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抽样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桃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转移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结构由传统的第二产业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外出务工收入增长较快,省内外收入差距明显。具体情况如下:
一、转移劳动力的素质明显提高
据调查,在桃源县16万转移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12.5%,比去年上升1.3个百分点。转移劳动力不仅表现为文化程度明显提高,而且呈现出向专业化、技能型方向发展。转移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桃源县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农民的总体素质普遍提高;二是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和县内经济的发展促使部分低素质的农民工在对外出打工和在家务农的比较中做出了回乡的选择。因此转移劳动力的素质总体呈现出提高的趋势。
二、转移劳动力从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桃源县转移劳动力在外从事的行业结构逐步调优,主要体现在由以体力劳动型为主的第二产业转向由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从事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2004年的1.5:66.3:32.2调整为1.2:62.7:36.1,工业、建筑业是前些年劳务经济的重要支撑行业,其特点是吸收劳动力数量多、劳动强度大、收入增长缓慢。桃源县的部分转移劳动力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后,开始选择了知识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相对较小、收入较高的第三产业。
三、转移劳动力收入增长较快,但地区差距较大
随着桃源县转移劳动力的质量提高、结构优化,转移劳动力收入增长明显加快。2005年转移劳动力人均收入为6537.5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一、二、三产业收入分别为6533.6元、6436.2元、6743.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7.1%、12.5%,转移劳动力收入是桃源县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在收入的地区分布上,本省内的人均收入为5973.3元,而在外省的人均收入为6585元,高出611.7元。因而使得桃源县劳动力今后的转移意向仍以省外为主,据调查了解,约有84%的劳动力愿意向省外转移,仅有16%的劳动力愿意在省内转移。
[桃源县统计局 郭建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