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郴州交通邮电发展成就斐然

来源: 时间: 2016-10-1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十二五”以来,郴州经济持续稳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领域市场需求日益拓宽,服务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一、发展成就斐然

  (一)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十二五”时期,全市交通线路里程不断延伸,铁路、公路、水路等并驾齐驱的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业已形成。2015年末,全市运输总里程达18586公里,比2010年增加932公里,五年增长5.3%,年均增长1%。其中,公路等级层次不断提升,路面状况显著改善。2015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634公里,公路密度91.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10年提高4.8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比重明显提高,全市等级公路里程16257公里(高速公路通达情况较为突出,高速公路里程555公里,比2010年的102公里增加了349公里),占全部通车里程的92%,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2016公里,占全部通车里程的11.4%,比2010年提高6.4个百分点。有铺装路面里程12363公里,占全部通车里程的70.1%,比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公路桥梁2435座,比2010年增加563座。桥梁长度54568米,比2010年增加22958米。

  (二)运输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道路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公路运输市场进一步走向繁荣,民用汽车大幅增加,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日趋普及化。截止2015年低,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72.0万辆,比2010年增加22.9万辆,五年增长46.7%,年均增长8.0%。私人汽车快速增长,比重大幅上升。私人汽车27.2万辆,比2010年增加13.8万辆,五年增长103.4%,年均增长15.3%;私人汽车占全部民用汽车的比重为90.0%,比2010年提高6.7个分点。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35.8辆,比2010年提高12.2辆/百户。

  营运车辆连年减少,运力结构更趋合理。截止2015年底,全市营运汽车46870辆,比2010年减少1395辆,五年减少2.9%,年均减少0.6%;客运汽车向大型化和小型化迈进。截止2015年低,全市大型客运汽车2857辆,比2010年增加826辆,五年增长40.7%,年均增长7.1%;小型客运汽车3854辆,比2010年增加968辆,五年增长33.5%,年均增长6.0%;大型客运汽车和小型客运汽车分别占全市营运客车的比重为36.5%和49.2%,比2010年分别提高5.4和5.0个百分点。中型和微型客运汽车正逐年减少,到2014年,已基本淘汰微型载客汽车;交通运输逐渐趋于集约化、规模化,营运货运车辆结构呈现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货运汽车趋向重型化和专业化。截止2015年底,全市重型载货汽车16062辆,比2010年增加7108辆,五年增长79.4%,年均增长12.4%。重型载货汽车占营运货车的47.7%,比2010年提高21.3个百分点;挂车1803辆,比2010年增加1244辆,五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4%。

  (三)道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十二五”时期,全市客货运输量快速增长,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运输格局更趋合理。2015年末,全市实现旅客运输量9853万人,比2010年增长19.1%,五年年均增长3.6%;实现货运量24451.5万吨,比2010年增长44.4%,五年年均增长7.6%。

  1、旅客运输分工进一步明确。公路客运由于点对点运输、不需要中转、便捷舒适等特点,尤其是短途运输的普遍性得到较好发挥,公路客运量在全部旅客运输量中占有绝对地位;铁路运输在连续大提速的同时,注重发展高铁运输,随着几大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全市铁路建设也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高速铁路客运量占全部客运量的比重持续上升。2015年末,全市公路实现旅客运输量8721万人,旅客周转量315854万人公里,比2010年分别增长17.7%和5.91%,年均分别增长3.3%和1.2%;占全部旅客运输量的比重为88.5%;2015年末,高速铁路实现旅客运输量336.4万人,比2010年增加198.2万人,五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5%;高速铁路旅客运输量占全部旅客运输量的比重为3.4%,比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速铁路建设大大缓解铁路客运压力,使铁路客运能力大幅提升。

  2、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运输发挥着大动脉和主干道的重要作用,承担着中长距离和重点物资运输任务,但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比重有所下降。2015年末,全市实现铁路货运量491.5万吨,比2010年增长4.2%,年均增长0.8%。铁路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比重为2.0%,比2010年下降0.8个百分点。随着跨省公路干线通道打通和路网情况改善,公路货运发展较快,市场份额明显提高。2015年末,全市实现公路货运量23768万吨,货物周转量4224571万吨公里,比2010年分别增长46.2%和86.8%,五年年均分别增长7.9%和13.3%。公路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比重为97.2%,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四)邮政业务总量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邮政在继续拓展传统投递业务基础上,充分利用邮政现存的网络资源,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语音服务等邮政电子商务业务,从而使邮政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末,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74008万元,比2011年(2010年基数作了调整)增长1.2倍,四年年均增长21.2%。全市邮路总长度11663公里,比2010年的4722公里增加了6941公里,增长1.5倍,年均增长19.8%。全市拥有邮政局(所)262处,完成函件122万件,报刊期发数39.3万份。随着电商平台的数量增加以及网上购物的普及,邮政快递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市共有25个快递服务品牌、229个法人企业和分公司,从业人员5000余人,完成快递业务量1734.08万件,同比增长10.38%;快递业务收入16938.07万元,同比增长21.5%。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占全省比重为5.45%和5.0%,邮政EMS等网络型快递企业网点乡镇覆盖率已达到100%。

