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郴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来源: 时间: 2011-01-2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0年,郴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继续推进“两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毫不松懈的抓好“三农”工作,农民纯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据全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208元,突破5000元大关,比上年增加687元,同比增长15.2%,增速比上年高出5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是增收的主要动力

  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188元,同比增长20.6%,增速加快,拉动农民纯收入快速增长。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为42%,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加374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54.3%。

  2010年国内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形势明显好转,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甚至出现“用工荒”,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工资普遍上涨,打工收入不断提高;郴州市继续大力推进“两城”建设,引进投资者,本地务工机会增加,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促使打工收入的增长。在870户农村抽样调查户中,外出打工人员606人,比上年增加45人,同比增长8%。外出打工人均收入1063元,增长26.6%;在本乡地域内人均劳务收入997元,增长14.8%。

  二、家庭经营收入是增收的主要支撑

  全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620元,比上年增加238元,增长10%,占纯收入之比为50.3%,但其所占纯收入比重仍然超过50%,是增收的最主要支撑因素。

  2010年,郴州市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带动农村经济保持活跃态势,农民家庭经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其中,来自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分别为1651元、378元和591元,一、二、三产业人均收入占整个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结构为63:14.4:22.6,与上年收入结构66.6:11.9:21.5对比,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收入产业结构比进一步优化。

  三、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增收的有力补充

  2010年全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70元,比上年增加53元,增长45.4%。今年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农民获得的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大幅增长,另外农民获得的其他股息和红利收入随着经济好转也有所增加。

  2010年全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29元,比上年增加22元,增长10.4%。2010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的保障力度。郴州市三个区县开始进行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补贴也都足额发放到位。与此同时,退休金、养老金收入随国家政策大幅增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人心,农民报销医疗费比例进一步增加,促使农村转移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成晶晶]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