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指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7个行业。装备制造业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的脊梁,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科技进步水平以及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以卫星接收终端设备、高清数字电视、3G手机、数控机床、富士电梯和筑路机械制造等为发展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依托传统产业优势迅猛发展,为郴州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郴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郴州市坚持以推进工业化为主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30家,比2009年新增企业23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10.73%,其中:涉及先进装备制造的企业有16家,占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的12.3%。装备制造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1万人,比2009年的1.49万人增加0.61万人,同比增长40.9%;拥有总资产77.9亿元,同比增长108.7%,占规模工业比重的7.83%;实现出口交货值17.45亿元,同比增长50.2%,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8家。
2、重点企业和主要产品稳步发展。目前,郴州市装备制造业己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如高斯贝尔的所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结构由单纯的数码家电发展到数字电视、卫星电视接收、微波介质陶瓷、安防监控、手机等领域,拥有10多个产品链、几十项单项产品。短短几年间,公司规模迅速扩大,人员由当初的百余人增长到现在的上千人。现在,以高斯贝尔、华录数码为核心的数字视讯、西河集团为核心的电子材料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其辐射性强、吸纳劳动力多、附加值大的优势逐步显现。在几大集群的核心和外围,集聚着大大小小几十家提供零部件供应、组装加工、包装运输等基本配套服务的厂商,吸收了近万人就业。
3、企业效益水平不断向好。2010年郴州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01.5%,占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8%,增幅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43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6亿元,占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1.1%;实现利润总额14.04亿元,同比增长159%,占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9.4%,增幅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78.9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0.96亿元,占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的6.8%;实现利税总额22.57亿元,同比增长115.6%,占规模工业利税总额的8.3%,增幅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快52个百分点,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利税总额1.8亿元,占装备制造业利税总额的8%。
4、产业群集聚效应逐步实现。近年来,郴州市装备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集群。如:逐步形成了以高斯贝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郴州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台达电子、湘田科技、盈达电子、桂达电子、伟晟电子、鸿冠电子等为配套的郴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嘉禾县坦塘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主导产品包括工程铸件、压力机配件、木工机械配件、机电配件、建筑机械配件、玻璃机械配件组成的锻铸造产业集群;以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和中交郴州筑路机械厂为主体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以资兴市粤兴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和临武县国力汽车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为主体的汽车及零部件业的产业格局。
二、当前郴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郴州市装备制造业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起较强的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装备落后,只能低水平加工和生产普通产品。2010年,郴州市装备制造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0.78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0.3%;实现新产品产值5.69亿元,仅占工业总产值0.4%。
2、资金缺乏,制约企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装备制造业企业都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郴州市大部分企业实力都相对较小,2010年郴州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拥有总资产77.9亿元,只占全市规模工业资产总计比重的7.83%。企业既要保证生产正常运转,又要不断更新设备,还要研制开发新产品,资金是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3、配套能力不足,成套能力较差。大部分企业长期停留在加工、组装的阶段,对外依存度高,核心技术缺乏,关键零部件、重要材料和专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效应。主机终端产品制造能力较强,但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自主开发与生产跟不上主机发展要求,没有形成以大型主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专业化水平高、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链,系统成套能力较弱。
三、加快郴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引导。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和制定促进郴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郴州市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协调解决装备制造业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装备制造业的具体协调与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加快人才建设,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强专业人才建设,重视装备制造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采取期权、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激励机制,吸引、稳定和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二是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应借助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共同开展研发工作,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分担企业独自研发的成本与压力。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装备制造业快速协调发展。由于郴州市装备制造业大都为中小企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政府和各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要加大财政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拿出资金专项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重点扶持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的发展。要加快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的建设步伐,按行业分类组建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政策导向、技术创新、信息沟通、中介服务、协调管理、沟通政府与企业间桥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心协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再上新台阶,再铸新辉煌。
4、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动行业集群发展。要引导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力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引导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分配上向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倾斜,使其快速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以便发挥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带动相关企业发展。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鼓励、引导优势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企业超常规发展。
5、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性支持,积极在企业与银行之间牵线搭桥,采取政府牵线、银企合作、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为企业融资。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政府、银行的合作,利用政府投资、银行信贷、职工入股、择机上市等方式,吸引各类资金进入企业,并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步伐,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刘洋]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