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郴州先行先试以来的变化和收获
2009年,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34条优惠政策。四年来,郴州人民在先行先试精神指引下,开阔胸襟,开拓思路,开足马力,沿着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方向一路向前,各行各业均取得丰硕成果,全市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变“懒惰”为勤奋,实干兴市的劲头高昂,物质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先行先试”精神的核心就是勤奋和进取,等、靠、要等懒惰思想意识是干不成事的。四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国首倡只要守住“四条底线”(惠及民众、集体决策、不违法规、不谋私利),就可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则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理直气壮地为干事创新的人撑腰鼓劲,让“懒惰”的干部腾位子,让“勤奋”的干部受激励,全市人民实干兴市劲头高昂、干事创业激情奔涌,发展成就辉煌。实力显著提升。2012年,全市GDP达到1517.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6位,2009-2012年各年增幅分居全省第1、3、3、2位,人均GDP达到32848元,按汇率计算已突破5000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达到18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5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9.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转型取得实效。郴州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持续开展交通城市产业三大会战、强力推进矿业整合、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郴州的发展对矿业经济的依赖大大降低,但发展的步伐更快、质量更好。目前全市矿业经济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已由过去的第1降到第4,占规模工业比重下降到50%左右,矿业秩序实现了由乱到治的根本性转变,涌现出金旺、湘江、金贵、宇腾等4个中国驰名商标。发展基础夯实。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区投资)达到1098.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位,2009-2012年平均增长49.7%,增幅居全省第1位。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铁、高速纵横全境,100%的乡镇和94.1%的行政村通水泥路,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近1500公里,已初步形成市域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民生得到改善。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10元,农民收入连续4年快于城镇居民。持续推进“为民办实事”和“民生100”工程,每年均有上100项左右与民生有关的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财政民生支出占总支出保持在65%以上;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居民在就业、养老、保障房、教育、医疗、卫生、通讯、文化、体育等方面共享改革成果持续取得进展;统筹推进城市“十大提质工程”和“五化工程”等,人民群众生活及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变“保守”为开放,创新争先的意识高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四年来,在先行先试精神指引下,提炼出“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新郴州精神,全市干部群众敢想、敢干、敢闯、敢冒、敢试已蔚然成风。郴州打造“林邑讲坛”、“金点子”等学习研讨平台,重点挖掘和保护湘昆、嘉禾民歌、汝城香火龙、安仁春分节、苏仙传说、桂阳湘剧、名人故(旧)居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开发和积极保护湘南民居、骡马古道、千年裕后街等文物古迹和郴州特色传统工艺。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模范和典型人物,如29年来无怨无悔守护大山的刘真茂等,郴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郴州的先行先试、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形象进一步彰显,郴州的精神文明建设走上了新的起点。
(三)变“随性”为理性,公民的自律意识显著增强,社会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四年来,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等“三创”工作,大力推进“和美社区”、“和美家庭”、“和美村庄”等为主题的和谐社会建设活动,大力推进平安郴州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市上下从领导到群众,从老板到员工,从各类服务主体到服务对象,其依法依规自律的意识大大增强。民事案件(纠纷)调解成功率从34.2%上升到36.5%。公路站点超限超载率由治超前的86.5%降到0.09%以下,群众来电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分别达96.7%和92.8%,综治民调、维稳、打黑等工作居全省前列,郴州城市的形象和影响力、吸引力得到空前提升,2012年全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民意调查分别达到80.49分和66.12分,分别比上年提高1.28分和2.98分。郴州市公众安全感在全省排位从2008年的第9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2位。
(四)变“人治”为法治,各种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完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四年来,郴州市认真落实《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郴州市人民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和《郴州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于2012年4月审议通过《郴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治郴州建设的决议》,在全市开展“法治郴州”创建活动;不断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法律论证、专家咨询和评估、决策听证和公示、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作风整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存在的精神不振、执行不力、纪律不严、工作不实、创新不够、正气不足、为政不廉等“七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五)变“蛮干”为巧干,科学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四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强力落实“治郴先治山、治山先治林”理念,按照“停产—打非—整顿—整合”的路线图,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大力开展“三年城乡绿化攻坚”活动,城市生态恢复性建设取得良好效果。全市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全面启动“十大环保工程”,重拳整治环境污染,深入推进农村“四化四改”工作,重点构建东江湖、王仙岭、中心城区、南岭植物园等生态片区和组团,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十山十湖”生态景观,加快郴州市中心城区主题森林公园建设,新建改造公(游)园近50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9.5平方米,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树木多了、城市变了、环境好了,城乡生态环境初步实现“天蓝水清”的预期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初步展现。
二、进一步提升郴州先行先试效效能的路径
先行先试作为一种客观实践,先行,就必然有行进的速度问题;先试,就必然有试对与试错的胆识问题。作为后发赶超地区的郴州,既要把先行先试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更要将它当成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提高试对的概率,加快推进的速度,提升先行先试的成效,为全省全国树立样板。为此,要不断优化先行先试方法,拓展先行先试领域,强化先行先试措施。
(一)优化先行先试方法。一是更加注重实事求是。先行先试的思想起点源于实事求是,在先行先试的方法上,更需要实事求是。作为后发赶超地区的郴州,在先行先试方法的设计上,应更多地采用“拿来”的方法,学习借鉴外地相对成熟的做法,结合郴州实际,形成适合郴州的先行先试方法。二是更加注重突出特色。应该突出优势优先、特色优先的原则,无论是生产力布局的调整,还是在向上级争取政策、资源等方面,都要着力凸显郴州特色,使特色更特,亮点更亮。三是更加注重平衡推进。按照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既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更要注重平衡推进,全面发展,达到在平衡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在不断的突破中保持总体的平衡发展。
(二)拓展先行先试领域。一是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先行先试的主战场要更多地放到基层,特别是要激发各类企业业主、各类管理人员、各类基层干部、各类科研人员先行先试的热情和干劲,使全市人民将先行先试当作谋取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使先行先试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二是更加注重民主法制。要努力在基层单位(社区、企业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有所建树,以此作为激发全市人民先行先试热情的助推器和保障器。三是更加注重发展后劲。要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多在增强发展后劲、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科学发展新路。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李日光 肖玉忠 曹星 李梦临]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