价格与居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创造条件是可取的,需要做好各项工作。
1、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是稳定房价,不是打压房价,相应地方政府的政策跟进,也应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宏观调控的切入点是房地产价格,因此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首先,应该努力阻断房地产业投资规模过大和投资性需求过旺两条不良传导链,恢复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具体要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许可监管,加强对建设用地供应调控和做好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工作。其次,强化城市规划调控,改善房屋供应结构 。要完善房屋供应政策,加强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增加普通商品住宅供应。建设(房地产、规划)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近两年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要以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房项目为主,明年的项目要纳入近期建设规划,做出具体的进度安排,并有效解决商业营业用房空置较突出、高层建筑来势太猛等问题。
2、努力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要及时进行房地产市场运行态势及价格变动情况分析,科学预测房地产开发对土地的需求,适时披露房地产市场供求及房价、地价变动等信息。为避免下半年和明年初出现房地产价格反弹,要继续扩大房屋供应总量,保持供求基本平衡,控制商品房屋上市节奏,保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较好格局。
3、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建设发展目标,增加居民收入,大力提高普通百姓的购房能力。切实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继续发挥公积金对居民购买自住用房的支持作用,并帮助普通家庭改善住房条件。
4、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销售利润的监管,限制获取暴利,遏制投机炒作。
[常德市统计局 许维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