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郴州市服务业发展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时间: 2016-12-0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郴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五个郴州”和“湖南新增长极”建设,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的发展势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一、前三季度郴州市服务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增速快于一二产业,贡献率提升。前三季度,全市GDP1484.6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598.3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分别高出第一、第二产业7.4和4.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1.5:49.7:38.8调整为11.7:48.0:40.3,其中第二产业占比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4.3%,直接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在全市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提升,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二)主要行业实现向好发展

  1、邮政电信业呈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量5.63亿元,同比增长42.6%,比上半年提升3.2个百分点,其中快递业务量增长来势向好,前三季度累计完成1138.4万件,同比增长 56.1%,业务收入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30.48%。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完成电信业务量44.3亿元,同比增长45.8%,增速同比加快16.1个百分点。

  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截止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86.2亿元和10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和14.0%。一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势较强。9月末,全市辖区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中,住户存款1378.8亿元,同比增长11.4%,非金融企业存款471.6亿元,同比增长40.3%,广义政府存款433.1亿元,同比增长72.3%。二是各项贷款保持平稳增长。9月末,全市住户贷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境外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6.3%、12.0%、44.3%。

  3、消费和旅游市场持续增长。随着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加上接连不断的会展节会拉动,全市消费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1亿元,同比增长11.7%,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5.2%、11.0%、19.7%和24.6%。全市以东江湖、莽山景区为呼应,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开发精品项目,提升服务水平,旅游业保持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客3455.3万人次,同比增长12.9%,实现旅游收入246.6亿元,同比增长15.9%。

  4、房地产行业保持增长。受益于去库存政策的大力实施,刚性、改善性需求购买力的正常释放, 全市房地产销售市场增长稳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完成施工面积245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商品房销售面积37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9%;商品房销售额135.6亿元,同比增长29.3%。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截止9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32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9.8个百分点。

  5、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20.0%。全市其它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26.0%。从行业看,租赁和商贸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个行业大类今年来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三)与服务业相关指标支撑增长

  1、重点服务业项目投资增长较快。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三产业占据投资主导地位。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634.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投资828.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0.7%。一是部分重点行业投资继续增长较快。1-9月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贸服务业投资增速均达到20%以上。二是重点产业项目支撑作用明显。今年全市规划重点产业项目共72个,项目总投资980.0亿元,年度计划总投资150.6亿元,其中,1-9月纳入统计的在建项目60个,完成投资119.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9.2%。

  2、用电量和税收呈现增长。截止1-9月,全市第三产业用电量82798.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8%,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加快15.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加快6.0个、1.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税收32.8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60.5%,比年度计划目标高2.53个百分点,其中全市第三产业国税同比增长10.6%,比全部国税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增速分别加快7.7个、2.7个百分点。

  3、就业和薪酬增长加快。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吸纳就业人员8.6 万人,同比增长14.7%,比上半年加快2.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应付职工薪酬10.4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增长20%以上。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增速呈现回落。1-9月,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10位。增速分别低于邵阳(11.8%)、长沙(11.6%)、永州(11.4%)、怀化(11.2%)、益阳(11.0%)、岳阳(10.9%)、衡阳(10.8%)、娄底(10.8%)湘潭(10.8%)。其中,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分别回落0.3个、0.2个、2.1个、1.1个百分点。

  (二)占比仍然偏低。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3%,低于全省7.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2.5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8位,分别低于张家界(70.7%)、湘西自治州(54.2%)、怀化(48.0%)、永州(47.5%)、长沙(44.9%)、常德(44.6%)、益阳(40.5%)。分别低于赣州(41.5%)、清远(47.2%)和韶关(51.6%)。行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比过大,现代服务业企业占比不足、规模不大、发展潜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从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情况来看,全市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仅为1.73%、3.6%和2.45%,占比均偏低。

  (三)服务业投资增速放缓。截止1-9月,全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28.6亿元,虽然占全部投资的50.7%,同比增长9.8%,但比全部投资增速低4.1个百分点,比全省低8.5个百分点。其中,民生工程投资、生态环境投资同比回落39.6个、13.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仅增长5.5%、5.1%。

  (四)交通运输行业回升缓慢。受铁路和航空运输分流影响,全市公路运输回升缓慢,水路运输仍然下降。前三季度全市公路、水路客货运换算周转量28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3%,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公路换算周转量282.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3%,增速虽然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但同比回落2.4;水路换算周转量0.9亿吨公里,同比下降0.6%。前三季度全市仓储业主营业务2.6亿元,同比下降28.3%。

  三、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要加快推进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特别是民生工程类、基础设施类以及建设地址在城区的项目建设进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拨付前期工作经费,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真正让“资金量”尽快转化为“实物量”,增强投资对第三产业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二)加大企业培育帮扶。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就业企业要量身定制“一企一策”帮扶政策,着力帮助企业解决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要完善财政资金投入与税收产出挂钩机制,着力培植有效财税财源。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一线就业人员工资稳定增长机制,让一线服务员工在工资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方面更有尊严和获得感。

  (三)加大政策优惠宣传。政府各部门在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要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植财源税收角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助力供给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要积极主动作为,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要努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帮助支持小微服务业企业增强生命力和竞争力,培育一批体量大、品牌强、产业链长、辐射力强的百年品牌和百年老店。

  (四)加强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业规模小、经营散、效益差的企业占比仍然较大,企业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和行业波动的冲击,拼成本、拼资金、拼服务的行业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立足本行业服务业长远发展,从前瞻规划的角度,帮助企业规划发展计划,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基层工商、人社劳动、社区街道要为创业对象提供行业承载力的基础信息数据,以避免小微服务业企业和个体户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徐建萍]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