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扶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使得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了较快发展。中小企业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高经济实力和改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为全市“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发展目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现将今年1-5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简析如下:
一、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经济总量不断增强,支柱效应显著。2012年1-5月在全市105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中小型工业企业1042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9.0%。在经济总量方面,中小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44.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8%。在经济效益方面,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2.5%;实现利润总额4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90.6%。在吸纳就业方面,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充分发挥作用,容纳就业人数17.58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全部就业人数的88.5%。
(二)行业全覆盖,重工业比重大。近年来,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已覆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的所有大类行业,其主导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1-5月,上述7大行业实现增加值194.6亿元,占全部中小企业的79.6%。在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7.74亿元,占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增加值的15.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06.75亿元,占规模以上中小型工业增加值的84.6%,重工业所占比重比轻工业所占比重高69.2个百分点。
(三)优势产业发展迅猛,集群效应不断凸显。全市目前已形成了以有色、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化工机械等六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共聚集了843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今年1-5月,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6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和23.2%。
(四)非公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对规模工业贡献突出。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中,非公经济企业为958户,占全部中小企业的91.9%。实现工业增加值223.1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91.2%,对规模工业中小企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3.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95.8%。非公经济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经济类型。
二、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能力弱。1-5月,全市1042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3.49亿元,户均0.69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3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在5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至5亿元企业有2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5.4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企业达到83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1.7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下的企业数占全部中小型企业80.0%,主营业务收入只占到44.5%;由此可见,全市工业企业整体规模偏小,规模效用不明显,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企业利润减少,成本上升。 1-5月,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增幅相比分别下降40.2个和39.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78家,同比增长39.3%。除一家大型企业,中盐华湘化工有限公司亏损外,其他亏损企业全部为中小企业。亏损行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有色金属矿采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等传统行业。全市中小企业1-5月亏损总额为2.9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通过对个别中小企业调查显示,由于前期高价购进原材料,导致原材料成本高,而今年销售价格并没有相应的上涨,造成利润下降;或者由于产成品的价格一直在低位,营业利润不到5%,基本上是卖得多就亏得多,原来的毛利润差不多在20%左右,所以今年的利润下降很多。由此不难看出,导致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企业生产的三大要素(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成本,人员工资)成本呈上升趋势,同时,交通运输等费用支出也在不断攀升。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速度远远超过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能降耗、技术改进等手段降低的成本消耗。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周转紧张。据二季度全市企业景气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型企业融资情况,反映容易的仅占8.2%,一般的68.3%,困难的23.5%;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中,资金紧张的占30.6%,基本正常的65.9%,资金充裕的仅占3.5%。由此可以看出,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创新是一个企业成长和壮大的柱石,但全市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等问题缺少科研投入,又因为没有自己的科研机构,造成企业开发能力弱,产品升级换代慢,产品技术结构落后,科技含量较低。1-5月,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中投入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仅3.8亿元,只占全部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53%。与此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往往难以吸引较多专业技术人才,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1-5月全市中小企业中研究与开发的人员仅3035人,仅占全部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数的1.7%。企业创新力度不够,技术人员缺乏,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
(五)经营管理水平低,产业链拉动能力弱。虽然全市中小企业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程,但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管理不够规范,致使企业的风险加大,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偏低,阻碍了企业的成长。现阶段全市的中小企业结构水平偏低,工业产品基本处于低级产品阶段,产业链短,对上下游的拉动弱。采矿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支柱行业基本就处在一个产品的初加工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三、促进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高新技术人才培养。鼓励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传统产品换代和传统产业改造,带动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产业的发展。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人才激励奖励政策,转变旧的用人观念,大胆合理的培养和使用人才,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素质,逐步形成一个促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创新中小企业孵化机制。如帮助企业建设标准厂房解决用地问题;对于新兴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孵化器制度予以扶持;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特别是建设“廉租性”工业标准厂房,一方面可以让中小企业摆脱用地要素制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集中精力埋头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违法用地、以疏堵漏,真正实现工业集中到园区,既可避免因违法用地而产生的环保、安全等各种社会问题,又能减少工业企业圈地闲置现象。
(三)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整合政府财政资源,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好的中小企业。二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走多方筹资路线,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积极构建银企合作平台,变金融资金、社会资金为产业资本。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发展。
(四)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增强管理意识。广泛开展管理咨询等活动,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健全经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推进管理创新。积极引导各类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五)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当今,竞争情报已经继产品、营销、服务之后,成为企业的第四核心竞争力。由于全市中小企业规模小,风险承受力较低,政府为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是有必要的。中小企业可以在该平台上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有利于中小企业对于市场形势的分析和把握,熟悉市场,在技术研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做到知己知彼,减少创新风险,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信息支撑。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毛跃明 欧阳丽]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