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规模工业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来源: 时间: 2006-07-0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工业发展的经济命脉。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强,今后一个时期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乐观,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不断加深和国内煤炭电力供应的日趋紧张表明,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国家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具体要求,把节能降耗提升到全民关注的高度。以2005年为例,现就常德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状况做出如下分析。

    一、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1.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

    2005年,全市460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1.5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6.9%,同口径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03.6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4.5%。从总体上看,规模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快于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

    主要能源消费品种比

 煤炭 电力 热力 其它能源
 79.6% 12.8% 2.7% 4.9%

    2.能源消费品种相对集中

    一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品种以煤炭和电力为主。2005年这两大能源品种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92.4%。其中:煤炭消费量412.4万吨,占79.6%,电力消费量38.6亿千瓦时,占12.8%。其它如汽、柴、煤等油类能源消费量为1.74万吨,热力消费量294.95吉千焦。

    3.万元产值能耗有所下降

    2005年,规模工业企业综合能源产值单耗0.8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上年的0.88吨标准煤/万元,略有下降。全市现有的33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产值单耗同比上年下降,下降面达57.6%。

    4.能源消费主要分布在五大行业。 主要行业能耗比重如下: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0.6万吨 20%
 电力热力生产业100.8万吨  33%
 非金属矿采选业35.9万吨 12%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34.4万吨 11%
 有色金属加工业20.3万吨 7%
 其他行业51.6万吨 17%

     2005年,全市规模工业高耗能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五大行业。这五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21.5%,而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到全部规模工业消费量的83%,仅前述两大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就占到了全市的5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量更是超过100万吨标准煤。五大行业的新增能源消耗占全部工业新增能源消费总量的75.2%。

    二、当前我市工业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合理,且有所提高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它反映了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强度。2005年,全市规模工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86,反映了节能降耗取得了一些成效,单位耗能比上年有所降低。但按照经济学关于以20年时间GDP翻两番,能源需求翻一番计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应大约保持在0.5左右的理论来分析,则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超出了0.5的合理水平,也比2004年0.81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所增长,节能降耗力度有待加强。分行业来看,采掘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08,制造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0.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0.49。

    2.重点耗能企业增多,耗能水平上升 

    2005年的综合能耗过万吨标准煤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共42家,比上年净增5家,其综合耗能占全部工业总耗能的84.1%,比去年82.6%的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综合能耗过十万吨标准煤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大唐石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创元铝业有限公司、湖南湘澧盐矿和湖南新澧化工有限公司,这四家企业的综合能耗占到全部工业能耗的46.6%。

     3.能源利用效率低

    电力生产是影响工业能源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全市的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占到全部发电的72.1%,而电力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比较突出。2005年,市各类电厂发电投入原煤214.17万吨,折合156.82万吨标准煤,由于受发电效率等因素的制约,只转化出51.32万吨标准煤的电量,转换效率为32.7%,近70%的原煤白白损失,由发电引起的能源损失占全部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30%。

    三、对规模工业总能耗的预测

    根据“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的目标测算,到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505万吨标能耗的预测

    准煤以内,比2005年只能净增200多万吨标准煤,每年的增幅要控制在9%以内,据此计算,“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0.6左右,也就是说,“十一五”期间常德市规模工业必须用平均每0.6%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1%的经济增长,节能降耗形势比较严峻,且能源消费前景不容乐观。2005年五大高耗能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达到25.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高耗能企业增长速度的加快,必然带动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加快。石门电厂二期华电2005年四季度才正式投产,正常开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按照它的设计能力和现在全市发电企业的生产效率来推算,仅此一家企业2006年就要新增原煤消费约130万吨,折合标准煤93万吨。

    四、节能降耗的措施和对策

    1、加大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要合理利用能源,开发与节能并举,支持和鼓励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和利用,提高优质、清洁和高效能源的使用。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的能源效率为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因此利用科技的力量实现节能降耗的潜力还相当大。要通过节能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水平,提升能源经济效益,促进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大太阳能、水能、风能和生物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努力改变能源消费品种单一化的现象。

    2、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

    这两年创元铝业、石门华电等高耗能企业的快速扩张,是促使工业能耗总量上升的最重要原因。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工业能耗水平和万元GDP能耗水平的关键。要根据常德工业的实际情况,突出抓好电力、水泥、盐矿、铝加工、造纸和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及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管理与指导。

    3、调整工业结构,推进高科技低能耗的工业发展

    由于生产工艺和流程的差异,不同行业之间的耗能水平差异较大。如烟草制品业的产值单耗仅为0.03吨标准煤/万元,非金属矿采选业的产值单耗为5.89吨标准煤/万元,两者之间相差了190多倍。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无疑又成为实现节能降耗的又一重要措施。就常德现有工业结构看,烟草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印刷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即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点,又在同行业中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应进一步做大做强。要坚决制止高能耗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大力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常德市统计局 许维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