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固定资产投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来源: 时间: 2012-09-0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 促进投资的增长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几年, 永兴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但从投资规模上看总量一直在增加。造成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投资增速下降是否符合永兴县“ 十二五” 规划和县域经济发展功能定位? 永兴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 这是摆在永兴县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投资现状及效果

  (一)投资增速呈逐年下降之势。自2009年以来, 永兴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2009年增长速度为127.8 % ,2010年下降为41% ,2011年下降为36.3 %,2012年上半年下降为32.7%。  

  (二)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近几年的趋势上看,永兴县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55.1%上升为2011年的61.9%,三年时间上升了6.8个百分点。而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9年的56.6%上升为2011年的60.3%,三年时间只上升了3.7个百分点。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上升反映出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这对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因素。保持投资的适度规模和比重对于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必要的。

  (三)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增速不匹配。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略快于全市水平。永兴县的经济近几年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9.6亿元,2011年达到188.8亿元,但是每年的增速却在减缓,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长16%,2011年增速下降为14.3%,2012年上半年增速继续回落为13.1%。永兴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在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背景下出现的经济发展趋势,全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从2009年的16%下降为2012年上半年的12.8%。从年平均增长速度看,永兴县的增长速度比全市的经济增长速度略快。

  从永兴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永兴县的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占全市经济总量1/7的比重,近几年这个比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2011年与2009年相比,比重上升了0.8个百分点。二是投资增长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永兴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9亿元,同比增长32.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7.8%)5.1个百分点,虽然投资总量排全市第五,但投资增幅却倒数第一。

  二、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特征

  (一)第二产业投资占绝对优势。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很小,绝大部分投资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2009年的47.8%上升到2011年的55.9%,工业投资快速增长,而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越来越小,从2009年的47.2%下降为2011年的33.3%,投资结构不优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二)国有经济投资占主导地位。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所有制结构以内资为主,按照注册类型分,内资所占的比重达91%。在内资中,国有投资占最大比重,高达25.8%(见表6)。国有投资的比重虽然最高,但其增长速度在下降,这说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永兴县国有投资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永兴县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一定实效,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近1倍,但是2011年出现了一些波动,说明永兴县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减弱。  

  (三)自筹资金为主要来源。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紧缩以及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永兴县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 2011年资金来源总额达到96.8亿元, 比2010年增加11.8 亿元, 比2009年增加36亿元。国家财政资金呈一路下滑趋势,从2009年的6.3亿元减少到2011年的2.4亿元,争资立项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其他资金这三项资金来源占2011年当年资金来源总额的95.5%。因此我们看到, 无论是从银行信贷方面、企业自身资金方面和其他资金方面, 投资的资金来源都是比较稳定的。

  三、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用地指标较难落实。由于永兴县属丘岭山区地貌,土地资源稀缺,可作为建设用地的空间本来较少,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以及群众维权意识的提高,尤其是农保用地,土地征收将更难,致使部分完成前期工程的投资项目,由于拿不到用地指标无法实施,或者必须按照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往往影响项目开工和投资额。土地对项目建设的制约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整体推进压力增大。

  2、项目的前期审批手续繁琐。目前,由于法律、法规刚性要求大,弹性空间小,项目前期申报和审批的程序多,需时长。如果完成全部项目前期工作,则需要经过规划、环评、水保、能评、勘察、设计、用地报批、招标、征地拆迁等近30多道程序。即使通过并联审批仍需要一年左右工作日限,特别是有些业主单位对审批流程不熟悉,多走了一些冤枉路,拖延了审批进度,对项目前期工作影响很大。

  3、资金要素制约影响加大。控制通胀带来的银根持续收紧,对社会投资融资压力持续加大。2011年以来,国家央行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1.5%的历史最高点,且中央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控制也日益趋紧。

  (二)原因分析

  1、从宏观层面上看, 主要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近几年中央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不同地区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有所差异, 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也不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 而重点是信贷政策和土地政策。从永兴县的实际情况看, 项目建设即受资金来源的制约, 又受土地政策的影响。

