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全市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经济发展全面提速,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生产、消费、投资齐头并进,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经过前几年的平稳发展,今年常德市经济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今年全市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8.4亿元,增长速度达到13.9%,预示着全市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2.6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2.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37.1亿元,同比增长1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同比增长14.1%。
(二)、供需两旺,生产、消费迈向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一方面生产兴旺,工业经济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期。全市围绕“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市工业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迅速增加,总户数由年初的572家增加到现在的633家,净增61家。二是增速逐步提高,从4月份开始,全市规模工业累计增速分别为15.2%、18.5%、21.1%、21.0%、21.5%、23.7%,呈现逐月提速的态势。三是总量迅速扩大。1-9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3.2亿元,同比增长23.6 %,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四是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烟草、有色金属加工业、纺织、农副产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支柱产业继续领跑全市工业,1-9月分别实现增加值114.2亿元、8.22亿元、3.5亿元、7.4亿元、3.9亿元,分别增长28.6%、21.0%、22.5%、30.8%、26.2%。五是骨干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1-9月,全市规模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达到45家,增加值过5000万的企业26家,其中常德武陵结构二厂、澧县雪松化工、特力液压、金健米业、寰球电子科技、常德芙蓉烟叶复烤、杰新纺织、中联重科起重分公司等8家企业增加值增长幅度都超过了30%。
另一方面消费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成为近两年常德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今年以来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速度。1-9月更是再创历史新高,累计增长速度达到17.3%,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6亿元。城乡两级消费品市场都持续红火,市级消费品零售总额69.7亿元,同比增长17.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121.9亿元,同比增长16.9%。台湾大润发、苏宁电器等大型联锁零售企业的进驻,新的住宿餐饮企业开张,进一步推动了常德市零售市场和住宿餐饮业的发展。1-9月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7.7亿元,同比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5亿元,同比增长19.1%。
(三)、社会各界投资欲望强烈,催生投资快速增长
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快速增长。4月份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迅速走出一季度的低迷态势,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8.3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比1-3月高出15.3个百点。其中城镇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0.8亿元,同比增长32.3%,比1-3月高16.2个百分点;农村各项投资27.5亿元,同比增长21.7%,比1-3月高11.1个百分点。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有:一是工业投资多。由于创元铝业21万吨电解铝、石门海螺水泥、恒安三期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强力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加快,1-9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56.43亿元,增长54.7%,比重占到5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6个百分点。二是农村投资活跃。1-9月全市农村投资完成27.5亿,同比增长21.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6个百分点,特别是农村500万元以上非农户投资额完成4.8亿元,增速达到102.5%。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火爆,1-9月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24.7亿元,同比增长36.5%。房地产投资从4月份开始升温,增长速度从1-3月的10.2%到1-6月的30.5%,再到1-9月的36.5%,增长速度持续走高。四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强力推动下,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有部分战略投资者落户常德,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还有一部分项目已达成投资意向。湘投控股投资的金天钛业已在进行土地平整和挡土墙施工;泰格集团投资的30万吨溶解浆及7万吨胶粘纤维项目年内可开工;中广核投资的常德核电站年内可完成可研编制;香港贵联集团拟再增资2.3亿元对金鹏凹印实施技改;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也有意寻求合作项目。
其次是招商引资成绩显著。1-9月,全市新批三资企业23家,总投资28.6亿元,同比增长73.3%,合同外资额19358万美元,同比增长35.9%。全市实际引进内外资总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28.2%,总量已与去年持平,其中,外资到位14450万美元,同比增长39.4%;引进市外国内资金121.7亿元,同比增长31.5%。仅9月,就新批了4家外商独资企业和1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计新增合同外资6323万美元(含增资2000万美元)。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第三是金融市场活跃。受股市持续火爆的影响,全市金融市场活跃。储蓄存款余额减少,各项贷款余额增长迅速。截至9月底,全市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96.8亿元,比年初增加31.6亿元,增长6.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9.4亿元,虽然比年初增加了24.1亿元,增长6.8%,但是余额呈现减少的趋势,9月末比上月末减少存款3.2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参与金融活动。与此同时,各项贷款余额增长快速,截至9月底,全市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15.9亿元,比年初增加42.2亿元,增长15.4%,仅9月份就新增贷款7.7亿元。
(四)、财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加