  (五)电信业务市场需求旺盛。“十二五”时期是全市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生机勃勃的时期。通信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网络通信能力显著增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业务用户保持快速增长,电话用户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移动电话对固话的替代效应加深。电信业务结构亦呈现日趋多元化格局。4G网络建设走向商用阶段,网络持续扩容和完善。微信、彩信、短信、个信化彩铃、宽带接入等增值业务总量逐年攀升,拉动电信业务总量平稳快速增长。2015年末,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474031万元,比2011年(2010年基数作了调整)增长105.6%,四年年均增长19.7%。全市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413.1万户,比2012年增加85.1万户,增长26%;三年年均增长2.9%。电话总用户413.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66.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7.4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是固定电话用户的7.7倍。2012年以来,全市新增电话用户38.7万户,其中新增移动电话用户57.6万户,固定电话则减少13万户。3G电话用户从无到有发展迅速,4G网络建设走向商用阶段,成为近年来新增电话用户市场主流。2015年末,全市3G电话用户数116.6万户,4G电话用户数102.9万户,3G、4G用户占当前移动电话用户的59.9%。通信业务收入19.5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0.9亿元,三年增长4.8%,年均增长1.6%。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254.4万户,比2012年末增加138.5万户,三年增长119.4%,年均增长29.9%。

  (六)城市公交体系不断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无论是数量还是里程均有显著提升,为城市居民出行带来更大便捷和实惠。2015年,全市新辟、撤销、调整公共汽车运营线路条数分别为35条、8条和19条,运营线路达到213条,比2012年增加119条,三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31.3%。营运里程由2012年8425.7公里增长到2015年的17632.3公里,三年增加9206.6公里,增长,1.1倍,年均增长27.9%。全年城市客运系统运送旅客43649.1万人,比2012年增加15367.9万人,三年增长54.3 %,年均增长15.6%。其中,公共汽车运送旅客35250.5万人,比2012年增加13509.8万人,三年增长62.1 %,年均增长17.5%;出租汽车运送旅客8398.8万人,比2012年增加1858.1万人,三年增长28.4%,年均增长8.7%;全市共有公交车辆1804辆,比2012年增加773辆,三年增长75.0%,年均增长20.5%;出租汽车1607辆,比2012年减少60辆,三年下降3.6%,年均下降1.2%。

  二、问题值得关注

  “十二五”期间,全市交通邮电业发展成就斐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但发展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交通基础仍然薄弱。受自然环境、地方财力等因素制约,全市交通运输发展还处于完善基础设施和调整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困难。一是公路运输面临困境。受高铁、动车组等快速发展以及私家车拥有量不断增加的影响,部分公路长途线路班次实载率下降,客运市场面临冲击。货运方面,随着国家税费改革的进行,公路专业运输企业不再享受国家政策扶持,极大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导致其货运经营下滑,再加上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货源需求疲弱,货物运输增速回缓。二是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由于车辆增长过快,造成交通拥堵,尤其是大量私家车涌入城区街道,造成城市道路负荷过重,使得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此外,汽车拥有量持续增加超出中心城区道路、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容量,引发了“停车难”现象。在商业、餐饮、购物等繁华路段没有合适的停车场地,违章停车现象时有发生。随着刚性需求不断增加,居民购车欲望有增无减,使得交通压力不断增加。三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营运车辆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运输市场监管仍有漏洞,交通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交通信息资源分散,共享能力较低,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等监测网络建设滞后,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不完善。

  (二)快递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全市快递业务量也曾呈现过井喷式增长,但由于低门槛及结构单一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邮政业务量指标发展势头滞缓,快递业务面临严峻挑战。2015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4008万元,同比增长2.5%,比2014年回落38.2个百分点;其中快递业务总量达1609.62万件,同比增长2.46%,比2014年回落29.9个百分点。众所周知,快递行业与电子商务相辅相成,造成全市快递市场遭遇巨大冲击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规模快递企业较少,集聚优势不强。目前,只有2家快递企业纳入规模以上服务业联网直报平台,无法形成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规模效应。二是低门槛加剧快递业的竞争。低门槛也使得快递业早已进入到白热化的竞争状态,由价格战引发的恶性竞争成为摆在快递行业面前的现状,甚至已经进入了“五毛”时代,即每票快件利润低于0.5元。多数快递企业呈现“微利化、无利化、亏损化”的现状,快递企业经营较为困难。粗放式发展和低价竞争成为快递企业的共性,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畸形。三是电商市场结构单一,市场处于低迷。从全市快递企业服务制造业调查情况表中,出口业务量占据着不同程度的比重。其中,纺织业占比76.9%,电子产品占比5.8%,医药保健占比5.2%,其他占比4.3%,食品加工占比4.2%,工艺品占比1.8%,机械制造占比1.8%。由此看出全市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纺织品占据主要位置,导致结构不平衡,电子产品、食品加工等占比相对低下。电商大多无自主品牌,运营能力较弱,政府支持力度也不大,导致电商维持能力下降。

