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县城属澧州古城,已有近三千多年的历史。澧县又是澧水流域的大县之一,经济发展之快速,在全省、全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4年经济总量达到65.22亿元,超过了鼎城区,在全市九个区县(市)中排名第二位,全省122个县(市、区)中综合经济实力排第十三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打造澧县澧水流域中心城市的指导思想,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竞争力、发挥城市经济辐射作用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缺一不可的重要内容。
一、城市经济地位及其特点
城区(包括县城市建成区、城头山旅游经济开发区、艳电工业区、新澧化工)辖15个社区居委会,1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10.86万人。到2004年底,共有各类企业(法人企业)306家,其中工业企业94家,各类个体工商户7434户。
1、城市初具规模,经济份额增大。澧县县城区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城区既保留了澧州古城的典雅,又具有了新型城市的雏型,经济发展在县域经济中所占份额的比例不断增大。2004年共实现生产总值(GDP)194569万元,占全县GDP总量的2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1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71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7046万元;分别占全县GDP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1.2%、40.7%、47.3%。
2、工业产业集群优势初露端倪。随着工业开发区和艳电工业区的建设,城区工业的集群效应开始显现出来。2004年底县城区工业企业94家,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17.4%,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0家,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的41.7%;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4966万元,占全县总量的37.7%,其中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09659万元,达到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8%。
3、三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作用明显。从县城区生产总值的结构分析看,三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2004年县城区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1.4:33.3:65.3;就业增长的明显优势也已充分得以体现,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底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分别为16422人、44237人,从业人数明显高于二产业。就城区而言,已相当接近第三产业占据70%比率的现代化产业结构特征。
4、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据城镇居民住户调查,2004年澧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28元,在全市居中上水平,比2003年净增338元,增幅为4.3%。进入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2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
二、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显不足。一是县城区2005年没有一家工业企业新进规模企业笼子,仍然是20家;二是原有规模企业也只有新澧化工(预计年产值可达 2.6亿元,新增1.2亿元)、国人啤酒(预计年产值可达2.5亿元,新增0.3亿元)有一定的增长因素;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对益侨制药、平安医用、雪龙食品、银盛纺织、盈成油脂等企业扩建、改造投资项目加大督办力度,以尽快早日完成投产,确保县城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引导城区三产业中新兴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澧县三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传统的贸易、住宿、餐饮及房地产业对拉动澧县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家政服务、物业管理、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己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新兴行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拓宽就业门路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一是要整顿和规范好市场经济秩序,创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要有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引导和吸收更多银行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三是对前景好的重点行业要有一定的扶持政策,在政策、机制上对重点新兴行业加以扶持和引导,增强活力,加快发展。
[澧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