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封闭经济体,还是开放经济体,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高新技术行业,都无一幸免的遭受了重大冲击,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危害在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内陆城市,尤其是经济外向度非常低的常德,这一次也不能偏安一隅,独善其身,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的遭受了影响。财税收入增速放缓,引进外资大幅度降低,工业企业效益严重下滑等等,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下面笔者仅从规模工业的角度来谈谈金融风暴对常德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风暴下的常德规模工业发展表现
表现之一:增速放缓。今年1-9月份,常德市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43.8亿元,增长19.8%,增幅同比回落了3.8个百分点,前三个季度累计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5.4%、21.6%、19.8%,呈现逐季下滑趋势,如果将上半年冰灾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三季度的下降幅度还会大一些。从前三季度规模工业经济发展轨迹来看,与金融风暴的发展和演变有着惊人的相似,这里面有巧合也有必然。
表现之二:效益下滑。1—9月,规模企业(不含卷烟厂)实现利润8.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64.6%。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中总资产贡献率下降了0.12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了1.3点,由于人均劳动生产率受产值增长较快影响提高较多,所以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还是提升了20多点,但是提高的幅度处于历史低位。企业效益下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费用大幅度增加,规模工业企业三项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增长了19.2%、33.3%和48.1%,费用的增加导致了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加了45.7%,比收入增速高了近3个百分点。由于宏观政策的滞后性,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并没有使加在企业身上的负担减轻,企业所面临的税费并没有减少,规模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以及增值税的增长幅度都接近三成。
表现之三:外商投资减少。金融危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资本市场流动性减弱,市场上的热钱不但不敢流出来,反而大肆的回笼,各大金融机构轻易不敢放贷,甚至银行与银行之间的拆借都大打折扣,使得投资资金大幅度减少。今年 1—9月,常德市工业招商引资总额中引进外资折合人民币2.63亿元,同比下降了67.1%,让人触目惊心。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有一个乘数效应,投资放缓对经济下滑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工业投资减少,势必还会影响到今后一年甚至几年的工业发展速度,所以,金融危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还远没有结束。
表现之四:出口交货值增速大幅度下降。金融危机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外需下降,国外对我们的产品需求大幅度减少,致使我们的出口增长放缓。今年1—3季度,常德市出口交货值的增速分别为102.4%、84.6%和42.5%,逐季大幅度下降,三季度增速比一季度竟然下降了59.9个百分点。在内需一段时间内难以启动的情况下,外需的大幅度减弱,对工业经济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
表现之五:部分与国际市场接轨和外向度较高的行业或企业遭受重创。有色金属市场国内外基本上实现了接轨,由于金融危机的加剧,使投资者对几乎所有商品期货市场失去信心,撤离期货市场,直接导致全球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出现下跌。期货市场价格传导到现货市场,致使现货市场价格也“跌跌不休”。今年以来,我国市场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也出现大幅度下滑。铝锭的价格从最高的20000元/吨,目前下降到了近14000元/吨。仅此一项,就将影响到常德市创元铝业产值减少6亿元。常德纺织机械厂是常德市历年来发展较好的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4个多亿,由于受到下游纺织行业出口受挫,订单减少的影响,今年以来,纺织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出现了严重下滑,有订单无人来提货,存货越积越多。1-9月完成产值不到去年的60%,增加值仅为0.72亿元,下降了51.7%,目前企业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电机行业也同样如此,常德市金龙电机其产品有七成销往国外,由于近来国际市场铜价暴跌,而铜是电机产品重要的原材料,外商看到铜价格下跌,对电机的价格预期也较低,因此都持币观望,据企业统计人员反映四季度其出口形势会非常严峻。
二、金融风暴下常德规模工业发展机遇
金融风暴虽然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使我们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加,但是在看到不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机遇,抓住机遇,我们就能转害为利,使经济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常德规模工业经济发展面临以下机遇:
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转向带来的机遇。随着能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粮食价格的下跌,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减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经由“两防”转变为“一保一控”,从紧的货币政策也有所放松,10月29日晚间,国家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这是自9月16日利率调整转向以来央行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连续三次降息。降息的主要目的当然是想稳定经济增长,途经就是通过降息来增加资本的流动性,拉动投资增长,从而保持经济增长在一定的水平,不至于出现严重的下滑。因此,常德可以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国家放松银根的机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多上项目,或者加大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把以前在这些方面的欠账补上,保持投资在一定的规模之上,维持经济稳定增长。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银行利率下调和贷款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的良好机遇,扩大生产,提升技术,培养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货币政策调整的同时,国家的财政政策也在跟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宣布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我国自2006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回调,也是财税政策维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下一步企业减税退税以及补贴政策或许已经列入议事议程,常德的规模工业企业要做好这方面的充分准备,顽强的挺过现在的困难时刻,准备迎接企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电力行业,更要从长远出发,不要被当前的巨额亏损所束缚(或许等国家补贴政策出来以后,今天的亏损就是明天的利润)。压缩生产任务,降低生产能力,从长远来看,能源、资源依然是我们工业经发展的主要瓶颈,电力生产与供应等能源资源行业的发展依然有广阔空间。
