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7-07-2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常德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突出新型工业化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常德市经济呈现增长速度加快,运行质量良好,增长后劲较强,消费需求旺盛的态势。

    一、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支撑因素

    今年以来,常德市经济在近几年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主要情况是:

    ——增长速度加快。生产总值和一、二、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呈加快态势。

    首先是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加快。今年上半年常德市GDP增速达到14.0%,这是自常德市实行GDP核算制度以来,最快最高的一个增长速度。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GDP增速较快的一是1996年的12.6%;二是2004年的12.5%。由此可见,常德市经济增长呈明显加快趋势,常德市经济进入又一轮上升期。

    其次是一产业平稳增长。这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上半年,常德市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6.0%。

    第三是二产业特别是规模工业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常德市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长贡献率为49.8%,拉动经济增长6.9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47.1%,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常德市规模工业经过三个月的下滑后,从四月份开始稳步回升,4-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15.2%、18.5%、21.1%,呈现出稳步回升的态势。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县域规模工业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汉寿县、鼎城区、津市市、武陵区、安乡县和澧县,分别增长26.7%、 26%、 24.7%、22.5%、22.5%、22.2%。

    第四是三产业在一、二产业的推动下也加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常德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6.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运行质量较好,实现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居民受益。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常德市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重点支出保障及时,确保了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稳步发展。①、收入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常德市一般预算收入19.8亿元,比上年增加3.3亿元,增长20.1%。从增幅看,常德市上半年一般预算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3—6月,累计增幅分别为12%、16.3%、19.3%、20.1%。②、收入任务全面过半。一是总额过半。常德市一般预算收入已完成年初预算的59.01%,上划中央两税已完成年初预算的53.29%,上划所得税已完成年初预算的56.67%。二是市县同步过半。市本级和区县(市)分别完成年初预算的58.93%、59.08%,其中:武陵区58%、鼎城区56.5%、津市市57.6%、安乡县58.1%、汉寿县53.8%、澧县59.2%、临澧县73.4%、桃源县56.7%、石门县58.4%,德山65.1%、西洞庭70.5%、西湖提前半年完成全年预算收入。③、收入质量稳步提升。上半年,常德市完成税收收入11.9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60.1%,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常德市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9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5.9%;实现利税91.4亿元,同比增长35.9%;综合效益指数达到348.4点,增长49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3项指标优于去年同期。工业运行质量的改善得益于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业、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受公务员加薪、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好转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8元,同比增加919元,增长17.6 %,其中,人均工薪收入4156元,经营性收入637元,转移性收入1605元,财产性收入47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07元,增加227元,增长12.8%。6月末,常德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5.2亿元,比年初增加30亿元。

    ——增长后劲较强。常德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从2月份开始强劲回升,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2月份开始,常德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16.1%、16.1%、20.1%、26.4%、38.9%,呈现强劲回升态势。上半年,常德市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99亿元,增长速度达到38.9%,比去年同期提高17.5个百分点,其中更新改造投资15.6亿元,增长39.8 %;房地产开发投资15.2亿元,增长30.9%。投资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投资增势强劲,结构优化。近年来,常德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投资明显加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常德市完成工业投资36.11亿元,同比增长57.0%,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4%。增幅比第三产业高55.8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主要投向于制造业。上半年制造业投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1.43倍,其中烟草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四大行业成倍增长,分别完成投资2.34亿元、9.89亿元、1.69亿元、3.61亿元,同比增长1.15倍、46.0倍、1.91倍、2.31倍。从建设性质看,工业技术改造成为投资亮点,上半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5.6亿元,同比增长39.8%,高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0.9个百分点。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支撑力度加大。上半年常德市62个已开工的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45.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4.8%,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7%,有效地支撑了常德市投资的增长。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上半年常德市基础设施投资15.78亿元,同比增长25.1%,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3.6%。上半年,通村、通乡公路共改建四级及等外公路858公里,投入资金1.45亿元,城乡电网改造投入1.1亿元,极大程度拉动了农村投资增长。农村投资和工业投资的增长是常德市上半年经济和投资增长两个最大的亮点。四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批大项目开始启动,使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明显扩大,上半年常德市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440.8亿元,同比增长34.2%。去年下半年开工的创元铝业火电,今年开工的德山污水处理厂、石门海螺水泥、创元铝业11万吨电解铝工程等大项目,是投资快速回升的主要因素。

    ——消费需求旺盛。消费市场充满生机,特别是农村市场持续转暖。

    消费市场近几年来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常德经济的一大亮点。上半年,常德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消费持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限上批发零售业增势强劲。首先是原有大型超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家润多常德店、新一佳、国美电器、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四家大型超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19.6%;二是新增限上批发零售企业来势迅猛。步步高百货常德店、步步高百货澧县店、家润多泓鑫店、安乡新视野、澧县三联超市、桃源龙八购物和石门华能商贸有限公司7家限上批零企业,上半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大型超市由市到县的快速兴起极大地带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农村消费市场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增幅高于城市。农村消费市场异常活跃,主要得益于:一是 “两免一补”、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国家增加教育投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二是后顾之忧逐渐消除,消费观念正在随之改变,消费倾向正逐渐从基本消费转向享受消费,如配备大型电器、空调、个人电脑等。三是标准化乡村农家店建设的带动效应,今年常德市标准化农家店建设任务590家,到5月底止已建265家。标准化农家店的建设,规范了农村消费市场,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元至5月份,常德市共接待旅游人数216.4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人数2.84万人,港澳台同胞8958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80%、18%、5%。
今年以来,常德市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其支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一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常德市是湖南省的农业大市,一产业经济总量一直位居全省第一位。上半年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9.2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拉动经济增长1.06个百分点。一产业快速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较大,市本级财政已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8300多万元,一季度县财政及社会资金投入达1.9亿元。二是春油春粮喜获丰收,据统计,常德市早播面积达267万亩,比去年增加4万亩。预计常德市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09万亩,比上年增加22万亩。三是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上半年常德市共出栏牲猪275.4万头,同比增长0.48%,出栏牛9.9万头,与去年基本持平,家禽出笼4861万羽,增长6.8%,水产品总量15.5万吨,增长5.82%。

