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郴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

来源: 时间: 2011-03-0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高新技术是指当今世界领先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科学技术,它对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改进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行业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在其他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目前纳入我国高新技术统计的行业包括17大类65个分类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就是指在这部分行业发生的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郴州市在加大民生、环保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的同时,加大了产业项目的建设力度,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被确立为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投资8.16亿元,同比增长187.7%。

  一、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特点

  (一)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情况来看,重大项目是主要支撑。全市2010年共有25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项目,其中2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完成投资6.62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投资5.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3个,完成投资4.4亿元,即资兴华康电子投资1.77亿元、苏仙液晶制造投资1.14亿元、苏仙高斯贝尔投资1.48亿元。

  (二)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行业类别来看,电子产业是龙头。全市涉及9个高新技术行业类别投资中,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业完成投资2.01亿元,增长40倍多;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2.9亿元,增长108%;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9亿元,增长8倍多;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0.4亿元;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业完成投资0.3亿元;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完成投资0.2亿元;中成药制造、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其他通讯设备制造等行业完成投资0.5亿元。

  (三)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区域分布来看,郴资桂是重点。苏仙区、资兴市、桂阳县和北湖区分别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9亿元、2.8亿元、1.33亿元、0.09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总量的87.25%。永兴县、安仁县分别完成0.6亿元、0.2亿元

  二、当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总量偏小。201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在毗邻地市增幅排前,但全市总量偏小。2010年增幅虽然较快,但总量比株洲、岳阳、衡阳分别少11.79亿元、17.93亿元、7.4亿元。200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株洲、岳阳、衡阳分别少14.27亿元、13.85亿元、4.85亿元。

  (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偏低。郴州市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幅虽然较快,但在全部投资中占比偏低。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城镇以上投资(不含跨区)比株洲、衡阳、岳阳分别低0.015、0.015、0.022个百分点。

  (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发展不平衡。一是县市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不平衡。2010年11个县市区有宜章、汝城、临武、桂东、嘉禾五个县没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09年11个县市区中有桂阳、永兴、嘉禾、临武、汝城、桂东、资兴七个县市没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行业投资发展不平衡。全部65个行业分类中,我市只有9个高新行业有投资,且主要分布在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家用影视设备制造、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三个行业,其投资占全市高新总投资的84.98%。

  三、加大郴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建议

  要实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二五”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的目标,按投资效果滞后一年或一年半的经济规律,全市在2011年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规划和资金投入上要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一是在全市重点培育的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加大高新技术投资,增加科技含量;二是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中加大高新技术投入,尤其是在有色、化工、建材、锻铸造、食品烟草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中注重高新科技投入;三是在全市产业园区扩规模、提质量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争取以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拉动园区发展的主要引擎;四是加大现代农业投入中的高新技术投资,在规模化种植、规模化养殖、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现代农庄、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中加大高新技术投资。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徐建萍]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