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复苏

来源: 时间: 2013-08-2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常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着力进行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实现稳步复苏

  一、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筑底企稳,向好势头逐渐显现。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季度触底、二季度企稳”的特征。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7.9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3.2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8.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高新技术主要向三个领域集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物与新医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三个领域。上半年,这三个领域共实现增加值65.5亿元,销售收入218.7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4.1%84.1%集聚现象明显。

  (三)内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从登记注册类型看,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实现增加值62.9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80.8%,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仅为19.2%;内资企业实现总产值224.8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81.1%;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仅为18.9%;内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0.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80.8%;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仅为19.2%。内资企业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外向型经济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四)大中型企业占主导地位。上半年,全市大中型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89.4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68.3%,实现增加值53.9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69.2%,实现销售收入180.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69.3%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过亿元的企业有15家,实现增加值41.4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3.1%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仍然偏小。虽然常德市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规模稳步扩大,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规模仍然偏小。一是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省内其他市州相比,在规模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上半年,常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只有长沙市的11.2%、株洲市的41.9%、湘潭市的40.2%,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8.4%与常德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产业领域偏窄。常德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物与新医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增加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84.1%。领域的高度集中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而在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和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其增加值仅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0.9%2.0%1.7%

  (三)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的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将直接影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潜力。当代的市场竞争就是各个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在高新技术产业尤为如此。按国际上的划分标准,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0%以上,才能跨入高新技术企业的门槛,达到2.5%时,企业方可维持生存;达到5%以上时,企业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低于3%的,只能是低技术的范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8.98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3.5%许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甚至没有研究开发活动。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建设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合作创新平台和长效机制,促进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创新,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税收激励政策,扭转创新政策实施不到位的局面。改变重视出台政策措施、忽视落实政策措施的工作思路,从目前反映比较强烈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等具体政策落实入手,认真梳理落实各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调整产业结构,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传统领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技术创新层次,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依托,大力培育和扶持目前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所占份额较小,又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和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企业,从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极。

  (三)健全人才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因此要以高新区、各类科技创业园区为基地、以科技项目为纽带,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科技人才、拥有资金项目的创业人才、善于资本运作的金融人才、熟悉现代化管理的高素质领导人才和专业化技术中介人才队伍。要加强对企业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力度,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才整体素质。改进和完善人才分配制度,积极推进股票期权、年薪制、技术入股等激励措施,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审核:吴天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