  2、从微观层面上看, 主要受“百亿投资计划”的影响。200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全力实施“百亿投资计划”,全县上下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到2010年止两年累计完成投资101.3亿元。投资总量从2008年的26.5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116.9亿元,三年时间增长了近5倍。一旦投资总量达到一定高度后,要想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确实困难不少,压力甚大。

  3、从项目储备来看,重大项目较少。目前为止,全县项目库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只有65个。而因手续不到位、资料不齐全等原因未能及时纳入统计上报的亿元以上项目有36个,从而影响整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统计上报。

  4、从协调性评估来看,重要指标支撑不力。国家、省、市统计部门出台了《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质量及协调性评估方案》,此方案对固定资产投资评估指标设置了十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用建筑业营业税增速来推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年来永兴县建筑业营业税增速一直呈负增长,极大地影响了永兴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四、投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拓宽投资发展空间。 投资结构作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缔造者和风向标,决定着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近年来永兴县重点发展交通能源、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村投资所占比例较小。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从长远看投资农业生产领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永兴县要根据中央投资支持方向和重点,着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加强项目储备。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建大项目相继完工或已接近尾声,签约落户项目未及时开工建设,项目储备相对比较匮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初在广西和福建调研时指出,投资需求是内需的重要方面,要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尽快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因此结合永兴县实际,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紧紧围绕“一极两廊四圈”即“一极”是指以郴永城际快线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城南新区开发,把永兴打造为郴州大十字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两廊”是指以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为核心的S212线工业经济走廊、以便江风景区为核心的山水旅游画廊;“四圈”是指以县城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以三塘、马田、复和、湘阴渡、塘门口、樟树、金龟为重点的矿业经济圈,以高亭、油市、洋塘为重点的烟花爆竹经济圈及东部生态农业经济圈的发展定位,选择一批产业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做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促进永兴县固定资产投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力度,优化改善建设环境。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切实形成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实现项目审批的提速提效,为投资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加强对部门项目审批行为的效能监察,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不积极履行职责等行为实行行政问责和责任倒查。狠抓建设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环境的整治工作,对项目招投标环节的串标、围标现象和施工单位的挂、靠等违规行为采取强有力整顿措施。深化“拨钉破难”行动,扎实开展拆违治乱整治,坚决拆除各类违法建设,严厉打击影响、阻挠项目推进的“村霸地霸”和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四)全力争取国家投入,加强争资立项考核。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争取国家投资的积极性形成争资立项的强大合力。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国家投资政策信息,做好投资信息的宣传、发布工作,围绕国家“十二五“时期投资方向,加强项目申报,跟踪落实重点项目,提高争取国家投资的实效。抓住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力度的机遇,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国家支持。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落户永兴,特别是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争取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永布局。  

  (五)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有效破解融资难题。为加强项目实施的资金保障力度,坚持主体多元化、形势多样化、运作市场化,拓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进一步推进银企合作、银项合作,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有机整合民间投资资源,吸纳民营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灵活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BT、BOT等方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担保,以项目造地、引资造地、参股入股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加快引导民间资本去做一些新的产业,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使民资可以更加有效地投资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中,促进永兴县产业转型升级。   

  (六)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亿元以上项目审核力度的加大,部分开工项目由于缺乏入库所需的审批材料而难以及时纳入统计,例如:郴州至永兴快速干线永兴段建设工程、永兴香港龙达产业园、马田矿业公司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虽已开工建设,但由于缺乏相关审批部门审批材料而难以入库,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动态监测。鉴于这种情况,建议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重点大项目开工建设的同时,尽快完善相关审批备案手续,确保项目开工即统计入库。  

  (七)加强投资监测管理,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的监测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要区域和重大项目的情况调度,及时了解投资运行情况。密切跟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动向,准确研判形势,超前研究应对举措,防止投资运行出现大起大落。建立快速反应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对重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征地难、拆迁难、补偿标准不一致等共性问题,县政府要研究制订具体政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供稿:永兴县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