二是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这一轮金融危机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已经充分显现。金融业遭受的重创自然不在话下,美国许多在历次大风大浪中坚挺的百年老店都不堪重负,纷纷关张。危机由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之后,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在国内,先是能源资源和有色金属价格急速下挫,引起能源资源和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剧减,经营惨淡,接着就是那些外向度高、附加值低、没有品牌效应的沿海企业纷纷倒闭,如玩具厂、鞋厂、皮革厂等等,部分企业倒闭时拖欠工人工资仅达几千万元,可见选择破产时心情有多无奈。
沿海外向型企业的破产倒闭必将引起产业的梯度转移,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沿海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有着把它们转移到其他地区的强大压力和动力。
常德地处中部,是沿海向黔川云贵地区推进的门户,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随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常德已经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与沿海地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另外,常德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且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劳动工资和土地价格又相对较低,这些优势为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遇。
三是发展模式转型的机遇。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全球经济重新洗牌,各国各地都将对自己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找出一条更加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从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来看,那些具有比较优势,企业具备自生能力的经济体,往往冲击不大。一个经济体的多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关键取决于该经济体中的企业在行业和技术上的选择是否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只有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正确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体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内涵所在。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味的要求所有的地方都搞高精尖,是要因地制宜,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当前常德的发展依然停留在大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全市上下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没有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只要是大的投资资金,不管是什么项目,是不是与常德现阶段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是不是与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一致,都照单全收,盲目引进。尤其是近两年来,常德火电、有色金属、水泥等高能耗行业集中发展,造成当前常德市节能降耗举步维艰,1—9月规模工业能耗降低率居全省倒数第一位。因此,要充分吸取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教训,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把好项目入口关,走符合常德市情的科学发展道路。
三、金融风暴下常德规模工业发展对策
对策之一: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当前常德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还在于资金、技术和能源资源这三块,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这次放松银根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帮助有发展潜力,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争取贷款,扩大他们的生产,使他们做大做强。对于一些技术落后的传统产业,要充分利用这次沿海企业倒闭的机会,引进他们相对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大量吸收他们熟练的技术工人,促进企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对策之二:转变政府职能,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亚瑟?刘易斯曾经说过:每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明智的政府。如何成为明智的政府?林毅夫先生提出过三点意见:一要把握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顺着方向推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二要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政府尤其要做好规划和服务,把当地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起来。第三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的角色是搭台,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中,唱戏的主角必须是企业。笔者认为这三点意见,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三个方向。
对策之三:产业协同发展,经济发展要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工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改变各产业间相互关系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常德当前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依然是孤立的工业发展道路,一、三产业没有和工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致使我们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却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我们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却没有全国有名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企业,我们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没有初具规模的工业服务业企业。产业协同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的关系,不能孤立地推进工业化,农业要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工业要成为农业优化发展的动力,三产业要为一、二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工交科曾晓峰 庞黎]
[责编:周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