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常德市规模工业经济较快增长,高耗能产品产量增幅回落,企业节能降耗获得成效,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76%。
一、 规模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同比下降
2008年常德市规模工业企业生产各种能源142.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5.3%。其中:生产一次能源92.5万吨标准煤,增长2.8%;生产二次能源49.5万吨标准煤,下降17.2%。一、二次能源产量比重分别为65.1%和34.9%,一次能源生产在水电的带动下,比重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2008年规模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统计表
实物量 | 折标准煤 (吨标准煤) | 比重 (%) | 增长幅度 (%) | ||
合 计 | - | 142.0万 | 100.0 | -5.3 | |
一次能源 | 原煤 | 92.7万吨 | 66.2万 | 46.6 | -2.4 |
水电 | 21.4亿度 | 26.3万 | 18.5 | 18.7 | |
二次能源 | 火电 | 40.3亿度 | 49.5万 | 34.9 | -17.2 |
二、 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1、能耗增速回落明显。2008年常德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3%,综合能源消费量419.1万吨,增长7.9%,比工业增加值增速低14.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总体呈现出生产平稳较快运行,能源消耗增幅回落的良好态势。
2、能源消费集中于五大行业。2008年常德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在3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五大行业,这五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计达330.1万吨标准煤,占到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八成左右。
3、能源消费以原煤、电力为主。2008年常德规模工业企业消费原煤477.3万吨,折合标准煤339.3万吨;消费电力76.6亿度,折合标准煤94.1万吨;原煤和电力消费占到全市能源消费量的88.8%,这一比重比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其中,受全市火电产量下降影响,原煤消费量下降1.3%,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了5.3个百分点;受创元铝业产能扩张,铝锭产量大幅上升的影响,电力消费增长36.3%,占全市能源消费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
综合能源消费量 | 原煤消费量 | 电力消费量 | ||||||
行业 | 数值 (万吨标准煤) | 比重 (%) | 行业 | 数值 (万吨) | 比重 (%) | 行业 | 数值 (亿度) | 比重 (%) |
- | 419.1 | 100.0 | - | 477.3 | 100.0 | - | 76.6 | 100.0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4.9 | 25.0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96.8 | 41.2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0.4 | 52.8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88.2 | 21.0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99.9 | 20.9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9.0 | 11.8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52.9 | 12.6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56.4 | 11.8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6.5 | 8.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9.0 | 11.7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49.2 | 10.4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9 | 6.4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35.1 | 8.4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26.5 | 5.5 | 纺织业 | 3.7 | 4.8 |
4、各县市区之间差异很大。受行业分布的影响,各县市区能耗水平差异很大。能耗最大的石门县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29.8万吨标准煤,成为能耗唯一过百万吨标准煤的地区,能耗总量占到全市的十分之三,而工业增加值却不到全市的二十分之一,单位增加值能耗高达7.98吨标准煤/万元;而武陵区(含市直、德山)完成了全市65.6%的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只占全市的6.3%,单位增加值能耗为0.12吨标准煤/万元,仅为石门县规模工业能耗水平的1.5%。此外,临澧、津市、桃源、澧县等地区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均高出全市平均水平一倍多。
三、 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取得成效
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扩大。2008年常德市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1.23吨标准煤(现价),下降11.76%,下降幅度比上年提高了0.95个百分点,全年共节能55.8万吨标准煤。在35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有所下降,下降面为60.0%。其中下降幅度超过20%的有8个行业;下降幅度在10%―20%之间的有6个行业。占全市工业能源消费量四分之一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耗下降19.0%,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达13.4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对全市完成节能降耗任务贡献较大。
2、大多数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下降。2008年,全市统计的26种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中,有23种产品单耗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面达88.5%。降低率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单位合成氨耗电和单位合成氨耗标准燃料煤,单耗下降较多的还有电力行业火力发电每千瓦时耗标准煤329.09克,较上年降低3.25克;吨铝综合交流电耗1.43万千瓦时,较上年降低192.51度电;吨水泥综合能耗132.64千克标准煤, 较上年降低7.26千克。
3、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2008年,常德市规模工业用于加工转换投入能源总量为157.1万吨标准煤,产出二次能源总量为65.3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总效率为41.5%,比2007年(36.5%)提高5.0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效率为35.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供热效率为89.6%,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减少了能源加工过程中的损失,仅此一项就使规模工业节能三十多万吨标准煤。
四、 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原因
