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郴州市积极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需求总体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出台各项刺激消费政策,着力改善消费市场环境,激发消费活力,提振消费信心,郴州市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6亿元,同比增长12.2%。
一、郴州市消费市场运行基本特点
(一)总量稳步增长,内需规模不断扩大。郴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迭创新高,2015年郴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6亿元,继2014年郴州市实现700亿总额后今年又跨入800亿大关,与2013年和2012年相比,分别增加170.2亿元和245.6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达到17114.6元,比上年增加759.8元。在郴州市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增长的同时,郴州市消费市场销售额和营业额分别完成1514.1亿元和190.7亿元,规模总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水平。总体看来,郴州市消费市场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市场依然保持在活力区间。
(二)企业数量逐年增多,限上消费迅速发展。近几年郴州市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加大限上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限上企业单位数量不断增加,消费规模日益扩大,为推动郴州市消费市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2015年末与2011年比,从企业数量来看:郴州市共有批发零售业企业533家,增加230家,住餐业企业150家,增加56家;从从业人员来看:批发业从业人员7008人,增加3860人,零售业从业人员23260人,增加11073人,住餐业从业人员4752人,增加1449人。以郴州生源商业连锁有限公司、郴州拓普电器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成长为郴州本土商贸企业的龙头。限上企业快速发展,支撑消费市场的稳步发展。
(三)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新型消费热点纷呈。随着“互联网+流通”的深度融合,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拉动消费作用增强。一是旅游消费需求旺。2015年郴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57.8万人次,增长15.4%,实现旅游总收入281.3亿元,增长17.3%。大众节假游和出境游需求显著飙升,成为拉动郴州市旅游消费快速增长的主力军。 二是网络消费增长猛。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网络消费极大冲击了传统的商贸模式,亮点纷呈,增长迅猛,目前,消费方式已经很多地从“线下”转到“线上”。2015年,郴州市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销售额为8790万元,同比增长53.6%。三是健康消费意识强。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品质的增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健康消费意识明显增强,需求不断升温。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中用于医疗保健938.9元,是2010年的1.7倍。四是文体消费潜力大。自2012年郴州吹响建设“体育之城”号角以后,郴州的公共体育设施就不断建设和完善,在郴州举办的大型体育比赛也一个接一个。郴州市区位优势明显,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体育大市,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休闲体育项目已融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闲暇时间流行消费方式之一。2015年,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8.5%,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二、郴州市消费市场运行需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消费热点风光不再,新兴领域尚未形成规模。长期以来,汽车、石油是支撑郴州市消费稳步发展的传统热点商品。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逐步趋向饱和,国际油价持续低位运行,此二种大宗商品的销售逐渐呈现出增速放缓、比重下降的趋势。汽车类、石油类零售额共计113.1亿元,同比下降4.9%,占郴州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比郴州市限上商品零售平均增速低13.6个百分点。而在传统消费热点商品增长普遍放缓的同时,新兴的消费热点虽然涨势较好,但尚未形成规模和影响。养老消费、旅游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文化教育消费还基本处在初始培育阶段,对郴州市消费增长贡献率较小。
(二)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能力减弱。近年来,新常态下的国内经济仍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期,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首先,由于企业不景气和经营转型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收入,进而抑制了消费的增长。2015年,郴州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8.1%和9.2%。其次,市场物价仍在增长,支出预期扩大。2015年,郴州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增加了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挤占了其他商品消费支出,影响了居民消费意愿的释放。此外,医疗、教育、养老和住房对居民个人支出存在较大的压力,这些都迫使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倾向储蓄,抑制了消费意愿,减弱了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最终影响到整个消费市场的增长。
(三)大环境对商贸企业冲击大,企业经营状况堪忧。受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原料价格上涨,税费负担过重,网购、企业融资难和竞争激烈等多重内外因素影响,收入下降,成本上升,致使企业利润在逐年下滑,特别一些能支撑到现在的国有商贸企业,其利润在下降,但各项费用和职工工资在逐年提高。2015年,34.5%的企业盈利,48.5%的企业亏损,其余17%企业盈亏持平。就亏损企业分布看,批发业中57.8%企业亏损(主要集中在煤炭和石油企业);零售业44.1%亏损(主要集中在家电、建材家具和部分超市);住宿业58%亏损;餐饮业66.7%亏损。亏损面之大,大环境对商贸发展冲击之大,影响消费市场发展。
三、2016年消费市场发展走势及释放消费需求几点建议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内经济仍处于深度结构调整和转型期,消费者信心减弱,医疗、养老、住房等居民个人支出预期上升,居民收入增速放缓,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然而,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渐成主流,新型消费迅猛增长,服务消费持续升温,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库存”大幕拉开,市场商品有效供给提升,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的促进消费升级一系列政策扶持落地生根,均将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有力因素。2016年郴州市消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
(一)以供给侧改革推动消费升级。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重要阶段。2015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点不是简单地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而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和效率来提升,在重点领域推进制度创新、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并提出了下一步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今后,郴州市应着力提高消费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鼓励市场主体扩大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提升品牌影响力,让产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二)以完善消费结构扩大新的消费热点。应更加注重通过创造供给激活需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供给;加强消费品标准的建设和管理,大力促进商品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加快细化落实鼓励信息、养老、健康等消费的各项政策,为城乡居民加大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和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乡村的优质资源走向市场,便利农民购物消费等,打通农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进一步放开消费领域的行政性限制,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和营造更加公平的线上线下竞争环境,促进消费加快升级。随着郴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特征日益凸显,时尚化、个性化及生活享受型商品和服务消费越来越成为市场热点。应顺应消费发展的新趋势,采取有力举措,鼓励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智能消费、体验式消费、无店铺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进一步挖掘和扩大信息产品、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孕婴产品、家居产品、建材装潢等特色和热点商品经营;积极推动网络购物、电话购物、手机购物、电视购物、自动售货机等无店铺销售规范发展。加强对新型消费领域的市场监测和分析,合理引导市场供给。
(三)以城镇化建设扩大消费需求。城镇化起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人口向城市聚集的作用。劳动力的转移会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消费向城镇消费转变,同时,城镇化也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住房、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这也形成了新的消费需求。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将拉动消费不断增长和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发展。郴州市应以区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将城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租赁、直销、代销等多种流通形式引入农村市场,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改善农村市场环境,为农民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深入挖掘农村市场潜力,培育农民消费新热点。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李江英]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