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郴州市商贸流通领域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换挡期转型期的有利条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总体保持了郴州市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9%。
一、郴州市消费市场运行基本特点
(一)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亿元大关后,2014年实现706.7亿元,是2004年的4.5倍,再创历史新高,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总量位居全省第六位。在商品零售持续增长的同时,郴州市商品流通购销同步增长,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全年共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604.3亿元,同比增长15.6%。
(二)假日、旅游、会展经济带动作用强劲。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成为推动郴州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郴州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33.1亿元,同比增长23.9%。9月19日-21日,郴州市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黄金周期间,郴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郴州市第十届房地产暨汽车家电建材装饰交易展示会,节会宣传效应明显,带动了郴州市各大景区旅游经济异常火爆。旅博会和房交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带动了相关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消费增长。同时假日、旅游业综合性消费强的特点也带动了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对商品销售、餐饮收入和住宿收入的增加较为明显,对拉动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网购日益兴旺,消费亮点不断呈现。近年来,网络购物、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方兴未艾,消费形态更加多样。近年来,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服务业、文教娱乐、金融保险服务等新型消费类型占总消费额的比重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信用消费和网络消费继续受到追捧,出现大幅度增长,随着信用消费政策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新的亮点。2014年,郴州市消费贷款同比增长35.5%,郴州市限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1026万元,同比增长58.9%。
(四)小微企业经营向好,限上企业增速有所放缓。在国家倡导节俭、适度消费、严控公款奢侈浪费的大背景下,郴州市消费者纷纷转向规模较小、价格合理、特色鲜明的小微商贸餐饮企业(单位)消费,在郴州市大型商业企业(单位)经营业绩下滑,高档宾馆、酒店经营业绩不佳的同时,郴州市数量众多的中小微型商贸餐饮企业(单位)经营业绩出现持续向好的势头。全年限额以下小微商贸住餐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个百分点,较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小微商贸企业(单位)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014达到年11%,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对促进郴州市消费稳定持续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消费市场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销售平台相对较少,部分购买力外流。近年来,郴州市商业企业加大了网络销售力度,部分企业建设了网络销售平台或者依托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开设了网上专卖店、体验店,加快了“触网”的步伐。但与互联网商业发达的市州比,郴州市互联网商业发展的规模和力度还不够,本市居民购买力通过网购外流的情况还是比较突出。2014年,郴州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有网络零售行为的企业(单位)仅有11家,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只有1026万元。目前郴州市在电子商务方面发展显得比较滞后,网上零售额统计还不健全。郴州市的天际淘宝城、北湖网贸商城等为代表的本地龙头电子商务企业无一家正式入统,没有真实反应郴州市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情况,进而制约了郴州市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二)传统消费增速放缓,新型消费领域贡献较少。目前,郴州市居民消费结构还是以保障基本生活的“温饱型”消费为主,用于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的“提高型”、“享受型”消费占比还很小。汽车、成品油、家用电器和药品是支撑郴州市消费高速增长的热点骨干商品,但随着郴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步趋向饱和,国际油价低位运行,智能家电升级换代告一段落和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郴州市机动车、成品油、家用电器和药品销售普遍呈现出增长放缓的趋势。2014年,郴州市限额以上吃穿类商品零售额共实现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回落3.2个百分点,而郴州市限额以上体育文化办公用品、书报杂志出版物类商品仅实现零售额5.8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1.7%,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较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较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在传统消费热点商品增长放缓的同时,郴州市新增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养老消费、旅游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文化教育消费还基本处在初始培育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和影响,对郴州市消费增长贡献率较小。
(三)大型企业增长乏力,企业运行成本提高。2014年,郴州市零售额排名前100家企业,零售额增长11.5%,较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拓普电器、生源超市等本地为零售龙头企业增长缓慢,二家企业零售额总额下降5.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商铺租金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人工资的年年攀升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
三、2015年消费市场形势预判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转型时刻。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模式急需转型升级,“稳增长”必须从以投资、出口为重转向以消费为主导,“三驾马车”并重,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使消费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消费需求列在新常态首位,消费成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对内贸流通在现代流通方式、流通基础设施、流通领域改革、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工作进行部署,重点推进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和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六大领域的消费。郴州市也应出台一系列鼓励消费举措和政策,为扩大消费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预计2015年郴州市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新常态下加快郴州市消费市场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简政放权步伐,进一步激活小微型企业经营活力。小微型商贸企业启动资金少、准入门槛低、用工人员多,在扩大居民就业、拉动消费中发挥着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郴州市经济结构逐步调整转型,劳动密集型、能耗密集型行业产能逐步压缩、用工减少,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学毕业生和转岗职工就业压力将逐步加大,发展中小微型商贸企业已经成为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对此,要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政策措施的落实,将涉及小微商贸企业的审批、备案、监管、税收、处罚等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简化优化,在合法依规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逐步降低准入门槛,适当减轻小微企业负担,鼓励小微商贸企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激活小微商贸企业经营活力。
(二)加大对骨干商贸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整体拉动作用。相关部门应帮助大型骨干商贸企业全面分析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各阶层的消费要求、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转变,在政策和税收上给予骨干商贸企业一定的倾斜和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努力提升经营档次,优化商品品种和服务,力争通过龙头骨干企业的强力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引领郴州市商业健康稳定发展。新常态下商贸企业要顺应消费发展的新趋势,采取有力举措,鼓励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智能消费、体验式消费、无店铺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引领消费新模式。
(三)加强对新兴商业模式培育扶持,进一步丰富郴州市商业经营业态模式。大力支持多领域经营的连锁企业发展,发展多种新兴业态,丰富市场企业类型,如集购物、体验、餐饮、公园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发展实体商业的同时,引导并鼓励商业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对建设网络营销平台的龙头商业企业,应按年网络实际零售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专项补贴;鼓励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打造具有郴州本土特色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吸引省内外商贸企业进驻开展网上交易,减少郴州市居民的购买力外流。
(四)加快旅游业、会展业发展,发挥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快旅游业、会展业发展,拓展城市外来消费市场。旅游业、会展业是当前发展潜力很大的行业之一。会展业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会展业发展势必拉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商贸业的发展。郴州市会展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已远远落后长沙、株洲和衡阳等城市,同时郴州市旅游业发展对消费市场拉动力同样偏弱。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做好节假日消费这篇文章,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休闲旅游硬环境;要扩大旅游宣传,充分利用高铁的优势,建立核心的游客集散地,积极发挥旅游产业的延伸作用,将更多的外来旅客引进郴州市推进旅游业发展;要充分利用本地行业资源优势,将郴州市打造成会展旅游城市,进一步扩大外来消费,拉动本地消费品市场发展。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李江英]
[审稿:刘 雁]
[责编:罗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