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农业产业提质升级的成效、困难与建议

来源: 时间: 2015-04-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4年,郴州市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初步统计,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02户,家庭农场179户,休闲农庄122家,30亩以上种粮大户5253户,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户2185家,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336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达690个,年出笼1万羽的规模家禽养殖场130家。上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为全市农业产业的提质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取得的成效

  (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2013年和2014年,郴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鼓励发展庄园经济、加快发展休闲农庄、扶持发展茶叶产业等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共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506万亩,流转面22%,其中耕地流转112.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4%。全市启动农业产业化新扩改项目64个,其中列入市级重大项目21个,完成投资30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的提质升级。

  (二)生产基地规模扩大。全市烤烟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定单化基地生产模式,2014年种植面积达39.9万亩,产量突破100万担;全市茶叶基地产量首次突破5千吨达5802吨;全市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场达45个,生猪规模养殖已占全市比重的66.8%;资兴特大鲟龙鱼、游水三文鱼年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7.5%和69%;永兴先步鳄龟繁殖场,现有亲本1万只,年生产苗种10万只,是省内最大的鳄龟繁殖场;永兴华大农业、泰宇茶油企业自建与联接基地分别达1.4万亩和1.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15%和30%。

  (三)技术领先优势明显。2014年,全市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5.6%;全市上等烟叶比例达62%;全市三元杂交猪比重达到81%;宜章一六利用温泉控温技术繁养殖生鱼,年生产能力2亿多尾,成为省内最大生鱼繁殖场;临武香芋可以按不同口味进行“订单式”种植;永兴华大农业引进冰糖橙全自动检测包装线,可按不同标准进行生产包装;永兴泰宇茶油引进全国目前最先进的冷榨、浸出、精炼、灌装四条自动化不锈钢生产线,可将茶籽榨干炼尽,无任何浪费。

  (四)特色品牌不断涌现。 “郴”字号农产品品牌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5件(舜华、裕湘、济草堂、冰糖橙、狗脑贡),中国名牌产品1项(裕湘挂面),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临武舜华鸭,资兴东江鱼,永兴冰糖橙,桂东玲珑王茶,宜章脐橙),省著名商标40件,省名牌产品19项。

  (五)市场开拓能力增强。2014年,永兴冰糖橙、宜章脐橙供不应求;全市合同烟叶收购均价提高到1277.4元/担仍供不应求;东江湖品鱼、赏鱼、观湖成为郴州旅游品牌;临武香芋占据北京、广州市场83%和75%的份额;永兴冰糖橙网上订单突破2000万元;省级三星级休闲农庄已达到122家,实现休闲农业与庄园经济营业收入35亿元。

  二、面临的困难

  (一)政策扶持力度仍有差距。一是办理手续难。如沙田金仙黄牛养殖加工合作社因扩大再生产,已在县工业园征地70亩,但土地证难批,水、电难以及时开通,导致企业难以及时入园发展。二是贷款额度低。据调查,目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仍存在抵押物评价低、放款额度小等困难。如资兴回龙仙茶庄流转土地300亩,期限30年,有直营店3处,年收入300万元,但银行给的贷款额度只有30万元,同时还要房产抵押,导致该茶庄扩大再生产意愿不足,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二)农业投入力度还需加大。一是融资仍然困难。如沙田金仙黄牛养殖加工合作社需要融资1000万元,但相关银行给予的贷款额度只有200万元;资兴回龙仙茶庄融资缺口100万元。主要是农业资产难评估,生产风险大,加之保险力度不够,导致银行评估价值低,贷款额度小。二是技术标准难统一。目前农户基本上仍然是凭经验进行生产,没有统一的质量和绿色标准,也不能进行农药残留物检测,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如临武香芋、永兴冰糖橙的生产技术标准目前仍用土办法,而对于新技术、新标准则缺乏投入的意愿。

