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是经济发展复杂多变的一个时期,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美日经济虽有复苏迹象不明朗,国内经济稳增长压力加大,持续的阴雨天气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艰克难,调结构、转方式,狠抓项目建设,全市经济呈缓中趋稳的良性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4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一产业增加值96.1亿元,增长4.2%;二产业增加值415.7亿元,增长14.8%;三产业增加值336.2亿元,增长9.3%,经济仍呈工业主导型的发展特征。
一、经济运行的特点与态势
(一)三次产业呈“一产业稳、二产业缓、三产业暖”的发展态势
1、农业生产稳定。今年以来,由于长期低温阴雨寡照,种植业受其影响较大,但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养殖业发展较好,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96.1亿元,增长4.2%。畜禽产量保持增长,出栏肉猪302万头,增长4.0%;出栏家禽4876万余,增长3.0%。油菜籽产量51.4万吨,减少2.7万吨,下降4.9%。主要农作物稳定扩面,早稻播种面积达362万亩,增加8.5万亩,增长2.4%;中稻面积达125.5万亩,减少4.1万亩,减少3.1%;棉花播种面积143.1万亩,增长1.3%。
2、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常德规模以上工业受国际国内市场持续疲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等多种因素影响,生产呈平稳放缓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3.1亿元,增长16.2 %,增幅居全省前列,但增幅比上月累计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6.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烟草产业仍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稳定发展的主要支撑,上半年烟草制品业实现增加值219.8亿元,增长19.8 %,占全市工业比重为57.4 %,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8个百分点;全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实现增长,比例近八成,增加值超5亿元的十个行业中有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4个行业增幅超过17%;高耗能行业增长放缓,比重有所下降。上半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57.9亿元,增长8.3%,增幅低于规模以上工业7.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5.1 %,比重回落1.3个百分点。超六成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在全市产品产量统计目录的165个产品中,有109个实现增长,占产品数量的66.1%。
3、三产业稳中趋暖。上半年,全市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36.2亿元,增长9.3%,增速比一季度上升2.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增长较快,货物周转量增长37.4%,旅客周转量增长11.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8亿元,增长15.4 %,其中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分别增长22.8%、14.6%、10.9%和17.0%。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1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5亿元,增长21.0%。
(二)三大需求增速均现回落
1、投资增速高位回落。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1.3亿元,增长38.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比上月累计回落1.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是增长主力,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57亿元,增长36.5%,比重超过50%,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8.9%。在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投资增长,其中食品加工业完成投资20.4亿元,增速达1.6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投资22.9亿元,增长53.3%;房地产开发投资33.9亿元,下降3.0%,增幅同比回落47.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拉动作用趋强,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208.1亿元,增长45.6%,占投资比重三分之二,增速超过国有经济投资增速7.5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5.8%,拉动投资增长28.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常德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重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工程分别完成投资119.9亿元、73.5亿元、19.9亿元、10.1亿元,较去年增长34.3%、61.5%、54%、23.5%。基础设施投资中,水利延续了今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完成投资44.2亿元,增长67.9%。
2、消费市场逐步降温。受国家部分优惠政策取消,以及实施三年之久的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的刺激效用递减等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1.8亿元,增长 15.4 %,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0个百分点,今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始终比去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左右,2月份曾达到了3.7个百分点。
3、进出口指标全面下滑。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7亿美元,同比下降3.9%。其中,进口完成7913万美元,下降7.0 %;出口完成9075万美元,下降1.1%。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今年来进口数量大幅增加,上半年分别进口1835、175万美元,增长146.5%、39.2%。
(三)经济运行质量有喜有忧
1、节能降耗形势较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下降6.8%,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9.8%,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动率实现双降。
2、财税收入增速快。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82.6亿元,增长25.3%,其中市本级35.0亿元,增长11.5%,区县(市)财政总收入增幅均超过30%。全市国地税收入65.2亿元,增长15.0%;国税收入22.4亿元,增长16.5%,其中增值税15.3亿元,增长11.0%,消费税1.4亿元,增长24.0%;地税收入42.8亿元,增长14.1%,其中非税收入9亿元,增长30.6%。
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5元,增长13.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911元,增长21.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
4、企业效益有所下滑。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明显(以下效益部分不含烟厂),利税和利润增幅4、5月份为负增长。上半年,全市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40.6亿元,增长10%,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7.2亿元,实现利润23.7亿元,仅增长1%和2.1%,利税增幅比一季度回落6.4个百分点,利润增幅仅比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
(四)经济发展环境总体稳定
1、金融运行平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75.3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个人存款余额897.6亿元,同比增长20.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96.7亿元,同比增长19%。分期别看,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同比增长26.4%;短期贷款趋于稳定,同比仅增长9.5%。
