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郴州市“规上”服务业运行情况简析

来源: 时间: 2016-10-2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前三季度(核算错月采用1-8月数据,下同),郴州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逐月提高,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但行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值得关注。

  一、运行主要特点

  (一)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逐季提高。前三季度,全市93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26.0%,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0.4、10.6个百分点,呈现逐季提高态势。从四大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32.6%,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0.3个、17.0个百分点;居民修理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20.4%,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2.1个、23.6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娱乐业同比增长52.0%,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快17.7个、33.2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31.5%。

  (二)“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稳中有增

  前三季度,全市357家“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全省快2.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十个行业门类营业收入增速均保持增长,其中对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突出的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7家商务服务业累计营业收入65.5亿元,占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4.1%,同比增长32.7%,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16.5个百分点。

  (三)税收和薪酬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税金及附加2.4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营业税金及附加1.7亿元,增长21.0%,占全部营业税金及附加的72.5%,贡献最大。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完成增值税1.5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缴纳1.0亿元,增长3.1%,占全部增值税的68.5%,贡献最大;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支付职工薪酬10.4亿元,增长18.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的月人均薪分别排前3位。

  (四)非公企业增速快于公有制企业,亏损行业减少。前三季度,全市非公有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52.6%,增速比公有制“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快45.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现有的26个行业大类中亏损行业占6个,比上半年和一季度皆减少3个。8月末,35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04家,亏损面29.1%,亏损面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缩小20.9和17.6 个百分点。其中,前三季度亏损的6个行业大类中道路运输业、仓储业 、水利管理业、其他服务业、卫生,今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共设施管理业和物业管理扭亏为盈。

  二、存在问题

  (一)行业发展不均

  1、从县市区看,部分县还有行业空白。从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看,嘉禾、临武入统企业仍为零,从居民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行业看,宜章、汝城、桂东入统企业数仍为零,从文化体育娱乐业行业看,桂阳、嘉禾、桂东、安仁、资兴5县市入统数仍为零。

  2、从行业看,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发展后劲欠佳。全市13家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5.0%,低于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5.7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信、联通、铁通4家电信业累计营业收入17.7亿元,增速仅为5.5%;9家网络有限公司累计营业收入0.1亿元,同比下降2.4%。

  (二)营业利润增速呈现下滑

  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仅为5.1%,增速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12.8和4.2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和卫生业亏损严重,34家道路运输业累计亏损7575.2万元,亏损面为44.1%,同比下降5.1%;14家卫生行业单位从今年以来一直亏损,累计亏损328.5万元,亏损面为57.1%。

  (三)户均规模偏小

  前三季度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户均规模7269.8万元,除苏仙区和桂东县户均规模过亿元以外,其他县市区户均规模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北湖(4479.3万元)、资兴(1098.0万元)户均规模没有过5000万元,桂阳、安仁、宜章、永兴、汝城的户均规模也分别仅为673.1万元、620.0万元、504.8万元、476.0万元、335.9万元,而临武、嘉禾户均规模分别仅为185.7万元、173.1万元。

  (四)与其他市州存有差距

  从“一核三极”的发展格局看,郴州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低于株洲(28.0%)2.0个百分点,低于怀化(27.4%)1.4个百分点,与岳阳(26.0%)持平。从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湘南3市看,郴州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速低于永州(27.6%)1.6个百分点,以0.4个百分点的微小优势领先于衡阳。

  三、工作建议

  (一)围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开展帮扶。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围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开展有益的帮扶,为服务业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一是开展信息帮扶。不断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经营者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发现新的服务需求,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减轻税费方面的负担;二是开展管理帮扶。引导企业将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方式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服务业务,拓展业务领域;三是开展技术创新帮扶。引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服务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创立自主品牌,创出本土特色,打造郴州效应;四是市场拓展帮扶。帮助企业增强市场分析和研判能力,将资本投放于成长性前景好的产业领域,切实达到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着力促进企业入库入统。落实县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市直部门内部科室的统计工作责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抓手。一要抢抓时机。紧抓全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机遇,狠抓达到规模的服务业企业入统;二要紧抓部门。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动性,在责任部门招商引资和项目投入建设的同时,超前抓实企业入统。特别是目前正准备开业的几个城市综合体(美美世界、华泰城、新贵华城、燕泉综合体等),各职能部门要在企业开业前同时落实统计入统工作,争取“一体多企”纳入统计。三要把握注册类别。企业营业执照注册的前3位的主营业务对统计行业划分十分重要,注册时企业营业收入要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四要加大企业培育。围绕今年来部分行业、县市区仍然没有其他营利性企业入统的情况。各职能部门要对照统计行业类别,结合管理职能,加大培育力度,争取用1-2年时间,引进、培育所辖行业的规模企业。

  (三)充分放大龙头企业的辐射效应。以湖南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湖南正和通矿产资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落户郴州为契机,充分放大龙头企业的辐射效应。一是争取提高有色金属产业话语权。要以湖南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为平台,加快形成“有色金属郴州指数”。要加大对有色金属开采、生产、加工、制造、贸易企业的服务,致力打造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检测评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贸易结算中心,以市场化手段促推郴州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助推有色金属产业链的贯通。结合郴州稀贵金属综合回收优势和正威郴州供应链公司资源配置优势,促进郴州稀贵金属综合回收产业交易市场的形成,进而助推郴州有色金属产业链的贯通和整合。三是提质“供应链+交易中心”服务模式。要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使探采矿能力、选矿能力、加工能力、销售能力等成为在交易中心可采购的服务产品,促进产能激活、转化和优胜劣汰,最终实现相关产业链的优化重组及垂直贯通。同时对行业优势企业进行培育孵化,并为其对接资本市场提供服务,打造矿产资源全要素交易市场。

  (四)加快服务业产业集聚园建设。一是尽快建成矿物晶体、珠宝玉器交易市场。要发挥国际矿博会永久落户郴州优势,组建国际矿物晶体(宝石)鉴定评估中心,吸引全球矿物晶体在郴州交易,把郴州的矿物晶体推向全球,打造永不落幕的矿物晶体交易市场,把郴州建成矿物晶体、珠宝玉器的生产、研发、设计、加工、批发的集散地。配套矿物宝石园,实现原料的线上交易,对接全球原料生产资源,降低国内生产企业的采购成本,让国内消费者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中获得实惠。二是加快快递产业园项目建设。我市快递产业园占地130亩,今年才进入征地、拆迁阶段,相关协调工作还待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要学习深圳、株洲、益阳等地的先进管理办法,加大协调交警、城管对快递业支持政策研究,争取后发赶超,发挥快递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是提质城郊旅游品位,放大节会投入效益。在今年9月全市乡村旅游节把全市郊区游、农庄游、赏花游、采摘游推向了高潮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城郊基础设施,提质旅游管理,打造活动平台,放大节会效应。一方面要动员全市各工、青、妇、儿各群众团体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等不同年龄的群体量身打造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在培育健康情操和提高综合素质活动中,拉动全市服务业经济稳步增长。另一方面要适度组织有国际友好人士参加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论坛和赛事,在活动前后推出郴州旅游品牌、历史文化和美食文化,提高郴州城市品牌在国内国际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徐建萍  郭呈利]
[审核:刘  雁]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