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后期回稳仍需巩固

来源: 时间: 2013-10-29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来,全市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研判,积极应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运行特点

   1-9月,全市GDP完成115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0.9%,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0.4个和0.2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分别高3.2个和0.7个百分点,增幅保持全省第2位,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139.8亿元、605.4亿元和409亿元,分别增长2.1%12.2%11.6%。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一)农业生产喜获丰收。一是粮食实现增产。全市早稻、春玉米、中稻及一季晚稻总产量分别为60.2万吨、22.6万吨、2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5%4.9%2.1%。二是烤烟收购量价齐增。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烤烟收购103.3万担,均价达1216.4/担,分别增长3.3%16.5%。三是林业发展加快。1-3季度,全市完成植树造林72.3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78%。实现林业产值13亿元,增长9.6%。四是渔业稳定发展。1-3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7.9万吨,增长4.4%;渔业产值8.5亿元,增长5.4%

   (二)工业生产企稳回升。1-9月,全市工业用电量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增幅比上半年提升5.7个百分点,表明全市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比上半年回升0.6个百分点,达到今年最高水平,增幅居全省第3位,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8个和1个百分点,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一是有色行业复苏。受国内外经济明显回升,有色、化工产品价格呈现回升,1-9月,有色冶炼、化工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4%8.0%,增幅比上半年分别提高1.9个和0.4个百分点。二是战略性产业高速增长。1-9月,高技术工业、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3%24.1%。三是郴州烟厂发力。1-9月,中烟公司实现增加值31.6亿元,增长214.2%,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4.0个百分点。四是新建新投产企业的拉动。1-9月,新入统的83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5亿元,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2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加快。1-9月,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加快1.4个和0.5个百分点。公路客货运周转量229.6亿吨公里,增长14.8%;水运客货运周转量2.1亿吨公里,增长27.9%。邮电业务总量23.3亿元,增长8.4%。全市旅游人数219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9.7亿元,分别增长18.5%21.9%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89.6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0.9亿元,增长17.7%1-9月累计新增贷款82.8亿元,下降8.6%,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4个百分点。

   (四)投资持续较快增长。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56.3亿元,同比增长34.1%,比全国、全省分别高13.9个和7.8个百分点。一是大项目增多。1-9月,全市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099个,增135,完成投资611.3亿元,增长43.4%;其中亿元项目329个,增加67个,完成投资352.9亿元,增长46.8%。二是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9月,有利于全市产业大转型和城市大提质的相关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全市三产业投资496.3亿元,增长48.2%,增幅分别比一、二产业高20.9个和25.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97.4亿元,增长49%,增速比工业投资快24.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302.7亿元,增长59%三是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90.3亿元,增长31.5%

   (五)消费市场逐步回暖。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5亿元,同比增长12.6%,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1.6个和0.7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呈现逐月回暖的平稳运行态势。一是限上企业商品零售稳定增长。1-9月,限额以上企业中,传统商品如食品、服装和日用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6%37.0%24.7%;文体类商品如体育娱乐用品和书报杂志分别增长13.7%19.6%;奢侈类商品如汽车和化妆品分别增长14.5%20.9%;居住类商品如家电、家具分别增长23.2%33.9%。二是新增限上企业拉动有力。1-9月,全市新增入统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61家,实现零售额26.8亿元,增长43.6%,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个百分点。三是住宿餐饮行业持续增长。1-9月,全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4亿元和51.5亿元,分别增长10.4%9.5%

   (六)产业转移成效显著。一是标准厂房建设快。1-9月,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06个,总量居全省第2位。新建标准厂房285.8万平方米,出租率95%以上,总量居全省第1位。二是招商引资来势好。1-9月,全市新批外资项目63个,实际利用外资7.1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26.8%;签约内资项目674个,实际到位内资24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长17.3%。三是加工贸易进出口成倍增长。1-9月,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2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2,增长61.9%;出口11.8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3,增长73.5%。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5.9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1位,增长1.2倍。

   (七)经济质量稳步提高。一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1-9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51.4亿元,同比增长16.7%,增幅居全省第1位;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8.7亿元,增长20.8%,增幅居全省第4位。二是工业降耗增效明显。1-9月,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2%1-8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99.3亿元,增长20.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三是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目标任务提前完成。1-9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万人,7695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新增8.8万人,城乡低保月人均救助分别达到251元和122元。四是民生投入持续增加。1-9月,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达63.1亿元,增长36%;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129.3亿元,增长26.9%民生100工程43项已提前完成。其中:新开工建设廉租房2094套、公租房24937套,开工改造城市棚户区5914户、农村危房改造1.15万户,建设农村公路654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9座,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200个,新增通宽带行政村97个,改造行政村配电网100个。