2、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在长沙“第七届中博会”上,常德通过成功举办投资推介会,现场签约38个项目,投资超过160亿元,全市共引进项目44个,总投资279.7亿元。这批项目的引进,将为常德今后的投资和项目建设打下基础。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投资长期高速增长难。今年以来,全市投资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但同时应该看到,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全市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一是重大战略性项目偏少,尽管全市每年投资一大批产业项目,但是能起到突破性发展,能够增加财税,从根本上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偏少。二是目前房地产走势不明朗,市场低迷。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反映出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常态化,市场观望情绪加剧,同时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与民众的期望差距较大,对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三是部分重点工程进度不快。从全市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来看,267个计划新开工的重点项目中仍有76个没有开工,52个应该竣工项目未竣工,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缓建的续建项目没有复工。
2、效益增长难。据调查,目前农业生产成本上涨较快,种子价格上涨20%以上,尿素、碳酸氢铵零售价格分别为2500元/吨、780元/吨,分别上涨11.1%、4%,农资价格相对过高,人工费用、机耕费用等农林牧渔业服务费用均不同程度上涨,农民生产投入成本难以降低,制约农民扩大再生产积极性。工业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较大。据物价局6月价格监测表显示,烟煤、白煤价格为680元/吨、600元/吨、分别上涨4.62%、3.45%,柴油、97#汽油价格为8543元/吨、10461元/吨,较去年同期稍有下降,但降幅仅为0.58 %、0.89%。钢材、水泥价格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不足以改变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局面,从上半年规模工业企业上报的796家企业的情况看,亏损企业达117家,增长9.3 %,企业应收帐款高达1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 %,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局面加剧,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利息支出和应付职工薪酬增幅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个、21个、 21个、21个和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仅增长1%,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大幅挤压。
3、稳增长压力大。由于常德市的工业化进程还未完成,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工业发展快,则经济发展快。今年以来,常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从3月份开始一路回落,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6.7个百分点(影响GDP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骨干企业产值不同程度下滑,6月份烟厂产值同比下降0.3%,创元产值增速下降4.8%,恒安下降15.7%,华南光电下降36.9%;云锦、纺机、力元新材、冀东水泥、石门电厂等企业产值均负增长,6月份,产值负增长的亿元企业达39家。重点骨干企业生产下滑,必然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回落,进而影响全市经济增长速度,如果全市规模以上业增速下半年不能回升,全年目标任务极难完成。
三、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国际方面,虽然目前全球经济依然脆弱,欧元区债务危机没有完全解决,该地区的金融动荡仍可能加剧并向全球传播,而地缘风险的增大可能进一步推高能源价格, 亚洲仍存在严重的下滑风险。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经济活动将在2012年下半年得到加强,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改善,特别是亚洲经济增长预计将表现强劲,虽然2011年第四季度亚洲的经济活动明显放慢,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疲弱,但国内需求基本保持强劲,表现为失业率较低、产能利用率较高、以及信贷增长强劲。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2年亚太地区总体增长6%,与去年基本持平,2013年将提高到约6.5%。
国内方面,目前国家尽管没有大的刺激政策出台,但是项目审批提速、中央资金下达加快,信贷措施调整等微调政策已经连续公布,如国家发改委将在本月底前全部下达今年4026亿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财政部安排363亿元节能家电产品补贴资金,预计能拉动4500亿左右消费需求;央行5月1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银行体系流动资金4000亿左右;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实施细则也已经出台,这些政策,都将为稳增长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四、工作建议
(一)千方百计抓项目建设。投资的立足点是项目,要实现全市全年GDP总量突破两千亿大关并保持在全省较快的增长速度,就必须确保投资总量达到或超过一千亿元。下半年,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年的总体安排,利用天气转好的有利时机,对计划的400个重点工程和400个前期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对符合提前开工条件的要力促提前开工,对达不到进度要求的要加强协调调度,倒排工作时间和进度,确保按时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特别是对于常德电厂、烟厂异地改扩建、三条高速公路建设、沅水三桥等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项目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同时,要加强项目开发储备和申报,紧密对接国家政策、投资导向和产业动态,超前谋划一批对全局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要强化项目服务和管理。加快项目报批、核准工作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对招投标低进高出、层层转包、违法分包、拖延工期、随意变更规划设计等行为,要形成各职能部门整体力量予以规范管理。
(二)推进工业产业发展壮大。要继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打造烟草、装备制造、食品、铝材及新材料、纺织等5个百亿产业,要按照扶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扶持常德烟厂、创元铝业、中联重科等一批旗舰企业,发挥旗舰企业的吸附和引领作用。在抓好规模工业量的放大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规下企业入规。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建设专业化”的路子,充分利用常德经开区的国家级园区政策和县市区省级园区的相关政策,在土地报批、环评、能评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要全面完成全年100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任务,筑巢引凤,积极对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要注重加强校企、院企、企企合作,积极搭建研发创新平台,加快中小企业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建设进度,解决好中小企业发展在技术和融资上的短板问题。
(三)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房地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推手,是相关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地方税费的重要来源地,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全市经济的总体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快保障房建设。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二是支持合理购房需求,抑制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需求,要落实国家信贷优惠政策,满足居民首套房等刚性需求。三是要保持合理的价位,房地产市场价格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要适时出台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土地供给上要做到稳定有序,防止房地产业的大起大落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不稳定因素。
(四)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着力从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等产业入手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推进旅游项目“双十工程”,从自然生态景点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两方面着手加大保护、开发和建设的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一批星级酒店、旅行社和游客接待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积极引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健全金融体系,特别是要适应县域经济、农村经济、中小微型企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大力发展物流业。按照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加快市县两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节点建设,逐步形成层次清晰、衔接合理、运作高效的物流网络。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本地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