税收强力拉动,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常德卷烟厂产品结构进一步调优,高档卷烟比重加大,产销形势很好,带动全市财税收入较快增长。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0.0%;各项税收入库17亿元,同比增长1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3.5亿元,同比增长47.4%;从支出项目看,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关爱弱势群体为民办实事等重点项目支出均落实较好。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快速增长。随着工资改革政策的落实,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迅速,1-9月,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089元,同比增长16.2%,比去年同期高出8.9个百分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农民收入也迅速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120元,同比增长12.6%,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10%,其中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速分别达到36%和22%。
(五)、社会事业稳步协调发展
一是社会事业进展顺利。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政策顺利实施,全市13万名以上学生受益。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91个,完成投资2400多万元,年底前可全部竣工。恢复和改造乡镇卫生院53所。二是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成效。1-8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8万人。随着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的启动,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始向更高层次提升。三是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75万人,医疗保险参保2.3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89万人。落实农村低保对象10.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员达到174万人,1-8月支出补偿费9635万元,农民生病就诊住院率提高了50%以上。
二、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结构制约常德市经济发展速度
作为农业大市的经济结构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常德市的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4.5%,而其增长速度又不到GDP增长速度的一半,直接影响全市经济的增长速度。如果常德市的经济结构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则三季度常德市GDP增长速度将达到16.9%以上。如何进一步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优化全市的经济结构,将是全市今后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国税收入增长乏力
1-9月,全市国税收入入库14.13亿,仅增长3.9%, 9月份,全市国税入库11644万元(不含车辆购置税、海关代征和烟厂入库税收),同比减收5364万元,下降31.54 %。其中,“两税”入库10707万元,同比减收5239万元,下降32.85%,企业所得税入库166万元,同比减收55万元,下降24.87%,外资企业所得税入库69万元,同比减收186万元,下降72.94%。主要原因:一是工业经济不足以支撑税收的高幅增长。常德工业投入明显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新增亮点不多,1-9月工业园区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8.1%,规模企业中的亏损企业达159家,亏损额2.42亿元,亏损幅度达到25.1%。二是政策变化对税收的影响有减无增,造成本月税收减收872万元。三是消化上半年预缴税款,直接减少税收1650万元。四是非即期因素导致去年入库基数过高。去年9月份正是全市宏观税负专项活动开展的高潮期间,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清理漏征漏管入库各类税收4335万元,今年9月份只有740万元,减少3595万元。
(三)、物价上涨对全市居民消费和工农业生产造成明显压力
一是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居民消费影响重大。1-9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5.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4.5%。构成CPI的八大类指数
全年预计及后段工作建议
今年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的预期目标将能圆满完成。预计全年实现GDP832亿元,同比增长13.5%;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6.0%;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20%;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同比增长13.6%。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亿元,同比增长15.7%,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项目)215亿元,同比增长21%。
通过对1-9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第四季度的经济工作应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中心,推动工业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深入分析税源,加强征管力度,确保财税增收;突出抓好重点工程,确保投资高效快速增长。
(一)、抓好重点企业确保工业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重点抓好常德卷烟厂、创元铝业、恒安纸业、石门华电、湖南车桥、湖南杰新、常德纺机、常德烟机等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此确保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进一步增强市县工业园区对工业企业的承载能力和吸引能力。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社会投入等形式,确保德山开发区及各区县(市)开发区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努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强项目的开发和包装,在更高层次、更大平台上发布和推荐项目,争取银行支持。通过走“工业强市”之路,带动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此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深入分析税源,强化征管,确保增收。一是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财源税源调查的成果,认真分析收入结构,在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土地出让收入、个体私营企业税收等薄弱环节上对症下药、狠下功夫;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密切掌握纳税人的资产状况、产能、能耗状况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情况、财务核算等与税收密切相关的情况。二是强化征收手段,积极推广专业化、行业化征管模式,尽快普及税控机的使用,大力推进房地产税收、车船税税收一体化工作,要严格执行税费政策,把好税收优惠关和税费减免关,严禁私自越权减免,对已过期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加强清理,及时恢复征收;要不断强化征管措施,努力克服政策性减收等因素的影响。三是结合所得税汇算清缴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的实施,切实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确保所得税应收尽收。
(三)、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确保经济发展后劲。以重点工程为推动投资增长的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特别是对于列入今年新开工计划要专题研究,重点调度。对需要部门开展工作的问题,将责任明确到单位,明确到相关责任人,限期解决。加快东常、常岳、常邵三条高速和常德电厂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开工。
[常德市统计局 叶征鹏 邹迎新 成树节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