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常德规模工业运行总体平稳

来源: 时间: 2016-04-0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5年,在常德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集中打好“园区攻坚”战役,常德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回调的运行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一)工业生产逐步企稳。2015年,常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增幅居全省第8位。从全年走势看,1—3月、1—6月、1—9月和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5%、6.2%、6.6%和7.1%,工业经济一季度低速开局,二、三季度企稳回升,四季度保持稳定增长,与全省平均增速的差距从年初的低2.5个百分点,缩窄到年底的低0.7个百分点。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快于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达到85.8%,拉动增长6.1个百分点。

  (二)大部分行业保持增长。37个主要工业行业大类中,29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有10个行业增加值总量超过20亿元,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达到78.2亿元和41.0亿元。烟草制品业实现增加值507.9亿元,占到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1.2%,增长3.2%,对全市规模工业的贡献率为21.7%,拉动增长1.5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8.5%,增速较上年低4.3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回落至2010年的水平。

  (三)扶持小微企业显成效。2015年,常德小微型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13.0亿元,增长16.6%,高于大中型企业增速(3.6%)13.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29.0%提高到31.6%。2015年有40多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到2000万元以上。

  (四)股份制企业拉动作用有所增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0个百分点,较2014年提高5.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8%,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非公有制企业表现活跃。2015年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增速较国有控股企业高出14.5个百分点,较全市高出9.6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的40.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2.1%,拉动增长5.8个百分点。非公企业中,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及外商控股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5%、18.0%和1.9%。

  二、当前全市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与压力

  1、部分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不够高。对全市186户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并未有较大改观,四季度为75.44%,比上半年下降了1.87个百分点。部分传统工业行业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58.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69.8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为70.83%。从具体产品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生产能力122万吨,2015年仅产出53.9万吨;水泥年产能为1580万吨,年产量为1194万吨,火电接近2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全年发电量不足90亿千瓦时。

  (二)工业投资效率整体有所下滑。工业投资效果系数是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能带来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量,是当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额除以上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其值越高,单位工业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量就越多,表明投资的经济效率就越好。近三年来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17.3%、12.9%和4.3%,表明每100元的投资额在2015年仅带来4.3元的工业增加值增量,比2013年、2014年分别少了13.0元、8.6元,工业投资效率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全市工业投资规模增大的同时,资本投入的生产效率却在降低,且大量投资沉淀在土地、厂房等方面,内涵性、技术性投资略显不足。

  (三)工业生产形势依然趋紧。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难有大幅提升,工业品市场继续紧缩,工业经济发展环境无明显改观。表现在三个持续走低:一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走低,降幅在四季度已扩大到5%以上,全年PPI为94.8%,比去年同期下降5.2%。二是产品销售率持续走低。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7%,处于近些年来的较低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3个百分点,比1—2月、1—6月分别下降了4.4个、2.1个百分点。

  三是工业用电量增速持续走低。2015年全市工业用电量81.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1.8%,增速较上半年回落3.6个百分点,较上年回落10.2个百分点,其中,11、12月工业企业用电量分别同比下降35.3%、29.5%,自年初以来,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速均低于上年同期。

  (四)企业生产信心仍不足。四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显示,26.3%的企业“对下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测”为“乐观”,较年初的35.0%下降8.7个百分点,14.52%的企业“对下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测”为“不乐观”,较年初增加了10.0个百分点。企业反映“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用工成本上升;产品需求减少和资金紧张。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企业信心有所降低,生产规模或会收缩,调查显示,有27.4%的企业表示“下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去年同期减少”,占比较一季度提高7.6个百分点。

  三、2016年全市工业经济走势预测及相关建议

  从全市三家百亿企业走势看,烟草行业受计划指令调控,其生产规模基本稳定,增量很小;铝锭价格现已跌破创元铝业盈亏平衡点,企业电解铝生产线已停产;装备制造业低位运行的基本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未来一段时间,常德工业将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调整期,传统行业增速基本平稳,新兴产业尚未发展成熟,工业回升基础比较脆弱,预计2016年工业运行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建议全市工业应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突破的关键和重点,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开拓市场,帮扶企业降本增效,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促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

  一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落实国家在转型升级方面的政策措施,淘汰落后的、过剩的产能;同时支持企业加快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二是加大在重点领域的有效投资。要保持适度的工业投资规模,深入挖掘新的增长动力,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保证投资的效益和效果,避免较高的投资增幅和较低的投资效率矛盾,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带来新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在投资方向上,要紧跟“中国制造2025”规划,积极争取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项目,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中的比重。

  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小微企业,一方面是“扶”,积极探索小微企业在融资、担保、与大中型企业对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灵活机制,搞活经济;另一方面要“管”,要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征信制度,做好市场监督,督促企业形成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营商氛围,搞实经济。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占凡 熊亚平]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