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确定了未来3年全市“三农”工作重点做好的“十件大事”,狠抓春耕备耕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上半年农村经济平稳发展,上半年农业增加值达62.6亿元,同比增长4.2%。
一、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种植业保持稳定
1、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略有增长。今年全市春夏播粮食面积为230.36千公顷,同比增长4.4%。其中早稻 104.6千公顷,中稻43.91千公顷,春玉米46.74千公顷,同比分别增长0.7 %、-1.5 %和20.2 %。在无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预计春夏播粮食产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市县各级政府在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资兴市在万亩“稻稻油”模式生产核心示范片内,除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机械耕整费80元/亩外,对购买旱地耕整机械和收割机的由市财政另行累加补贴。二是生产规模扩大。今年全市粮食生产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达47个,同比增长10个,其中千亩连片工程示范区12个。三是科技含量提高。全市完成集中育秧示范面积为8.73千公顷。北湖区重点推广“旱育保姆”拌种育秧技术,安仁县在全市率先推广水稻催芽器,填补了郴州批量种子催芽机械化的空白,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2、经济作物发展较快。一是油菜面积保持增长,产量持平。全市油菜播种面积55.7千公顷,同比增长10.5%;受前期低温阴雨天气的影响,油菜单产80公斤/亩,同比下降9.2%,油菜产量6.7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二是烤烟种植面积扩大。郴州是湖南省最大的烤烟主产区和全国重要浓香型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为实现2012年120万担烤烟收购目标,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促进烤烟生产。桂阳县31个大型烤烟育苗工场和1752个育苗大棚在4月5日前为全县近26万亩烟农发放烟苗;宜章县白沙圩乡创新管理机制,鼓励乡干部参与种烟,以资金入股方式与烟农合作,入股种烟面积达600多亩,比去年新增300亩。全市烤烟种植面积达25.87千公顷,同比增长8.5%。三是“菜篮子”工程建设来势较好。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9.23千公顷,同比增长3.9%。北湖区在石盖塘镇建设5000亩专业蔬菜基地,苏仙区在坳上镇和马头岭乡分别建设5000亩和2000亩专业蔬菜基地。
3、茶叶生产来势较好。目前,全市茶园面积28.5千公顷,其中桂东、资兴两地共有茶园面积5.8千公顷,占全市茶园面积的70%。去冬今春,全市茶园采摘面积达6.3千公顷,同比增加0.85千公顷;春茶总产量1973吨,同比增长15%,其中名优茶产量484吨,同比增长20%。桂东县调进优质茶苗2700多万株,新种茶叶6000多亩,改造、更新一批低产茶园,在清泉镇、桥头乡形成了30里茶叶产业走廊。
(二)造林面积超额完成。近年来,郴州市通过强力推行“城区森林景观建设”、“绿城攻坚”、“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等活动,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全市造林计划任务为66万亩(5月份新增桉树造林计划16万亩),目前已完成荒山荒地绿化面积70万亩,为目标任务的106%,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完成城市绿化面积2.3万亩。全市通道绿化造林长度达3910公里,水系绿化545公里,村镇绿化植树达411万株。
(三)养殖业日趋优化
1、规模养猪持续发展。上半年生猪出栏314万头,同比增长5.2%;生猪存栏322.5万头,同比增长3.9%。一是生猪价格总体呈跌落态势。据统计,一季度肉猪收购价格平均每市斤8.3元,出栏一头猪利润在300元左右,截止目前肉猪收购价格跌落为每市斤6.8元,出栏一头猪利润基本为零,养殖效益大幅下降。二是标准化规模猪场发展势头强劲。生猪生产总体呈散养户减少、规模户增多,养殖优势区呈高基数高增长,一般产区呈低基数平稳发展的特点。据调查表明,苏仙、桂阳、宜章、永兴等6个生猪调出大县现有规模猪场1372家,同比增加131家,同比增长10.6%。
2、草食动物效益较好。上半年牛羊肉价格稳定在30元/斤左右,出栏牛和羊的利润分别为1200元/头和400元/只左右,养殖效益比较明显。上半年出栏牛、羊分别为7.3万头和21.2万只,同比增长分别为4.6%和0.2%。由于山羊养殖放牧地域有限,养殖增长幅度不大;肉牛养殖饲养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肉牛养殖户相对稳定,短期内迅速发展草食动物受到限制。
3、家禽养殖稳中有升。今年以来,家禽价格波动大,市场变化快,养禽利润不稳定,养殖风险比较大,全市家禽出笼1628.7万羽,同比基本略增。蛋鸡养殖来势较好。汝城金丰禽业蛋鸡场已饲养蛋鸡10万羽,待项目全部完工后可饲养42万羽;嘉禾县行廊镇蛋鸡场计划年内发展蛋鸡养殖8千羽,明年扩大到2万羽;桂阳县田园禽业在燕塘建设蛋鸡养殖场,占地100亩,引进蛋鸡2万羽,明年再引进2万羽。
4、渔业生产形势较好。水产品价格上涨,四大家鱼每公斤平均增长1元左右,养殖户积极性较高,同时近期雨水十分充足,放养水面比去年有所增加,上半年水产品总量达到5.1万吨,同比增长9.7%。特色水产发展较快。永兴县鳄龟供不应求,售价从原来的每只30元上涨到90元。为适应市场需要,鳄龟苗种繁育基地计划培育种龟,年生产龟苗由现存的3千只发展到3万只以上;郴州良美鲟龙鱼科技有限公司在桥口新建史氏鲟养殖场,现有120口网箱,计划3年内达到3000口网箱;永兴鱼苗鱼种场今年首次引进团头鲂、中科三号鲫鱼两个原种新品种试养。
(四)水利建设如火如荼。为有效解决防洪减灾体系较脆弱、水利基础设施较薄弱、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较严重等问题,我市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3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20亿元。今年全市计划投入25亿元,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城市水利、水利改革、依法治水等方面项目建设。年内要完成市本级和11个县市区的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完成150座病险水库治理、江源水库枢纽灌区建设配套、桂东县沤菜水库续建、14处“四水治理”项目、3条中小河流治理、13处农电、3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建设。
