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制订的宏伟战略目标,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先行先试为动力,以产业项目建设为支撑,着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县域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健上行的良好态势,为全年预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三大产业全面发展,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2.08亿元、48亿元、42.93亿元,分别增长6.2%、23%、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46.1%和46.4%,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当,拉动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农业稳步发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5.74万亩,比上年增长4.8%,其中稻谷57.38万亩,增长2%。预计粮食总产量可达31.19万吨,比上年增长4.8%,其中稻谷产量24.44万吨,增长2.6%,粮食有望连续4年实现增产。烤烟种植面积22.16万亩,增长0.4%;油料10.41万亩,减少6.3%;蔬菜19.05万亩,增长8%。前三季度,生猪出栏76.6万头,增长8.7%;家禽出笼222.6万只,增长7.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6亿元,增长6.2%,其中烤烟产值达5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
工业增速峰回路转。前5个月,桂阳工业经历了逐月回落的发展走势,从6月开始转向逐月回升的良好态势。1-9月,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35.5亿元,增长29.8%,增幅列全市第3。其中9月增长50.4%,6月、7月、8月分别增长51.7%、19.5%、18.8%。规模工业呈现的特点:一是园区工业贡献大。园区工业完成增加值11.02亿元,增长50%,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3.6个百分点;二是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3亿元,增长33.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2.1亿元,增长29.4%,轻工业所占比重虽小,但增速较快;三是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最快。1-9月,国有企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13.2%;集体企业增加值9004万元,增长22.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2.56亿元,增长31.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41亿元,增长66.7%;四是超九成行业实现增长。1-9月,全县21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占全部大类行业的95%;其中13个行业增速超过30%,占全部行业的六成。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随着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提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交通运输、房地产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8.5%、29.7%和33.8%,分别拉动第三产业增长2、1.8和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2.93亿元,增长19.9%,分别高于一季度和上半年10.5和5.1个百分点。
二、内需持续走强,出口增速回落
投资增长加快。1-9月,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58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比上半年快17.4个百分点,列全市第6位。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8.05亿元,增长51.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8.53亿元,与上年持平。城镇以上投资中,城镇投资完成54.05亿元,增长55.3%;房地产开发投资4亿元,增长13.9%;工业项目实现投资23.98亿元,增长33.1%。列入市主要建设项目库的107个项目完成投资73.9亿元,占城镇以上投资和非农户投资的85 %。
消费持续强劲。1-9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9亿元,增长22.9%,增幅连续7个月保持全市第1位。分地域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19亿元,增长22.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9.19亿元,增长22.9%,城镇消费快于乡村。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15亿元、26.16亿元、6108万元和5.46亿元,分别增长77.9%、23.1%、13.1%和15.3%,批发业增长最快。消费持续强劲的原因主要缘于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其次是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削减了居民的消费心理障碍,助长了居民的消费意愿;三是商家不断推出的各式促销手段激发了居民的消费热情。
出口增速回落。1-9月,全县进出口总额1638万美元,增长13.3%,其中出口总额1611万美元,增长12%,出口总额1-5月、1-6月、1-7、1-8月分别增长109.2%、67.7%、41.1%和26.7%,5月份以后增速不断回落,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月减弱。
三、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政府和居民实现双赢
财政收入量质并举。1-9月,完成财政总收入8.05亿元,为年度预算的80%,增长45.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82.2%,增长43%。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总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76.6%,比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8.78亿元,增长33.3%。财政支出中,民生民本支出6.5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75%,同比增长32.6%,其中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73.2%、79.6%、26.5%、17.9%。支出向重点行业倾斜。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9元,增长10.5%。其中工资性收入7031元,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达六成,增长9.4%;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649元、461元和2059元,分别增长9.8%、5.1%和14.8%,转移性收入增长最快。从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情况看: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853元,减少41元,同比下降1.04%。其中人平打工收入1761元,增加216元;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688元,减少309元。农民收入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烤烟收入统计时间的延迟。今年由于季节原因,农民交烟有所延迟,农民从销售烤烟得到的现金收入比同期减少,但农民实际收入并未减少。
四、存贷款余额增加,承接产业转移来势较好
存贷款平稳增长。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0.27亿元,比年初新增14.12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67亿元,比年初新增10.93亿元,同比多增2.18亿元;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1.77亿元,比年初新增4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82亿元,比年初新增6.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28亿元,比年初新增3.48亿元,同比少增210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54亿元,比年初新增2.72亿元,同比多增7763万元。
承接产业转移来势较好。1-9月,全县引进内资项目66个,实际到位内资13.09亿元,增长18%;新批外资项目8个,实际到位外资4591万美元,增长21.5%;建成标准厂房面积12.2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10%,标准厂房租赁一空。其中新引进了岳丰电子、华宇电子、讯锋科技、美雅内衣、展升电子、富祥电子、誉峰玩具等一批沿海产业转移企业,以及中国五矿、湖南有色、武汉凯迪、东莞方中集团、上海飞英集团等一批战略投资者。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发展加工贸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前三季度桂阳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预计第四季度桂阳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增幅在17%左右,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胜利在望。但桂阳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转型的问题不断加深。党的十七大从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出发,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也初具雏形,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桂阳作为资源型依赖城市,人口多,农业人口更多,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转型的压力更大。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凸显出的转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消耗为代价。桂阳素有“八宝之地”,传统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大量投入,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前三季度,桂阳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增幅达29.4%,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九成。重工业比重高,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大,而且这种靠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局面将一时难以改变。加之桂阳县城人口不断增多,近几年以年均增加1万口人的速度快速增长,减排压力加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投资的过快增长不利于消费的协调拉动。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就是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向消费、投资协调拉动转变。转变发展方式也就是要调整需求结构,适当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年活动,实施200亿元投资计划,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增幅达131.6%,创历史最高水平。而消费方面,中央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消费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增速仍远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22.9%。投资增长过快挤占消费拉动经济空间。2005年,桂阳消费率达60.4%,2009年降为45.8%,今年1-9月降为45%,消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国民收入分配过多向政府倾斜,居民消费扩大受到制约,居民消费在短期内尚难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力。
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扩大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矛盾日益凸显。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改变由于“政策倾斜”形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也是转变经济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2005年桂阳城乡居民收入差为4977元,2009年扩大到8268元,收入比从2005年的2.19(以农村为1)扩大到2009年的2.4,至今年1-9月扩大到3。从地区间的发展看,呈显“南快北慢”,“矿区”快于“烟区”,“烟区”好于“山区”。黄沙坪镇由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2009年全市250个乡镇经济发展考评中名列榜首。而华山、华泉、光明、白水等山区乡镇地理环境差,存在先天不足,发展较为滞后,连续几年在全市乡镇经济发展考评中名列倒数。2009年,黄沙坪镇人均GDP突破6万元大关,是几个山区乡的6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为山区乡的3倍多。城乡居民收入差扩大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将成为制约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瓶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桂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桂阳要做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篇文章,主要着力点就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注重数量的扩张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从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向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转变,从重视经济的发展向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转变,从重视优先发展发达地区向保持地区间、城乡间的均衡发展转变,只有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得到加强,科学发展观在桂阳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实现县委、政府提出的“追赶长济望 领跑大湘南”的宏伟目标才会有希望。
[供稿:桂阳县统计局 李小毛]
[责编: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