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郴州市加强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安排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节能环保、社会发展类等100多个重大项目。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一、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2014年,郴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4.6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仅次于长沙和株洲,排全省第三,增幅位于全省第二。
(一)投资总量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从三次产业投资情况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占全部投资的6.6%,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占全部投资的44.9%,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40.6%。其中工业完成投资814.7亿元,增长21.4%,占第二产业投资的9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全部投资的48.5%,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2.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6.6:45.9:47.5优化为6.6:44.9:48.5,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有所提升,投资结构持续改善。
(二)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显著提高。2014年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进展顺利,通过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切实抓好建设进度、用地指标、征地拆迁、杆线搬迁和手续办理“五个攻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14年全市在建并纳入统计的重大建设项目(不含房地产及跨区项目)1131个,累计完成投资865.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7.7%,成为推动我市投资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高新区LED产业集群、友阿城市综合体、泓广物流园、郴州城际客运站、郴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839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进度在90%以上。全市累计开发重大前期项目 177个,铁海联运项目三期、红星美凯龙家居综合体、宜章县伯朗电梯配套项目、安仁-衡阳云集机场连接线等46个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或已开工建设;宜章县中化“5080”煤化工、湖南明大炭素石墨制品、郴州支线机场、黄长高速、临连高速、武广高铁郴州西站扩容等122个项目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57%,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速33.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7.4%;完成生态环境投资100.6亿元,增长39.5%,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6.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5%;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78.8亿元,增长27.5%,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速的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的20.9%。
(三)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民生投资快速增长。2014年,全市坚持不懈地实施民生工程,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事业的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涉及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的大部分行业投资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民生工程完成投资135.6亿元,同比增长47.8%,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增速24.7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以及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1.1%。
(四)投资主体多元布局,民间投资担当主力。随着鼓励民间投资、外商投资一系列政策的完善和发挥作用,全市形成了以国有、外商和民间等经济形式共同参与投资的格局,民间投资已经成为当前投资增长的主力军。2014年,全市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431.7亿元,比上年增长37.0%,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8.9%。其中民间投资1372.0亿元,增长35.9%,占比为75.6%。
二、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投资增长偏低,民间投资增速放缓。工业一直是支撑投资增长的主要行业,进入2014年以来,工业投资受产能过剩、企业用工和融资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出现增长滞缓、投资比重不断下滑的迹象,工业投资增速全年一直低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4年,全市工业完成投资814.7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低于全市投资增速1.7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5.9%下降到44.9%。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速减缓是主要影响面,2014年,全市采矿业完成投资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增速低于全市投资增速8.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0.7%下降到9.7%,下降1个百分点。
进入2014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放缓,并持续低于去年同期增幅。2014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5.9%,虽然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2.8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5.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趋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民间投资中民营中小企业占多数。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对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民营企业而言,2014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使其生产经营困难逐步加剧,甚至面临生存困难,因此导致其投资能力下降,投资积极性不高,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第二,民间投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筹集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民间融资等方式,难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等方式直接融资,再加之目前贷款担保抵押体系不健全,银行出于资金安全和经营风险考虑,对民营中小型企业采取不贷、惜贷等限制;第三,民间投资渠道仍显不畅。政策受限、形式受限等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开放的领域主要还是低层次、技术不高的行业,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等领域仍未有实质开放。工业和房地产业仍是民间投资的主战场,相比较其他行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民间投资依然薄弱。
(二)亿元项目跟进滞缓,建设资金保障不足。亿元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重要支撑。2014年,全市在建亿元项目385个(不含房地产),完成投资546.9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同比下降27.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投资增幅11.8个百分点。全市亿元项目投资明显少于往年,项目跟进滞缓,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后劲。
2014年,全市投资到位资金增速回落,各项应付款幅度明显加大,随着国家实施“债贷双控”的政策,清理融资平台,严控地方债风险和房地产债务风险,对资金面产生明显制约,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批项目面临较大资金缺口。由于资金短缺,直接导致部分在建项目推进放缓和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
(三)外延扩张性投资增速加大,内涵效益型投资比重下滑。2014年,全市以外延扩张性为特征的新建项目完成投资799.7亿元,同比增长25.9%,比全市投资增速高出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3%提高到44.1%;而以内涵效益型为特征的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637.4亿元,同比增长21.7%,低于全市投资增速1.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35.6%下降到34.9%。
三、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确保投资量质双升
(一)理性看待投资增速合理回归,大力推动发展升级战略进程。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影响,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到23.1%。究其原因,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经济政治压力向国内传递,再加上国内经济正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因此,全市经济增长相应放缓,进入结构调整优化阶段,投资增长拉动相对减弱,投资增速回落。从内部因素看,投资效率持续降低,是投资增速合理回归的主要内因。与全国各地一样,郴州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土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减弱,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速的回落,将减少对投资的需求,势必导致投资增速同步回落,郴州投资增速回落到23.1%属于向适度增长区间的理性回归。
(二)科学安排工业投资,提高产业投资效能。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要通过投资杠杆使投资重点倾向于现代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一批关联性强、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保证更新改造投资投入建设重点技改项目,推进节能减排和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项目投资,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工业投资高效优质产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要把推进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抓手,聚焦资源、聚焦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当前应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投资力度,培育一批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扎实推进重大项目进度,多渠道保障资金筹措。继续抓好落实领导负责制、部门责任制,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对当前尚未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紧盯项目进度,紧扣项目环节,创造开工条件,尽早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大督促协调和服务力度,努力使这些项目尽快动起来,尽早形成一定的实物量,按期建成投产。同时,强化督促检查,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进度缓慢的项目,实行效能问责。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在政策争取、城投债发行、项目建设方式等方面要有新突破。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提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推进项目投资多元化。
(四)积极推动相关配套改革,增强投资增长内生动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关键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采取新举措、培育增长点,做到稳中有进、量质双升。要打破传统发展的线性思维和惯性模式,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发展潜力,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提质增效。一是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加快投资项目审批速度;二是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加快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加强教育、医药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科技、文化、旅游、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改革力度,增加公共服务投资,使社会服务覆盖面更广,服务种类更加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向荣]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