    二是第二产业特别是规模工业的强力拉动。上半年常德市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66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8%,拉动经济增长6.9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16.4亿元,增长21.1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2.5%,拉动经济增长5.95个百分点,其中烟厂上半年实现增加值73.1亿元,增长2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9.6%,拉动经济增长4.14个百分点。烟厂仍是常德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是第三产业特别是其他服务业发展提速。上半年,常德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6.2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2.6%,拉动经济增长5.97个百分点。

    四是投资在结构优化中快速增长。从总量和比重上看,常德市工业方面的投资份额大幅增加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上半年,全市完成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8.93亿元,同比增长57.3%,所占比重达58.2%,增幅比第三产业投资高出55.8个百分点。在工业的投资中,技改投资达15.6亿元,同比增长39.8%。常德市投资转向工业方面特别是技改方面将大大增强常德市经济发展的后劲,确保了投资对经济的持续拉动。

    从整体来看,规上工业、投资和消费需求仍是常德市下半年乃至今后几年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半年,常德市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运行态势更加稳定和成熟,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

    1、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加快优势产业成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还很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常德市形成了以烟草制品业为主导的“一企独撑”的工业经济结构。上半年烟厂实现增加值73.1亿元,同比增长23.3%,对全市规模工业的贡献率高达69.6%,比去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拉动常德市规模工业增长14.7%。

    上半年常德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还是常德卷烟厂,新进企业也发挥了部分作用,相比而言,大中型企业发展趋缓,拉动效果不明显。目前这种集中度极高的工业经济结构决定了常德市的经济发展极易受烟厂的经营状况所左右,当其发展形势良好时,常德市经济显得生机勃勃,当其发展减缓时,常德市经济很快就会出现滑坡。这种格局已经被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所证实。客观地讲,这种工业结构要在短期内发生改变难度较大。但从长远看,必须抓紧发展新的企业航母或航母群,增强常德市经济增长的平衡稳定性,尽量减少常德市经济对个别企业的过分依赖,并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巨大风险。

    2、工业园区发展不快,带动作用不明显。上半年,常德市园区工业(省定口径)完成增加值13.3亿元,同比增长17.5%,低于常德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9.9%,仅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横向比较看,常德市工业园区不论建设规模、档次和水平,还是经济总量、产出效益,与先进发达地区之间、与部分兄弟市州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对常德市经济增长十分重要而紧迫。

    3、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项目开发储备不足。尽管常德市项目库已储备为数不少的项目,但总的来看规模较小,档次较低。技术密集型项目不多,高科技项目更少,并且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二是建设资金缺乏。近些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投入,启动消费。但是市级财政投资能力弱,投资总量的增长仍主要依靠上级投资和银行贷款。三是投资环境欠优。

    4、企业流动资金将更加趋紧。受国家进一步收紧银根的大气候影响,5月份常德市贷款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回落,同比下降2亿元,从结构看,票据融资下降为主、长期贷款次之;分行业看,房地产业减少最多;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下降。这主要因为央行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信号发出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放款冲动受遏,对货币政策反应比较敏感。有关专家预计央行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或加息,预计今年下半年常德市企业的流动资金将更加紧张。

    三、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突出工业园区的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是“工业园区建设年”,首先我们要从硬件方面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社会投入,确保德山开发区建设投入达到3亿元,各区县(市)工业园区建设投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从软件方面我们要利用这次城市修编机会做好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优化环境,对入园的企业,简化审批收费手续,变多部门审批收费为一部门代理审批收费。针对熟练工人不足的问题,联合技工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训熟练的产业工人,实实在在为企业做好配套服务。

    2、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着力培育现有企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近几年常德市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常德市是一个内陆城市,资源不是特别丰富,区位优势也不是特别明显,因此我们的招商引资需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认为把现有企业服务好,特别是对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大力扶持培养,帮助其做大做强也是一种内部“引资”。如果我们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做好产业规划,培育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出一批重点行业,3至5个“航母”级的企业,常德市的经济会发展得更好更快。

    3、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的储备,申报和建设力度。目前,常德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规上工业和投资的拉动。近些年来,常德市先后上马了烟厂联合工房、常张高速、皂市水库、石门电厂二期,创元铝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投资基数,如果每年没有两、三个五六十亿元的重大项目支撑,基数都难保住,经济就会呈现下滑态势。我们一方面要借助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动向,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在常德上马。另一方面要研究引进战略投资者、国内大财团和在国内行业中具有垄断性地位的上市公司,结合常德市现有存量资本和企业资源,寻找契机,拼接新的重大项目和企业航母。三是今明两年要竭尽全力,尽快促成市域内的几条高速公路的动工建设。

 

[常德市统计局 叶征鹏 邹迎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