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稳固农业基础地位;以提升规模和效益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兴县;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以招商引资和启动民资为动力,努力扩大投入和实行技术改造,全县国民经济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共完成生产总值27.56亿元,同比增长9.8%。
一、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 三次产业互动,经济总量增长
1、第一产业平稳发展。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97亿元,同比增长5.5%,拉动GDP增量增长2.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22.5%。其主要特点:
一是种植业在粮食作物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完成产值6.24亿元,同比增长5.1%。全县落实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43.12万亩,同比增长2.4%;其中粮食作物面积61.82万亩,增长13.3%;经济作物面积70.04万亩,减少3.2%;蔬菜作物面积9.91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县已收获油菜4.62万吨,同比减产20.2%;收获粮食19.77万吨,增长16.5%。
二是养殖业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完成产值9.98亿元,同比增长6.8%。全县已出栏肉猪29.73万头、同比增长4.9%,肉牛0.51万头、增长9.5%,肉羊3.61万只、增长9.4%,家禽出笼524.04万羽、增长4.0%,水产品出水4.29吨、增长9.0%。
三是农业产业化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县今年新增省级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龙头企业6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个。
2、工业生产逐步发挥潜力。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4亿元,同比增长12.9%,拉动GDP增量增长3.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3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0亿元,增长11.9%,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11.2%。规模工业显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加快。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完成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排在前三位的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71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0.17亿元,机械制造业、完成产值0.85亿元,分别增长171.4%、67.9%和37.7%。农副产品加工业以企业个数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总体扩张,增幅远高于其他行业。
二是股份制企业活力充足。在各种所有制形式中,股份制企业以技改扩建的方式,实现44.9%高幅增长,前三季度累计完成产值5.64亿元,总体规模已占到规上工业的六成。
三是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11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减亏0.19亿元。
3、第三产业仍是经济增长主动力。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95亿元,同比增长11.4%,拉动GDP增量增长4.5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45.6%。
一是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商家规模化经营、高档次服务、新方式营销及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刺激下,全县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6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其中县级零售5.40亿元,增长15.6%;批零贸易7.82亿元,增长12.4%。
二是金融信贷快速增长。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19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6.87亿元,增长2.8%。金融机构累放贷款4.09亿元,增长50.0%,这是多年来少有的速度,其中农村信用社累放贷款3.12亿元,增长84.4%。金融机构累收贷款2.10亿元,增长78.5%,其中农村信用社累收贷款1.34亿元,增长3.2倍。
此外,交通运输邮电业、保险业、教育文化业等社会服务业均有不同幅度增长。
(二) 两大需求拉动,经济快速发展
1、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强势不减。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情况下,前三季度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4亿元,同比增长22.9%,比去年同期增幅高16.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2.64亿元,增长26.2%;农村完成投资3.60亿元。投资高速增长,一方面从使用角度拉动GDP增长,使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从生产角度带动产业发展,特别是激活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27.3%,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
2、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2004年全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3%,其中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0%。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达到174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65元,增长36.4%;城镇居民在商品房消费和耐用品消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消费逐步升级。
(三) 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
1、财政收入正在消化农业免税因素。元-9月,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收入7670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4%,同口径比较增长20.1%。其中国税完成609万元、增长5.2%,地税完成2225万元、增长14.9%,非税收入4635万元,增长23.5%。
2、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由于农民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和三产业收入明显增加及"两补"资金的逐步落实,元-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39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9元,增长17.0%。
3、物价涨势趋缓。元-9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2,比去年同期增长2.2,增幅平缓。
