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常德单位GDP能耗

来源: 时间: 2006-09-1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8月份,湖南省公布了2005年各市州单位GDP能耗、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电耗等指标。从数据指标来看,常德市的能源消费状况在全省处于较优化的水平,三个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能耗低一方面说明常德以较低的能耗代价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增长,较低的基数却在另一方面给“十一五”期间常德节能降耗20%的目标带来了压力。

    一、常德市能源消费现状

    1、2005年常德完成GDP637.17亿元,消费能源折合689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为1.09吨标准煤/万元;消费电力54.87亿千瓦时,单位GDP电耗865.25千瓦时/万元;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303.62万吨标准煤,完成工业增加值169.07亿元,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1.80吨标准煤/万元。

    2、消费品种相对集中。常德能源消费品种以煤、石油和电力为主。2005年这三类能源品种的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85.3%,其中消费煤636.2万吨,占66.0%;消费石油类能源56.7万吨,占12.2%,电力消费量则为54.87亿千瓦时,占到7.1%。热力、沼气等其他能源消费品种的消费量占到全部消费的14.7%。

    3、消费分布比较集中在二产业。剔除在运输和输配中损失的15吨标准煤,常德能源终端消费量为674万吨标准煤。第一产业消费69吨标准煤,占全部消费总量的10.2%;第二产业消费442吨标准煤,占全市的65.6%,其中工业消费430吨标准煤;第三产业消费78吨标准煤,占全市的11.6%;城乡居民生活消费84吨标准煤,占全市消费的12.5%。

2005年常德市能源终端消费量情况表

 

煤合计

(万吨)

石油合计

(万吨)

电力合计

(亿千瓦时)

合计

(万吨标准煤)

终端消费量合计

400.16

56.32

50.86

673.60

()第一产业

16.30

9.08

3.70

69.48

()第二产业

320.62

15.41

33.58

441.89

其 中:工 业

320.17

10.41

33.41

429.63

()第三产业

12.74

28.65

4.51

77.87

()生活消费

50.50

3.18

9.07

84.36

 

    二、常德市能源消费对比现状

    1、常德单位GDP能耗居全省第12位。2005年全国和全省的万元GDP能耗分别为1.22吨标准煤和1.4吨标准煤,常德分别比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少0.13和0.31吨标准煤。全省单位能耗过2吨标煤的是娄底(2.96吨)和湘潭(2.14吨),常德分别为他们的36.8%和50.9%。

    2、常德单位GDP电耗居全省第11位。2005年全国和全省的单位GDP电耗分别是1358.5千瓦时和1035.8千瓦时,常德则分别比全国和全省的单位电耗少493.25千瓦时和170.55千瓦时。全省电耗最高的湘西自治州单位电耗达到了每万元2455.9千瓦时,常德仅为其的35.2%。

    3、常德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居全省第12位。2005年全国和全省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是2.59吨标煤和2.88吨标煤,省内最高的娄底为7.11吨标煤,常德的规模工业能耗比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都要低,仅为全国的69.5%,全省的62.5%,娄底的25.3%。

    三、常德市单位能耗偏低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常德的单位能耗之所以偏低主要是常德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工业能源消费水平是影响全市能源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常德的工业以食品加工、轻纺等轻工业为主,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烟草制造业占了常德规模工业的半壁江山。

    2005年常德烟草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7.9亿元,占全市GDP的15.4%,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7.9%,消费能源2.95万吨标准煤,仅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0.4%,不到全市规模工业的1%,烟草行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仅有0.03吨标煤。

    而剔除烟厂后,常德的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1.27吨标准煤/万元、1003.43千瓦时/万元和4.22吨标准煤/万元。正是因为烟草制造业在常德所占的比重大,导致这种平均后的能耗水平无法真实的反映常德目前在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耗能企业多且耗能水平高,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消费结构欠优,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等,都是当前常德能源消费中存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常德剔出烟厂后能耗与全国全省比较表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GDP电耗

(千瓦时/万元)

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全 国

122

135850

259

全 省

140

103580

288

常 德

109

86525

180

剔除烟厂后

127

100343

422

 
 
     四、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的对策建议

    1、节能是缓解目前能源紧张的有效途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节能工作,中国是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能源相当一部分靠节约满足,长期坚持节约优先必须成为常德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点。一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耗较低的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的比重,同时降低建材、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比重;二是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使单位能耗降下来;三是通过严格的管理节能。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常德能源技术落后,能源效率明显偏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常德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降低单位能耗的重要手段。一是提高工业用能技术,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用能技术,要增加现在化大型设备,淘汰小型设备,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余能回收技术;二是提高建筑用能技术,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设备和高效节能灯;三是提高交通用能技术,交通用能占常德能源消费总量的%左右,是油品消费大户,要长期关注汽车节油技术。

   3、寻找新能源,实现能源结构转变。常德长期以来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这是造成能源效率低下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要加快发展天然气、核能等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集中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这对确保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占凡  曾晓峰  庞黎)

    附:能耗指标解释

    1、能源消费总量:指报告期内社会各行业和居民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能源消费总量分为三部分,即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能源损失量。能源消费通常按实物量计算。

    2、终端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

    3、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与产出各种能源产品之和的差额。它是观察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量变化的指标。

    4、能源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能源在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放散量。

    5、万元GDP(或增加值)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其计算方法是用能源消费总量除以GDP(或增加值)。为了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对GDP(或增加值)的影响,应采用可比价格计算万元GDP(或增加值)能耗变化幅度。

    6、能源折标煤的折算系数:能源折标煤的折算系数=某种能源每千克实际热值/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7000千卡

    7、能源合计:能源合计是以上各种能源按实物量乘以折标煤系数,折成标准煤的合计数。能源合计=∑(各能源品种实物量×折标煤系数)。

 

 

 

[常德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