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来源: 时间: 2012-10-1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集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实现优势发展的重要表现。发达地区区域经济之所以能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形成强劲的发展优势,关键在于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形势,我们要从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是独占鳌头,就必须从我们的稀贵金属优势产业抓起,加快推进集群发展,真正把我们的稀贵金属产业发展成为中南地区甚至是全国最为主要的稀贵金属精深加工基地,为我们的区域经济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作出更大贡献。

  一、永兴县稀贵金属产业具备了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全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巩固初级加工、加速精深加工、深化绿色环保”为方向,深入推进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做大做强一批骨干冶炼企业,发展引进了一批精深加工企业,不仅拉长了金银冶炼的产业链条,特别是为全县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也为金银冶炼产业转型发展和推动县域经济的科学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形成了稀贵金属的总量优势。近年来,永兴县每年从“三废”中提炼有色金属过16万吨,如今,永兴白银产量已经连续十年保持全国第一,铂、钯、铋、碲、铟、硒、钌的产量据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稀贵金属最大产地。2011年,全县生产白银2100吨、生产黄金7.2吨、其它金属17万吨,能综合回收金、银、钯、铋、硒、锑、铂、钌、铟、铑、镍20余种稀贵有色金属。

  (二)发展了一批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企业。目前,在全县有128家金银冶炼企业,6家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企业。其中,郴州雄风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产精铋占国内市场8%以上的份额,精铋年平均销量居全国前三名;金荣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银氧化镉、银氧化铟、银稀土、纯银、细晶银、银镍、银氧化锡、银氧化锌等新型环保系列银基电工电子触头产品;元泰应用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电解国标一号银板、银粒、银线、狗骨头银板、银靶、冶炼废水污泥处理;永兴招金贵金属加工制造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白银精炼工艺--高电流密度电解法,年产精炼白银600吨、黄金1000公斤;意兴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银基电工电子触头材料、银基电工电子触头原料制造、贵金属压延加工,主要生产投资银条、精品银条、银元宝、银币等具有收藏和投资的产品;鑫达银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精深加工产品“永银”牌1#白银、白银饰品、餐具、银杯酒具等产品。

  (三)打造了逐渐完善的科研平台。一些企业与国防科大、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云南贵金属设计院、北京矿冶总院等大学、科研院所和贵研铂业、株冶集团、湖南有色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联合开发机制。金荣材料与中南大学联合创建了“中南大学金荣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南大学金荣电工材料产业化基地”;鑫达银业与国防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建立“高附加值银产品深加工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协议》,兴建了“银深加工研发中心”;鑫泰银业与中南大学签订了《共建“湖南省稀贵金属提纯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协议》,创建了“湖南省稀贵金属再生和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雄风稀贵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组建了“郴州铋基新型功能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元泰应用材料与北京矿冶总院联合建立了“稀贵金属检测研发中心”;雄风稀贵、鑫泰银业与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联合创建了“湖南省稀贵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心”。其中,鑫泰银业依靠中南大学和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的技术力量创建的“湖南省稀贵金属再生和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研发中心;金荣材料与中南大学联合创建的“中南大学金荣技术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市级银基电工电子材料技术研发中心。

  (四)拥有了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部分工艺代表了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在20余种有色金属综合回收、银精炼、银触头等技术上处于国内同行前列,开发了高纯银、银基触点材料、超细银粉、饰品工艺、铋钯等精深加工产品,拥有高纯度银电解工艺、从含硒废渣中提出精硒的方法、从精碲粉中浸出碲的方法、选择性氯化回收含铋物料有价金属的工艺、金属复杂渣料的综合处理工艺、阳极泥回收多种稀贵金属的方法,前置氧化双拉制备银基接点技术、减压蒸发法由粗铋选择性制备铋基纳米材料工艺、全封闭式银电解装置、离子法收银电解残液贵金属装置、电解银废气处理装置等13项发明专利,引进了俄罗斯熔池熔炼技术和微晶玻璃板材创造技术,其中,鑫达银业的“高纯度银电解工艺”荣获“中国发明协会第十八届展览会金奖”;鑫泰银业的“从含硒废渣中提取精硒的方法”,“从精碲粉中浸出碲的方法”,雄风稀贵的“选择性氯化回收含铋物料有价金属的工艺”、“减压蒸发法制备铋基纳米材料工艺”,元泰材料的“阳极泥回收多种稀贵金属的方法”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西河铅业研发的“前置氧化双拉制备银基接点技术”和元泰材料的“高浓度冶炼废水处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鑫达银业、金荣材料、雄风稀贵、皓天环保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西河铅业的高纯超细银粉,金荣材料的银金属氧化物接点材料、环保型基体强化银镍接点材料,意水铅业的超细银粉和触头材料,雄风稀贵的高纯铋,鑫达银业的1#银等多个产品被认定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

  (五)创建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牌优势。拥有“永银”、“雄风”、“金荣”、“兴光”、“金箭”、“湘水”、“永意”、“永箭”等10余个名牌产品商标。其中,“永银”牌银锭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用户最喜爱20家白银品牌”;“金荣”牌1#白银、99.99%银锭、99.99%铅锭,“雄风”牌99.95%精铋,“永银”牌1#白银等产品被认定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永银”、“雄风”、“金荣”、“兴光”等商标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湘水”牌银器皿和银饰品成功进入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

  (六)拥有了一系列国家的扶持政策。由于永兴县的这些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企业为环保和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享有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高科技产业化基地、湘南大开发、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综合回收利用税收“征五返五”、支持郴州发展先行先试34条等一系列中央和省里的优惠扶持政策,并且在前不久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些有利条件为永兴的金银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制约全县稀贵金属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

  永兴县金银冶炼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但规范发展、规模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提出走精深加工之路的时间短。加之受到国际市场、企业经营理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全县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产业要实现集群发展也还是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

