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常德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缓

来源: 时间: 2013-04-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2年,常德市房地产投资总量、新开工面积小幅增长,增速明显减缓,商品房销售和土地交易低迷,待售面积快速增长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2012年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及运行特点

  1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增长,增速明显减缓。2012年,全市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趋势12月增速达到最高为34.6%,逐月回落至16月的最低点为-3.0%,再缓慢回升至全年的7.7%(见图表一),增幅较上年回落31.3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4.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10.0%,较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比重回落趋势明显。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和增速在全省分别排第6位和第10位。

   

  从房屋用途来看,全市住宅投资72.9亿元,同比增长11.8%,增幅较上年回落20.8个百分点,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76.9%,比重较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非住宅类房产如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2.2亿元,下降10.2%,投资增速有所减缓。

  2商品房销售市场较为低迷,开发步伐有所放缓。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销售市场整体表现较为低迷。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在上年低速增长的基础上转变为负增长,作为先行指标的新开工面积仅实现微弱增长。全年商品房新房销售面积269.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68.5万平方米,增速由上年增长6.0%转为下降20.0%。各月增速均呈现下降趋势(见图表二),13月降幅最大为50.5%,全年有8个月降幅在20%以上。二手房销售同样低迷,据统计,2012年市城区二手房销售面积24.9万平米,下降22.2%全年施工面积882.8万平方米,施工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新开工面积364.3万平方米,增长6.1%,增速较上年下降12.9个百分点,开发步伐有所放缓。

  3土地市场遇冷,房地产用地供应小幅下降。2012年全市出让房地产用地88宗,出让面积149.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9.8万平方米,下降11.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0.8个百分点;本年土地成交价款24.4亿元,增速由上年的1.7倍转为下降18.2%。由于供地的减少以及未来房地产发展形势不明朗等因素,房地产待开发面积增势放缓,由上年增长52.0%下降至1.2%

  4银行贷款快速增长,房地产资金压力有所缓解。2012年,在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到位有所好转。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52.6亿元,增长28.8%,较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幅高21.1个百分点。受银根有所放松的影响,国内贷款到位资金13.8亿元,增长57.9%,其中银行贷款到位资金13.1亿元,增长61.3%,其他资金来源到位资金52.4亿元,增长8.0%

  5保障房建设有力推进,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常德市政府将保障房建设纳入“八大重点民生工程”,保障房建设有力推进,超额完成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全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53105套,超出省下达任务5687套,开工任务完成率112%,其中廉租房5587套、公租房6117套、城市棚改8055户(含货币补贴2989户)、林业棚改420户、垦区棚改13428户、农村危改17275户,发放租赁补贴2223户,垦区棚改开工率达到113%,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达到111.6%。基本建成43170套,基本建成率为84.8%廉租、公租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以租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

  二、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紧张仍是企业发展的瓶颈。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房地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资金的有效供给。尽管央行资金政策稍有放松,房地产企业资金到位情况有所好转,但多数房地产企业反映,融资成本仍在高位,融资难度不断加大,流动资金仍然紧张,影响了总体开发经营计划的顺利实施。

  2待售面积快速增加,待售一年以上房屋面积占一半以上。全年各类房屋待售面积54.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5.9%。从待售时间看,待售13年的房屋面积为31.31万平方米,增长18.2 %,占57.7 %;待售一年以内的房屋面积为15.86万平方米,增长2.88倍,占全部待售面积的29.2%;待售3年以上的房屋面积为7.08 万平方米,占13.1 %。待售面积的快速增加,房地产企业的投资不能及时收回,势必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1整合资源,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竞争实力。常德房地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登记注册企业270家,但企业良莠不齐,整体实力不强。在有开发工作量的210家房地产企业中,没有一家一级资质企业,而二级资质企业仅有19家,三级资质企业128 家,三级以上资质企业不足六成。城区内规模大、品质高的楼盘大部分由外地房地产企业开发,面对本地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房地产主管部门应严格控制“入口”,在加强管理与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市场优胜劣汰,压缩开发企业的数量,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提高经济实力与竞争能力。

  2应对需求,合理调整商品房供应结构。一是合理规划,统筹布局;二是从需求出发,既要成规模、高品位地开发建设精品工程,创造优质人居环境,引导和满足市场需求,又要充分考虑能更利于人口集聚的小户型商住房的开发建设;三是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比例,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新进入城市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难的问题。

  3规范管理,促进各地房地产开发业均衡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这将为房地产的发展带来重大发展契机。因此,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而扩大城镇规模,带动城镇购房需求。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