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常德市经济形势的总体情况是:宏现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但经济增长方式较为落后,经济结构调整比较缓慢,运行基础有待加强。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0亿元,同比增长12.4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3.4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4.8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120.9亿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为131.6亿元,同比增长12.7%。
(一) 三次产业平稳发展
1、新农村运动开局良好,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党中央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增加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均呈良性发展态势。一是粮食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连续几年包括减免农业税和粮食直补在内的国家财政补农政策的积极实施、粮食价格的高位运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面积在去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今年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全市早稻播种面积263.42万亩,比上年增18.62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2万亩,增12万亩。二是农村经济呈稳步发展态势。从上半年的调查情况看:工资性收入是全市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源泉;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体,占53.8%。上半年全市农户人均工资性收入654元,比上年增加96元;家庭经营性收入957元,增加101元。
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累计完成增加值92.6亿元,同比增长19%。产销两旺,产销率达到100.1%,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主要特点有:1、部省工业增长平稳,市属工业增长趋缓,县属工业异军突起,骨干企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国有工业、非国有工业发展较为均衡;3、重工业发展速度继续高于轻工业,差距在逐步缩小。4、十大支柱产业中烟草、机电、电力、铝材、建材表现不俗,医药、盐化工增速较为缓慢,烟草行业增加值仍占据规模工业的大半壁江山。
规模以下工业生产整体向前发展,部分企业的规模扩张,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及个体户进入生产时期,较好地支撑工业发展的势头。据调查,二季度样本企业平均产值为43.9万元,比一季度增加13.3万元,同比增长16.1%;样本村个体户户均营业收入6.8万元,比一季度增加1.2万元,人均收入比一季度增加0.3万元。
3、第三产业增长较快。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热点不断增多,全市城乡消费品市场进一步趋旺,受批发零售餐饮业强力拉动,上半年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2.1亿元,同比增加12.7%,增速比去年同期快1.8个百分点。但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长速度均有所下降。
(二)三大需求平稳发展,投资增速出现下滑。
1、消费需求稳中趋旺。今年以来,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城乡市场繁荣,市场物价小幅上涨。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7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5.4%,餐饮业增长13.5%。分城乡看,市级消费品零售总额37.6亿元,同比增长19.8%;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31.9亿元,同比增长16.2%;县以下35.2亿元,同比增长10.2%。
2、固定资产投资走向低迷。上半年全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8亿元,增长21.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2亿元,增长20.8%,更新改造完成11.2亿元,增长34.8%,房地产开发完成11.6亿元,增长21.7%。由于新开工项目少,项目储备严重不足,银根紧缩,房地产开发严重萎缩,导致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大幅波动。今年2-6月,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83.9%、32%、22.9%、9.2%,21.4%,房地产开发累计增速分别为58.4%、10.4%、3.9%、3.9%,21.7%,上下波动非常明显。并且前五个月增长速度一路下滑,与全国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形成较大反差。
3、出口止跌回升,进口仍然呈现下滑。1-5月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6060万美元,增长6.5%,其中出口4247万美元,同比增长12.8%,进口1813万美元。同比下降5.9%。
(三)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稳步提高
1、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首先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利税继续高速增长,上半年共实现利润和利税分别为18.3亿、64亿,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28%。其次是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继续稳居全省首位。元至六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305%。同比增长39.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28.2个百分点。
2、财政税收快速增长。上半年,区域内财政总收入完成69.4亿元,增长2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增长23.2%,增速比去年同期快14个百分点;区县(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8.2%。从今年二月份开始,区县(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支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主体税收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营业税入库3.4亿元,同比增长20.8%,完成教育费附加1.26亿元,同比增长61.7%。
3、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常德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19元,同比增长6.2%,推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薪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常德市城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3780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9 %。二是经营净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人均经营净收入470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6%,由于调查样本户内个体从业人数的增加和市场经营形势持续看好,两项利好因素带动经营净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四)经济运行环境保持稳定