  (一)企业规模小、效益低,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县内金银精深加工企业规模最大的鑫达、雄风、金荣材料的注册资本也只有几千万元,没有上亿元的基地型、龙头型企业。企业规模小导致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无法有效开展技术研发和潜力扩张,企业产品质量与国内先进水平差距大。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不强,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竞争力,而且还导致企业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一遇上有色金属价格行情不稳,涨跌幅度大,企业就容易受到巨大冲击,亏损巨大,有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难以发展。

  (二)企业产业分布、产品结构不合理。全县境内冶炼企业多,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业、主线不突出,高端企业不多,缺乏大企业、大产业支撑,各企业经济总量不高。各核心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等问题,尚未达到规模效应。

  (三)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力不强,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县内的金银冶炼企业大部分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极不健全,企业科技人员、高层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管理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不到3%。有的企业基本没有财务核算体系,有的企业有会计也是形同虚设,公司和个人财产不分,企业主可以随意抽出生产性资金。这些问题导致公司最基本财产权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如:鑫达银业董事长为了子承父业,于2008年放手放权于其子,由于其子没有具备高素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导致企业巨额亏损,至今尚未走出困境。目前,园区企业这种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四)环保压力增大,企业整合重组难度大。全县每年加工利用废弃物上百万吨,是我国冶金废弃物的主要削减基地,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也不容忽视。低硫气体的回收利用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园区的水集成技术还没有完全施行,自产冶炼渣再利用的方式方法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为贯彻落实国家《重金属污染“十二五”综合防治规划》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要求永兴县要在2012年年底前将初级冶炼企业100多家兼并重组整合到50家。由于我县现有冶炼企业分布在“一园七区”里,企业资产都有几千万、上亿元,且企业原料来源产品种类多,整合重组难度大;园区企业整体搬迁的有65家,需企业搬迁费用约65亿元,加上土地征用等问题使企业搬迁工作进展缓慢。

  (五)企业融资难、原料短缺、税赋较重。有色金属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资金的依赖程度高。据测算,全县有色金属产业每年所需资金约30-40亿元,2011年工、农、建、中等国有商业银行在永兴用于有色金属产业的贷款也仅有10亿元左右,企业资金短缺达20-30亿元。由于今年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下跌、市场行情不稳、利润下降,特别是随着“循环经济”已在全国各地展开,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冶炼“三废”原料紧张。并且企业的税赋较重,从2011年起,有色金属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同所有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一样,为17%2011年底,国家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征五退五”的退税政策,但明确规定只有取得《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才能享受。目前,永兴只有15家冶炼企业取得《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大多数企业不能享受“征五返五”优惠政策,导致企业税赋较重,企业无利润空间,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部分企业搬迁到外地,流失了税收。

  三、推进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永兴县要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就必须要有一个得以支撑的产业集群,通过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来发展县域经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必须选择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产业作为集群发展的主要内容,也只有通过稀贵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的集群发展,才能培育发展优势,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一)建设大园区,推进大招商,形成大积聚。在当前的一区四园格局,大手笔规划建设湘阴渡再生资源、新材料、新能源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和郴永大道高新产业园,将柏洞工业园打造成为稀贵金属精深加工的重要基地,在马田规划建设好物流园,形成新的大园区发展格局。大力抓好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年产值超过30亿元的规模企业入园发展,坚持用大的园区来实现产业集群的大发展。发展股份制企业,积极引导骨干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快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实施联大靠强和上市融资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国内外上市公司,实现联大靠强战略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坚持科研兴业,实现技术再突破。一是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大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先进技术运用,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与产业技术体系对接融合,对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引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三是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围绕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精深加工--市场营销链条,以培养、开发、引进、稳定人才为重点,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创业环境,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力度。

  (三)实施品牌强区战略,培育新的增长级。大力实施企业品牌战略,着力引导企业由产能效益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鼓励和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一是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质量标准体系,集中打造更多在国际、国内市场很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群的支撑作用,有效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提高自创品牌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按照现代理念建设白银文化产业园,建设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总体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型花园式深加工区,使其成为永兴循环经济的典范、永兴金银工业旅游品牌。

  (四)推进循环利用,实现产品附加值最大化。一是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国银都”和“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的平台作用,依托龙头支柱企业,大力开发银触头、银浆、银粉、硝酸银、银抗菌材料、铂炭催化剂、电子银、化工银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以及铋、钯、铟、铂、硒、碲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银制工艺品、纪念品、美术品和饰品,提高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打造全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提高市场占用率和产业凝聚力。二是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使有用色产业的制作水平向高档次和深层次发展,实现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由提供初级产品向提供最终消费品和高档消费品转变,由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形成以粗--精深加工制品为主的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

  (五)放大政策优势,支持集群发展。一是建议省政府进一步继续保持对有色金属产业资金引导力度,提高企业引导资金额度。在实行产业资金引导政策上,对重点县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在安排上、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在政策上、项目申报上、扶持资金上、税收政策上等给予大力倾斜,支持永兴建设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二是建议县委、县政府尽快出台有关企业整合升级的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并积极争取对搬迁企业和关闭企业的优惠政策和补偿措施,促整合升级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加大银地、银企合作力度,促使银行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放款力度,努力化解融资难的问题。三是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应重点规划金银精深加工企业入住,园内重点建设白银、铋、铅、镍、锅等有色金属的深加工企业及铂、钯等铂族金属和硒、碲等稀散金属精深加工企业,不接纳食品等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项目。

  (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园区建设集中废水处理厂,铺设废水收集管网,实现清污分流和水的循环利用,保证园区废水的达标排放。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服务园区企业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水、电周边环境等问题,简化企业办事程序。

[供稿:永兴经济开发区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