4、再就业工程初见成效。元-9月,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123个,完成年计划的84.4%;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25人、完成年计划的79.1%,其中"4050"人员402人、完成年计划的80.4%;新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57人,完成年计划的84.3%。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财政收入结构不优,GDP"含金量"不高。目前全县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比重高达60.4%,工商各税比重仅占39.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即为GDP的"含金量",我县元-9月仅为2.8%,同期全市平均水平为4.2%,高出1.4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132元,同期全市平均水平为307元,高出175元。
(二)资源型工业与资源型农业发展错位。安乡是农业资源大县,2004年农林牧渔业产值25.8亿元。其中仅粮油产值就达5.3亿元,除去自留后,按商品产值和加工率计算,我县可提供约4亿元的粮油加工原料。但就目前鑫莹米业停产、原油脂厂转产的现实情况来看,加工增值资源外流已相当严重。资源型工业与资源型农业发展错位,成了制约我县产业化农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制约全县经济规模扩张的主要症结。
(三)规模工业总量小,发展速度慢。就全县规模工业在常德市9个区县市的地位来看,一是规模总量仅高于武陵;二是当前发展速度虽有提升,但也仅高于鼎城和桃源;三是当前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高于武陵、鼎城和澧县。由于工业总量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全县国民经济对农业生产的依赖度依然很大,农业丰收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仍左右着我县经济规模的扩张程度。
(四)社会保障负担沉重。今年以来,安乡县创造性的开展了社会保障工作,在征缴、扩面和发放工作上都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在乡镇事业站所人员进保工作上卓有成效,目前已完成第一批人员进保工作,征缴基金1200万元。元-9月,完成企业养老保险征缴基金1300万元、增长5.5%,发放企业养老保险金2621万元、增长18.5%;完成机关养老保险征缴基金3705万元、增长35.0%,发放机关养老保险金2444万元、增长77.0%。由于社保收入增长幅度远低于支出幅度,社会保障负担日益沉重。
三、全年经济走势预测
前三季度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分析后段经济发展趋势,预计全年可完成生产总值44.7亿元,增长10.8%。
(一)从产业角度分析:
1、第一产业:初步预计全年农林牧业总产值28.2亿元、增长6.5%,增加值19.2亿元、增长6.0%。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增长17.7%、可拉动农业产值增长4.0个百分点,棉花、油菜分别减产4.3%和20.2%、使农业产值负增长4.2个百分点,蔬菜增产7.0%、可拉动农业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其他作物可拉动农业产增长1.0-1.5个百分点,全年农业产值有望增长2.0%,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1.0个百分点。在生猪、牛、家禽等大宗畜牧产品出栏(笼)增长5.0%的情况下,畜牧业产值增长5.0%应该不成问题,可拉动农林牧业总产值增长1.3个百分点。渔业在水产品出水增长高达18.6%的情况下,渔业产值增幅将会在15.0%以上,可拉动农林牧业总产值增长4.2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 初步预计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7亿元,增长13.5%,其中工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11.0%。建筑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25.0%。今年有5家企业新进规模工业笼子,增加技术改造、追加资金投入、项目扩容等工业项目16个,规模工业潜力逐步发挥,全年有望完成产值14.0亿元、增长16.5%,实现增加值3.8亿元、增长12.0%。
3、第三产业:初步预计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增长11.6%。
(二)从需求角度分析:
1、在黄山岗变电站和书院洲现代城等几个大投资项目的支撑下,年内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8.9亿元,增长20.0%。
2、农民现金收入一路高幅上涨,为农村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增长基础。目前棉花市场看好,籽棉价格已超过5.6元/公斤,同时水产品产量大幅上升,鲜鱼价格继续高位运行,预计年内农民可增加纯收入250元以上,全年农民纯收入将首次超过3000元大关,达到3100元左右。
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居民储蓄存款涨幅回落,为社会购买力提供了较大的增长空间。
四、后段经济运行的决策策建议
(一)切实抓好农产品流通,保证生产者、运输者和收购者各有所利,物畅其流,确保农民增收预期变为现实,持续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据农村住户调查, 90个调查户中前三季度共有49户借款,借债人口达调查户总人口的53.1%,借债人口累计人均借款1025元,在农户多为负债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后段收入对农户还款、持续消费和明年的生产投入至关重要。四季度是粮棉鱼上市的高峰季节,也是农民现金收支大幅增加的时期,45万农村人口购买力的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因此全县各级一定要特别关注粮食、棉花和水产品的价格信息,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搞好绿色通道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二)积极启动停产、半停产和新开工企业。目前在全县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还有穗安纸品、恒安材料等6家处在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而规下企业的停产半停产现象更为严重。在当前农产品上市的高峰时期,启动生产特别是农产品资源型工业企业的生产,是目前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短效与长效共赢的最佳举措。
(三)不拘一格抓好招商引资,加快新上项目和在建项目建设速度,积极拓展民间资本和金融支持的营运空间,维持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势拉动作用。元-9月,全县共引进内资3.6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年计划的80.0%;引进外资317.2万美元,减少20.8%,完成年计划的28.9%。从20个乡镇和16个县直牵头单位的招商引资情况来看,乡镇仅完成内资引进计划的14.0%,县直单位仅完成内资引进计划的26.0%、外资引进计划的28.9%。招商引资压力与潜力并存,全县上下必须抓紧今年最后三个月的时间,必须树立目标责任和使命意识,重点抓好签约在即项目、已签约而未投产项目、已开工而生产能力利用率低的项目,开展"保姆式"服务,维持我县投资高速增长态势。
(四)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治理经济环境,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在目前我县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较小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对非税收入逐步实施行政许可→财政分享→规范操作的管理渐进,不断加大财政分享比重和费改税的改革力度,规范部门收费行为,以增加公共财政收入,既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又缓解我县目前因工商企业发展暂缓而造成的财政收支矛盾。
[安乡县统计局 郑明享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