一是物价总体保持稳定。1-6月常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1.01%,较去年同期涨幅回落2.9个百分点。1-6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9%,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0.4个百分点,仍是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拉动因素之一。
受国际原油、成品油以及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1-5月全市燃料、动力及原材料价格上涨5.6%,工业品出厂价格稳步攀升,上涨3.3%,但工业品购销价格呈现明显的“高进低出”格局。
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常德房价走势平缓,加之常德居民购房主要是自住和改善条件为主,且市场可供房源充裕,市场交易和房价走势没有出现大的起伏,各类房价有涨、跌,房价整体趋势呈小幅增长之势,且走势平稳,各类房价1-6月上涨2.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
二是金融运行平稳。1-6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48.5亿元,比年初增加46.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71.4亿元,储蓄存款343.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0.5亿元、3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8.2亿元,比年初增加20.4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倒挂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三是企业景气小幅上升。从上半年的企业景气调查资料看,有56.3%的企业家认为二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51以上,比一季度小幅上升。57.3%的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较好,32.5%的企业家认为一般,偏差的只有10.2%。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和全国一样,区域内社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现象暂时不会有大的改变,消费需求增长平稳,投资仍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重点投资项目如石门电厂二期、皂市水库等项目建设已处于尾期,眼下还没有重大后续项目跟上,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下降的局面。由于投资需求影响下降,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会受挫,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日渐显现。
(二)资金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从2002年开始,我市金融机构就出现存贷倒挂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差距已扩大到170亿元。银行为了规避风险,现在贷款的对象是他们确定的优质客户,而急需资金投入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银行的贷款。一方面是存贷倒挂,一方面是贷款难,如何扶持银企双赢,从资金方面推动经济发展是当前值得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经济增长面临着遭遇“寒流”隐忧。虽然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速度仍然高达12.4%,但是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农业方面由于农资价格上扬及部分农产品价格下滑的双重挤压,农业种养业成本明显上升,农民增收、农业增长的利润空间在缩小。加上我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对迟缓,农业的科技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没有实质性突破,学习借鉴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任重而道远。我市农业工业新增点不多不大,而工业经济中,烟厂半壁江山的局面暂时无法改变,今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只增长11.7%,以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8%计算,卷烟厂将留下近10亿的产值空缺由其他企业来弥补,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将会影响全市经济增长速度。
三、对加快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紧抓两个机遇。一是紧紧抓住中央的“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发展机遇;二是紧紧抓住湖南省的“建设3+5城市群”的良好机遇。增强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抓落实,力争下半年全市经济有一个新的突破。
2、进一步突出发展工业的主导地位,重点发展食品工业。无论是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还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离不开强大的工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告诉我们:只有工业发达了,才会有发达的第一、三产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大的企业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创造品牌。特别是发展和提升我市已经具有资源优势、基础较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食品工业,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有助于加快农产品的转化,有助于农民增收,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3、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为新农村建设运动开好局。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综合配套工程,不仅涉及到发展生产的硬件设施建设,如水、电、路及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而且还涉及到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和农村救济和救助等社会保障系统的建设。涉及公益事业、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来牵头,来实施。常德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湖南省的农业大市,历史欠帐多,新农村建设运动在我市显得更加任重而道远。希望上级政府部门在安排建设资金时多向粮食生产基地倾斜,增加资金投入,为新农村建设运动开好局。
4、整合招商引资资源,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好全市的产业布局规划,整合全市的招商引资资源,按照产业优势有所选择地进行招商,实现全市一盘棋。要做好载体招商,以产业选商为重点,延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增强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就业吸纳能力、要素集约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园区、做强产业;要做好重点招商,充分整合资源优势,盯住国内国际大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产业龙头,带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
5、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挖掘常德人文优势,努力打造常德最佳“宜居城市”品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常德市统计局唐子钧 叶征鹏 邹迎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