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在经受了年初特大冰灾考验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契机,以构建“两型”社会为核心,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立足桃源实际,精心组织、负重奋进,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据初步核算,桃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9.37亿元,增长13.4%,增速高出上年2.3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一、基本情况,分三次产业看
1、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9.26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完成增加值19.01亿元,林业完成1.48亿元,牧业完成16.01亿元,渔业完成2.2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0.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减4.1%、-13.3%、8.1%、1.1%和-1.2%。第一产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种植业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主要是种植业产业结构调优,主要农产品面积、产量有所增加所致。全县大宗农产品如粮食、棉花、油菜籽、茶叶、水果等种植面积、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大部分已形成优势产业。二是养殖业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结构有所调整,畜禽产品有增有减、产销两旺。据调查了解,桃源县的养殖业经过前几年的调整,逐渐形成了特色养殖和规模养殖,专业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小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感召和产业笼头企业及养殖大户的带动下,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户加入其中,使全县的养殖业得到恢复性增长。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近几年来,桃源县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省市为民办实事工程,在以水、电、路、沼气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四是动植物防疫保障有力。由于全县上下高度重视、严防死守,没有暴发大的动植物疫情,从而确保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果。
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7.71亿元,同比增长24.7%。二产业中完成工业增加值32.91亿元,增31.2%;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8亿元,下降7.7%。第二产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规上工业企业生产加速运行,重点工业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结果。今年前九个月,桃源县规上工业企业大部分生产销售形势较好,后几个月由于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生产一度受阻。特别是大型工业航母创元铝业公司第二期扩改投产以来,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快速增长,尽管下半年出现生产销售滞缓现象,全县规上工业仍以较快速度增长。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14亿元,同比增长41.9%,为近几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2.40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县第三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三产业领导小组调度得力、措施得当,以及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的结果,主要体现在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生产经营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全县非营业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7亿元,同比增长17.1%。营业性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2.53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05亿元,增长14.1%;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22亿元,增长13.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0.91亿元,增长15.2%;其他营业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5亿元,增长16.4%。由于受国内大气候的影响,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较低,分别只有3.2%和1.6%。
二、主要特点
通过分析今年桃源县生产总值统计数据资料,概括出以下四大特点:
1、绝对额增加较多。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净增17.56亿元,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增加额度。
2、增长速度较快。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3.4%,为近10年来最快的一年。
3、人均值比较高。2008年,桃源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驻人口计算达13500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5%,也是近10年来人均值增长最快的一年。若以当前汇率折合美元为1980美元。
4、内部结构趋优。桃源县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由上年的40:30:30调整为今年的35.9:34.5:29.6。由此可以看出桃源县二、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三次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化,同时也说明了桃源县的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迈进了一大步。
三、从产业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角度看
1、从产业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成为全县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2008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2%;第二产业为54.7%,其中工业贡献率为57.5%;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2.1%。
2、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观察,工业是最活跃的板块。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7.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经济增长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4.3个百分点。
[供稿:桃源县统计局 颜忠明]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