(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保持一季度迅速增长势头,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将出现回落。主要原因:CPI增速放缓,物价上行动力不足,农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生猪出售价格出现回落,农民家庭经营一产业收入增速出现放缓;二产业继续保持疲软态势;三产业动力不足。上半年全市农民现金收入3546元,同比增长20.9%;农民生活消费支出2260元,同比增长27.5%。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持续阴雨天气和“两迁”害虫异常增多不利农作物生长。一方面自5月份以来,以阴雨寡照天气为主,出现4次强对流天气,部分地方还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及局部暴雨洪涝灾害等天气,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8.2千公顷,其中成灾9.8千公顷,绝收1.75千公顷。烟苗培育和移栽后均受到气候条件的不良影响,烤烟移栽比往年普遍推迟10天左右,部分烟苗长势明显差于往年。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阴雨天气使得“两迁”害虫尤其是稻飞虱异常严重,表现为迁入时间提早、迁入峰次增多和田间、灯下虫量异常多等特点。据调查,稻飞虱百蔸平均达到509头,同比增加1.13倍;稻纵卷叶螟亩平蛾量19头,亩平幼虫数2342头,亩平幼虫同比增加4.31倍。估计随着6月份强降雨天气增多,将还会有大量虫源陆续迁入。
(二)养殖征地比较困难。发展规模养殖,关键要解决好规模养殖用地问题。建设规模养场需要一定的土地,土地经营权属于每位农户,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农户宁愿空着,也不愿意租给他人办养殖场。同时,国土、环保等部门也有严格规定,准入门槛较高,对发展规模养殖有一定的影响。
(三)养殖业发展后劲乏力。随着全市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种苗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现有的种猪(牛、羊)养殖场已不能满足全市市场需求,仔猪价格不断上升,从一季度的13.1元/斤上升到16元/斤。同时国有水产苗种场基础设施陈旧。养殖户需要到外地调种苗,费用大,成本高,种苗成活率低。
(四)农业科技推广不足。大部分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需求迫切,但是由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实验、示范风险大,投资多,单靠一家一户农户承担根本不切合实际。当前存在农业服务体系不配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等问题,导致良种良法的引进、示范、推广等工作不能及时地传递到农户家中。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一是加强对早中稻田间管理,特别是排灌水的管理。近期阴雨天气较多,当前早稻大部分处于分蘖到拔节期,中稻大部分处于移栽到分蘖期,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敏感期,如迁入的白背飞虱带毒率达到一定的量,则早中稻大面积获毒发病的可能性极大。鉴于当前稻飞虱的异常严峻形势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的潜在风险,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密切监测稻飞虱发生动态,并做到及时有效地防治。二是做好烟田的开沟排水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防止田内积水,及时做好打顶、控制直长等工作,促进烟叶横向生长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同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对花虫和黑茎病的有效防治。加强病虫害信息发布,指导农户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烟农增收。
(二)推进土地流转改革。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和协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发展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规划农业种养用地,确保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用地需要。
(三)加大种苗体系建设。一是依托养殖大户建设质量好的种猪场。提高生猪良种质量和供种能力,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建立种公猪场(站)。落实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规范供精站、品改站建议,完善人工输精网络。二是完善肉牛冷配网络,健全冷配机制。稳定品改队伍,搞好肉牛冷配物质供应,巩固市级液氮站、县级中心品改站和肉牛冷配吕改站点,确保政党运营。三是加大对水产种苗基础高州建设投入,解决水产苗种场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的问题。
(四)加大农业科技普及力度。一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建议农校、职业中专开办种植、养殖专业,培育种养业技术人员,解决农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市县乡三级要举办短期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培训种养业在岗人员,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积极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各部门要及时提供市场价格、病虫害信息、动物疫情等,使广大农户能有效规避养殖风险。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雷银菊 张盛军]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