   二、主要困难

   (一)工业回升基础不够稳。一是有色、煤炭行业仍然低迷。目前,随着国内外市场有所复苏,有色、煤炭价格虽初显止跌企稳态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色金属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仍下降19.0%,煤炭价格指数同比下降超过20%,对有色、煤炭行业企业主生产经营信心仍有较大影响。据统计,1-9月,原煤产量同比下降6.6%,铁矿石、锌、锡等金属采掘量同比分别下降16.1%1.9%6.0%。煤炭、有色采选、有色冶炼增加值增幅同比分别回落6.4个、10.6个和7.8个百分点。据财政局统计,1-9月,全市有色金属行业和煤炭行业税收分别下降13.7%26.2%。二是停产企业仍然较多。9月末,全市停产企业户数比上半年增加2户达到59户,测算影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0.2个百分点。三是淘汰产能政策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可能加深。今年,全省对焦炭、铁合金、铜、铅、水泥、铅酸电池等19个行业的部分落后产能实行严格的淘汰退出机制,涉及我市7个县市区7个行业18户规模工业企业,预计这块全年将减少增加值5亿元,将影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0.5个百分点左右。

   (二)养殖业仍未走出困境。受上半年猪肉价格下跌和禽流感的影响,1-9月全市生猪和家禽养殖同比分别下降0.6%3.2%。预计这种下降态势将可能持续至年底。

   (三)消费提振制约较多一是刺激消费政策进入空档期。当前,国家多项促进消费政策如家电、汽摩下乡以旧换新汽车购置税减免等已经取消,而新的刺激消费政策尚未出台,导致相关行业消费需求出现回落。如1-9月,全市汽车类零售增幅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二是楼市调控影响相关行业。受国家持续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1-9月,全市建筑装潢类、家具类零售额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2.6个和3.7个百分点。三是厉行节约新政影响持续。1-9月,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分别增长5.9%12.2%,增幅同比仍分别回落12.4个和5.9个百分点。四是能源类消费总体回落。受有色、煤炭行业低迷,导致相关行业特别是交通运输行业运输能力利用率降低的影响,1-9月,全市石油及制品类、煤炭及制品类零售额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6.8个和15.6个百分点,测算两大类商品拉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1.3个百分点。

   (四)项目建设仍需发力。一是投资增速排位仍然靠后。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比去年同期退后2位。二是部分重点项目进度不快。目前,全市118个重点项目中仍有8个尚未开工。北湖、宜章、永兴、安仁等县市区均反映受手续报批、征地、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主要建设项目仍未启动。三是工业投资增幅持续走低。工业投资自6月以来增幅逐月回落。1-9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425.4亿元,同比增长24.8%,增幅比上半年低2.8个百分点,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3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总体来看,三季度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好转,国内外经济稳步回升趋势明显,1-9月,全国、全省GDP均比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全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三个月回升。我市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据三季度142家工业企业专项调查,有81%的企业对当前生产经营状况有较大的信心。为此,下阶段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强化要素保障,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为此建议如下:

   (一)巩固工业回升基础。一是强化基本保障。要强化对煤电油运、资金、土地、技能人才、先进技术、市场等各类要素的综合调度,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所需。二是强化指导扶持。相关部门要主动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和指导,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优化服务,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针对当前国家实施行业整合、落后产能淘汰等产业调控政策,对一些停产的企业或者是下达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国家的产业整合,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市场要素,加快设备改造或技术引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政策争取。提前运筹谋划并积极争取郴州烟厂明年的生产计划指标,确保全市工业这一最大经济增长点的持续有力。要重点确保废旧物资综合冶炼回收行业税收55”政策在明后两年的继续执行,以确保我市工业这一最大行业的生产稳定。

   (二)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一是做好销售服务。当前正值我市大宗农产品(柑桔和油菜)的收贮和销售旺季,相关部门要帮助农民做好市场信息、贮藏技术等销售服务工作,使增产转化为增收。二是做好指导扶持。相关部门要对上半年因价格下跌、禽流感等因素而受挫的养殖大户在资金、技术上予以扶持,帮助他们提振信心,强化管理,扩大生产。三是抓好冬修冬播。相关部门要强化对冬播粮食作物、蔬菜等作物种植的指导,提高农民发展冬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对农田基本水利设施的冬修工作,为明年的农业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项目攻坚力度。一是加大项目建设攻坚力度。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和督查督办,对未按计划开工的项目要查找难点和关键节点,分解落实推进责任,力争早日开工;对进度较慢的实施项目,梳理制约项目推进的困难和问题,分层协调解决。二是加大要素保障攻坚力度。进一步加大水、电、路等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解决管网杆线搬迁、征地拆迁等影响开工建设问题,加强施工环境整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各要素保障有力。三是加大项目谋划攻坚力度。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化推进两大重点,突出现代产业、基础设施、战略平台、城乡统筹、民生保障五个大类,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特大项目,健全全市重大项目储备库,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明年省重点建设项目。

   (四)促进消费需求释放。一是促进企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从政策、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重点支持现有消费类企业进行规模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稳步实施营改增,引导高端住餐、房产企业转型发展,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消费市场,吸引更多的居民消费,确保消费市场繁荣稳定。二是进一步培育消费热点。要进一步加快现有六大城市综合体配套设施建设,如城东新区、爱莲湖商区的学校、市场、超市、医院等,以进一步聚集人气,形成消费增长极;要进一步支持文体、教育、卫生、旅游、会展、休闲、餐饮等新兴消费热点发展,不断挖掘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三是不断提高居民收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入分配政策,解决好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适当减少或降低个人税金,逐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强化市场商品质量和物价监管,确保居民收入预期趋于稳定。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李日光 肖玉忠 曹星]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