  (三)电信成本日益攀升。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单位或业主索要超高额度费用,或对基站辐射的误解,致使时常遭受阻工或面临苛刻条件,大幅提高了进入门槛与建设成本,严重影响对居民智能通信、民生应用等服务的提供与保障。基站选址、通信进小区社区、线路改迁等工作异常困难,通信设施逼迁频发。资源整合难以推进,移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应用涉及各项民生应用,需要与相关行业和单位共同合作,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部分单位与行业不愿开放接口与信息,或提出过高的费用要求,导致资源整合困难较大,移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应用难以推进。

  三、促进“十三五”交通运输邮电业发展的建议

  (一)突出重点,优化交通运输建设网络。全市已初步形成一个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主体、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框架,但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交通运输方式优化配置要求,还要进一步科学谋划,打造现代公路交通网络。一是要发挥优势。充分发挥铁路运能大、运距长,公路覆盖面广、方便灵活,水运载重量大、成本低、污染少的优势,把以上三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性研究、规划、建设,积极实现综合交通体系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各展其长,促进综合交通整体效益发挥。二是要加强监管。开展道路运输市场监管机制改革,创新客运市场监管,谋划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积极推进市人大制定全市出租汽车客运法规和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法规。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客运安全水平;要积极开展超限超载问题的深入研究,努力从源头进行非法营运的治理根除工作,并将治超关口前移,实现源头监管全覆盖,坚决杜绝超限车辆出站出场。加快治超站点“四级联网”系统建设,解决路面“执法难”问题。要积极探索试行普通干线公路非现场执法模式,解决执法“拦车难”问题。建立诚信管理体系,促使车主和驾驶员不愿超、不敢超。三是要强化保障。着眼供给效率,提升道路运输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运输投入力度,扩大农村客运网络覆盖面,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道路客运跨区域联网售票系统要全部建成,推行电子客票。客运班车、城市公交、县域公交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率要达到100%,强化道路车辆动态监管。四是要提高效益。目前客运票价已基本到位,客运车主效益基本得到了保证,超载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对货运行业应该加强运价调控,制定最低限价,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增强盈利能力,保护合法经营车主的经营效益。在运输业发展过程中,应着重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信息化设备配备方面加大力度,切实解决运输业营运管理难题,找准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确保公路运输业健康发展。

  (二)整合资源,创新交通运输发展模式。阻碍全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是交通运输及服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无法承担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物流的要求,难以形成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及服务体系。应围绕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联合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运输、仓储、货代、联运、集装箱运输等企业结成合作联盟,以提高全市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倡物流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物流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支持强势企业通过加大投入、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多种途径,加快资本集聚,实现规模扩张,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三)抢抓契机,实施电商“三引三创”工程。互联网的盛行,电子商务行业在全国各地均出现一阵狂潮。在这种大好的形式下,要利用电子商务这一发展契机,通过电子商务建设发展自己地方的经济特色,使电子商务在特色经济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电子商务的跨越发展。

  1.推动“三引”工程。以全市电商市场发展为基调,围绕实际情况,要抓好“三引”工程。一要引进产业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视市区电商落后的原因,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及培训,同时在用地、税收上给予支持,将分散性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引进产业园,规范电商发展流程,让电商市场重振起来。二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对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组织开设电商创业课程,通过专业人才的指导及带领,使电子商务超前发展,稳步发展。三要引进互联网平台。依托产业园的建设,引进阿里电商、京东帮、掌和天下等专业电商运营团队,先做实一批模板商家,在带动复制一批,以此提高整个电商运营水平。

  2.推动“三创”工程。要抓好电子商务的推动工作。一要创建电商产业群。为规范、聚集发展全市电子商务产业,要设立专业电子商务产业园进行引导和扶持发展。同时给予相应政策、资金扶持。其定位于集电子商务企业基地、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和服务产业外包于一体的专业性电子商务园区。以此推动电子商务、软件等产业发展。二要创建郴州品牌。政府相关单位牵头,在天猫、聚划算、京东等平台建立郴州品牌店,专门负责郴州特色产品的运营,打响郴州品牌的知名度,带动全市特色产品的发展。可以学习山东烟台“淘宝特色?烟台馆”的形式,构建“郴州馆”,真正将郴州的特色走出去,发扬光大,提升郴州品牌,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发展。三是创建淘宝村。桂阳“淘宝村”的建立模式,有效的打响了农村淘宝的格局,随着桂阳淘宝村运行的成熟。让其他县级模仿这种模式,以淘宝村的建立,带动农产品的发展,成就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同时要建立电子商务村,升级电子商务、网购城,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让村民享受购物。

  (四)强化引导,促进企业合作共享多赢。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公交、电力、自来水、燃气等公共事业单位接入移动电子商务或信息化应用平台,并平衡产业链各方利益,由受益各方共同承担需投入的研发、设备等费用开支,实现企业利益与投入的均衡,提高资源利用率,打造多行业、多企业全方位、多渠道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交通运输邮电发展大格局。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旷晓耘]
[审核:刘  雁]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