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头一年,全市上下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一化、两城、三创、四大”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推动结构转型,大力优化投资结构,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开门红。
一、一季度投资运行情况
(一)投资增长速度较快。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135.8亿元(不含铁路、高速公路投资,下同),同比增长44.8%,与怀化并列第三,分别比娄底和衡阳低0.2和0.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14.89亿元、70.22亿元和50.69亿元,分别增长44.7%、60.8%和27.2%。自2010年1-2月全市投资达到增长86.9%的高位之后,全市投资增幅回落,持续保持在30%-40%的增幅,今年一季度增长44.8%,比全省快17.3个百分点,比赣州快11个百分点,比韶关快31个百分点,比全国快13.9个百分点,创两年来新高。
(二)在建项目个数增多。为实现全市“稳中求进、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各政府项目建设力度加大、项目个数增多。截止2012年一季度,全市在建投资项目130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4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25个,增加144个。其中计划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457个,增加123个,完成投资67亿元,增长52.6%,拉动一季度投资增长24.6个百分点;亿元项目170个,增加33个,完成投资33.1亿元,增长25.4%,拉动一季度投资增长7.1个百分点。
(三)民生投资成倍增加。随着为民办实事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一季度全市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民生工程投入。一是民生投入持续加大,一季度完成民生投资12.07亿元,同比增长176.3%,比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快131.5%;二是基础设施拉动投资增长,一季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7.13亿元,同比增长76.9%,比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快32.1%。
(四)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一季度完成工业投资61.51亿元,同比增长48.5%,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比全省快14.8个百分点。全市着力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形成以创新增效益、以效益促创新的良性循环。一季度,工业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36亿元,增长208.8%,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164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7.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对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保障要素支撑有力。一是资金落实较好。一季度全市项目建设到位资金209.35亿元,比本年投入资金多83.79亿元。资金构成中,自筹资金到位157.87亿元,占到位资金的75.4%,同比增长65.8%。比全省快38个百分点。二是项目用地保障有力。一季度,全市批准建设用地331.7公顷,同比增加267公顷;其中市本级国有建设用地供应43宗、79.9公顷,分别增加19宗、39.4公顷。
(六)外延扩张型特征明显。固定资产投资按投资性质分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新建和扩建属外延扩张型投资,改建和技术改造属内涵效益型投资。一季度,全市新建项目投资62.75亿元,增长77.6%,占项目投资的51.3%,同比高8.4个百分点;扩建项目投资20.27亿元,增长27.1%,占项目投资的16.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38.03亿元,增长26.2%,占项目投资的26.2%,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二、当前投资及项目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主要建设项目建设进展不快。一季度全市重大建设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建设424个,占投资项目个数的32.6%;完成投资54.37亿元,占项目投资额的44.5%,有6个县市区比重低于40%,仅占2012年“836” 计划的6.9%。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偏小。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有一定基础、有比较优势、有可能率先突破的领域,是全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发展的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季度,全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4.2亿元,同比下降4.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0.4%,占比降低7.6个百分点。
(三)国有投入占比逐步降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措施,促进了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国有投入大幅提高,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逐步好转,2011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国有投入逐步降低。一季度,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仅有17.09亿元,占到位资金的比重仅为8.2%,比2009年低4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一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6亿元,同比增长17.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3.2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9个百分点,比全国低5.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完成10.9亿元,增长11.7%,同比回落72.9个百分点;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0.8亿元,增长7.4%;其他投资完成1.8亿元,下降21.5%,同比回落73.8个百分点。
(五)三产业投资贡献偏低。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2%,低于投资增幅17.6个百分点,低于一产业增幅17.5个百分点,低于二产业增幅33.6个百分点,比重比同期低4.8个百分点。
(六)项目建设成本上升。今年是全市“大干新三年”的第一年,全市掀起了以“交通大建设、城市大提质”为重点的大规模工程建设,由此拉动了对水泥、砖、钢材等建材产品的很大市场需求,出现了总量供不应求和区域供需保障差距较大,加上油价上调,运输成本上升导致建材价格普涨,少数项目还出现水泥、砖等建材供应不到位,加之物价上涨推动用工成本快速上升,甚至出现用工短缺直接影响了工程进度,也影响了投资效益。据了解,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增长3.7%,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增长4.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增长2.3%,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增长3.2%,人工价格增长10.4%。
三、几点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一是加快在建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力度。积极落实市政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五个一”制度,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切实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加快未开工重大项目相关手续的办理。积极落实市政府加强投资推进和重大项目统计工作的指示精神,规范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的审批备案手续;三是加强跟踪调度,强化部门协调服务,建立部门共同参与的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加大项目审批部门信息共享力度,及时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做好部门协调服务。
(二)进一步优化项目施工环境。要切实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用地难、用电难、融资难、审批难等问题,对全市已开工、动工的投资项目,要加强项目征地、拆迁服务保障,避免因强行参运、强拦工程等出现阻工和破坏施工环境等不良现象。
(三)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应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突出投资的先导性、效益性和基础性,把工作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上,使有限的投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要做优做强工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投资向高新化发展;集中力量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产业分工层次和整体竞争力。保持服务业投资良好发展势头,继续在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转变观念上下功夫。
(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一般来讲,资金到位总量和增速高于投资完成总量和增速,才能保证项目的建设进度,推动投资较快增长。资金紧张将是投资快速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保持投资又好又快增长,必须搞好资金衔接。目前,不仅要着力提高政策性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以点带面”的引导作用。同时,又要继续完善和拓宽多层次投融资体系。特别要落实好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和金融政策,努力缓解融资困难。继续全面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和投资服务体系,发挥民间投资的巨大拉动作用。
(五)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成交、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等主要先行指标出现大幅回落的新变化,房地产市场呈现下滑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0%左右,长期下去不仅对未来房地产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对整个投资增长也将产生较大影响。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不仅要控制房地产过热上涨,同时要防止其过快下滑。未来几年,郴州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快,住房需求潜力较大,房地产业还将发挥十分重要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把握好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通过进一步优化住房消费环境、优化投资环境、优化行政管理服务环境,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防止房地产市场波动,出现大起大落,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徐建萍 黄涛]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