1、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节能政策,增强节能意识。制定和采取了一些节能政策措施,出台节能目标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建立全社会单位能耗考核制度,提高了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各级政府和工业企业将节能降耗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推广节能技术和工艺、采用优质能源和加强能源管理工作等措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节能降耗起到支撑作用。2008年,规模工业生产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工业增速为22.3%,高出综合能源消费增长14.4个百分点,特别是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7.3%,综合能源消费比上年下降36.2%;纺织业增加值增长27.7%,高出综合能源消费增长18.7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6.6%,高出综合能源消费增长9.8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1%,综合能源消费比上年下降17.0%。这些行业以较少的能源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有效地支持了节能降耗。
3、重点能耗产品增幅下滑,拉动能耗下降。常德是以食品、纺织等为主体的轻工业城市,近两年新增了石门华电、创元铝业、海螺水泥等大型高耗能企业,工业结构趋向重化工,规模工业能耗水平也随着这些企业产品的生产而波动,尤其是火电和铝锭这两种产品对全市能耗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相当大。2008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在火电和铝锭产量均保持较均衡增长的情况下,全市规模工业能耗也保持适度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12.9%和9.8%;二季度在铝锭产量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当季能耗增长幅度超过20%,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仅下降3.6%;四季度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深化,铝锭市场价格不断下滑,铝锭产量同比下降6.0%;加上电力需求不足,发电设备闲置,火电产量四季度同比下降54.8%,两大主要耗能产品产量的下滑,有效地带动了全市能耗的下降,四季度当季全市能耗同比下降6.8%,拉动能耗下降作用明显,扭转了上半年能耗增长过快的趋势。
4、重点能耗企业技术改造出成果,降耗成效显著。近两年,重点能耗企业完成的节能工程技术措施所发挥的节能效应逐步显现,表现出较好的节能效果。如湖南桃源杰新印染有限公司是常德市的耗能大户,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煤以上,2007-2008年,该公司先后投入1800多万元开展节能减排工作,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对老式锅炉进行改造,使热效率提高了15%;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对大功率电机进行改造,一年可节电70余万元。湘澧盐矿投资4200万元,实施热电系统炉机改造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装备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达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统计数据显示,重点能耗企业2008年节能降耗累计完成投资约31.0亿元,比上年增长64.0%,新增固定资产29.9亿元,增长88.1%。
五、 规模工业节能降耗面临的制约因素
2006年-2008年常德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能源消费品种单一结构不优、能源消费行业及地区间极不均衡等一些制约因素,尤其是部分高耗能行业将在今后两年内集中并快速增长,对常德市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带来巨大挑战。
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近两年常德电力设备不断充实,火电装备达到185.7万千瓦,按照一年发电4000小时计算,年发电量可达到74.28亿千瓦时。2008年上半年,煤炭价格彪升,各大电厂用煤告急,全市电力需求大,却无煤发电;下半年煤炭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但受金融危机冲击,部分企业生产不景气,用电需求增长有限,电力企业生产远未达饱和。全年规模工业火力发电量仅有40.33亿千瓦时,这是近三年来的最低点,2006年、2007年火力发电分别为58.1亿和48.8亿千瓦时。预计2009年电力行业在今年低基数的起点上,会有所增长,如果达到近三年的平均水平49.1亿千瓦时,将新增能耗28.8万吨(按照329.09克标准煤/千瓦时耗能计算)。
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以创元铝业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行业,从2005年开始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2006、2007和2008年工业生产分别增长11.4%、30.3%和51.5%。该行业单位能耗高,对电力依存度大,万元增加值电耗高达1.73万千瓦时,尤其是创元铝业2007年底完成了三期技改,年产铝锭可达33万吨,创元铝业能耗大幅增加是全市规模工业能耗的主要增长因素。预计明年在国家拉动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影响下,铝锭需求会有所增长,全市有色金属行业在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会保持增长,节能降耗压力仍然很大。
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常德市的一大支柱产业,企业数量多,达到92户,占规模工业11.7%,创造了全市3.0%的增加值,尤其是水泥制造业,户数达到44户,实现增加值6.0亿元。2008年10月海螺水泥纳入规模工业,该企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单位能耗远低于其他水泥企业,在它的冲击下,部分能耗高、设备旧,技术落后的小型水泥企业目前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效的优化了全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单位能耗水平;但同时也增加了全市水泥产量规模,单季全市水泥产量达226.4万吨,同比增长63.0%,全年产量突破600万,达到615.2万吨。2008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新增能耗12.1万吨标准煤,拉动全市能耗增长3.1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临澧县冀东水泥的建成投产、桃源县牛力水泥新产能的扩张运行和鼎城区南方水泥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使全市水泥产量突破1000万吨,这些新增企业的投产,使能源消费总量刚性增加,直接带来全市能耗总量的净增加,成为全市能耗增长的主要因素。
综合来看,2008年常德工业能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主要受能耗低的企业高速增长和金融危机导致全市部分高耗能企业减产等因素影响,但后一种影响带有很大偶然性。长远来看,随着电力、有色、建材等高耗能工业项目的不断扩展,常德市工业重化趋势明显,今后常德工业发展对能源特别是原煤和电力的依赖会越来越高,在“十一五”的后两年,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
六、对策建议
一是坚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常德规模工业能耗较低,主要得益于烟草行业占工业比重大,近两年,常德烟厂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高速增长优势,已充分发挥,一类卷烟比重提高到了60%左右。今后,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烟草行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烟草行业,另一方面积极发展能耗低、产出高的新兴产业,如机械、电子、生物科技等,以此来带动整个工业的快速增长,使新兴产业和重化工产业均衡发展。
二是推陈出新,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的政策方针,在存量上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政策,严格执行国家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对生产粗钢、水泥、烧碱、合成氨、电石、铁合金等22项高耗能产品的企业,实施超能耗限额加价政策、促进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或关停淘汰。
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的能源监测。突出抓好石门、临澧、桃源、澧县、津市等县市区的能源监测工作;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等五大行业和大唐发电、创元铝业等16户国家和省监测的重点能耗企业要重点监测。尤其对重点企业能源测量器具的配备、节能降耗知识的培训和节能技术信息的提供上,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服务和巡查,促进企业不断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占凡]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