  (三)经营理念亟待更新。一是产业链条不长。很多合作社仍停留在卖原产品上,连简单进行包装再销售都不敢偿试,害怕投入后成本大而亏损。如临武香芋就是简单用化工塑料袋装袋运到省内外市场销售,由于没有进行分装、保鲜,也没有像“永兴冰糖橙”一样制作统一规范的包装箱,更没有引进食品企业进行加工,导致该产业市场知名度低、增值效益少。二是新技术难推广。如永兴华大农业企业拥有1项能保证每棵冰糖橙树结出的果子口感一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但在推广时,农户以该技术要求较高,所需工日和成本较多,以及目前冰糖橙不愁销等原因,不愿偿试该技术,导致该技术目前只在该公司的2000亩自有基地运用而未能在冰糖橙联营合作社推广,这将对长期树立永兴冰糖橙品牌、稳定价格、扩大市场等带来较大影响。

  三、工作建议

  (一)强力推进改革。改革是破解农业问题的总钥匙,是激发农业活力的总开关。一是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相关部署,在基础条件具备的县市区开展整县(市、区)推进工作,确保2017年基本完成确权任务。同时,要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等改革。二是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正确理解和贯彻中央《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三是着力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政府要继续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特别是要支持和鼓励保险行业全面进入农业产业。通过政府、农户、保险、银行的共同合作,不断创新“三农”金融服务。通过土地经营证、土地经营流转权合同等,积极为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贷款支撑。

  (二)大胆先行先试。郴州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牵涉到土地、资金等多方面困难和问题,必须先行先试,才可能总结经验,更好地快步向前发展。一是土地流转方面。要加快土地确权办证。探索实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大户(企业)流转使用权“三权三证”、“三权分离”。用所有权来否定“抛荒权”,形成土地经营的长效动力机制。根据产业布局和功能的需要,做好土地流转规划,由政府或公司统一流转,采取统一发包、竞标使用和招商引资等办法,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农民的土地收入。积极推广永兴、嘉禾、宜章、桂东等县土地流转的成功做法,探索组建土地银行,农户把农地交给土地银行“储蓄”,大户可以找土地银行“贷地”,土地银行提供流转服务,向农户“付息”,向大户“收息”,获得适当“利差”。二是融资方面。涉农金融部门要创新金融理念、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拓展质押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依据“物权法”,允许以土地经营权证、林权证(含油茶、药材等)、果园证(含茶叶等)作为抵押融资;允许仓单质押,探索建立龙头企业间的联保制度。建议成立市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通过企业联合出资、财政参股并委托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运营管理,在企业融资贷款等方面提供有效担保,实现资金的杠杆效应,解决目前我市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要借鉴我市汝城、桂东等地国家公职人员参股开发水利水电建设的成功做法,大力引导和支持国家公职人员、民营企业主等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参股参办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发和建设。三是交易方面。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增加农民收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三)切实加大投入。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加大政策、资金、设备等投入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各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实际,从银行贷款、财政支持、项目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登记等各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项目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二是加大产业资金引导力度。大力整合各类农业产业引导资金,灵活运用贴息、奖励、参股、补助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大对农村规范建房、水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大农业争资立项力度。做好各类农业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力争全市全年争取农业项目资金2.5亿元以上。财政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确保粮食、蔬菜、农业产业化等农业专项资金预算逐年增加,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及民间资金投向农业。要积极扩宽农业企业和农民的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农业企业的融资难、担保难、抵押难问题。

  (四)大力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学习先进理念。要彻底改变过去的“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如资兴石鼓村通过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规模化生产的效益,通过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相继开办3个农业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借鉴先进技术。先进的生产技术始终是确保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行)业的竞争实际就是产品的竞争,并具体体现在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上。职业化的农民、专业化的生产、先进的生产技术、物美价廉的产品,是一个地方农业产业化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因此必须大力借鉴并研发适合本地特色的生产技术,确保依托先进生产技术的品牌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李日光、肖玉忠、毛跃明、刘洋]

  [审核:刘雁]

  [责编: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